医疗服务(一):民营医疗的长期价值在差异化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2

目录

医疗服务(一):民营医疗的长期价值在差异化

民营医疗(二):口腔VS眼科VS肿瘤VS体检

网页链接{行研CheatSheet · 医疗服务模型}

无论是眼科、牙科等消费医疗,还是综合医院、肿瘤等严肃医疗,要想看清民营医疗在国内医疗体系中的存在价值,离不开对DRG政策框架的讨论

DRG是继带量采购、医保谈判外的一大举措,目的是在医保控费的框架下管控医院不合理的支出。

以往医保和医院按项目结算,对医院来说多做点检查跟多开点药,就能从医保口袋拿走更多的钱;而DRG实施后,医保和医院的结算变成了按疾病和治疗方式来确定支付标准,超支部分需医院自行承担。

DRG的成效将逐步呈现,2024年开始全面实施,像德国花了9年时间才把DRG稳定和推广。在DRG的发力下,公立医疗体系过度医疗的现状有望彻底改变,但控费思维下或转向另一极端,即底线医疗

因此,民营医疗的长期存在价值实际上是满足患者的差异化需求。进一步展开,即公立医院仅满足基础医疗部分,而体验更好、效果更好的医疗服务将由民营医疗(特需)接替。因此,大部分能满足差异化需求的民营医疗龙头,长期的投资价值都不会差,也正因为此,关注该赛道的核心资产类基金经理还是非常多的,包括朱少醒、张坤、胡昕炜等都有该领域的持仓。

而这几年民营医疗板块的股价调整,并非是底层逻辑的发展不及预期,而是2020-2021年时市场给予了它们过高的成长预期:眼科龙头爱尔眼科PE一度超过220倍、口腔龙头高达270倍、海吉亚医疗300倍……一定程度上也导致部分医疗服务企业过早、过快的进行了异地扩张。

当然了,近三年疫情也客观上对问诊人次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业务比较成熟的体检龙头美年健康,2020年和2022年都出现了营收的同比下滑,但相信今年会是个拐点,美年健康前三季度重回增长,同比+24.81%,所以这方面的短期逻辑其实和CXO、创新药以及医疗器械都是比较像的

$爱尔眼科(SZ300015)$ $通策医疗(SH600763)$ $美年健康(SZ002044)$ #民营医疗#

全部讨论

2023-11-10 19:39

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