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思维的定力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9回复:20喜欢:11

【股权思维的定力】段永平说,从Yahoo到苹果是一个跳跃,从那以后就彻底摆脱了市场的影响了。现在最简单的过滤器就是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过不去就不再看了,省很多时间。我自从明白股权思维之后,除了抄对作业,就是拿着几个躺赢的生意,也算是彻底摆脱了市场的影响了。
见过股市上太多的聪明人,特别聪明的人总是计算投入和产出比,聪明很多时候是智慧的天敌。像我这种愚钝的业余投资者,弄明白一个事情需要反复思考训练,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梳理沉淀,也就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其他事情,股市涨涨跌跌是常态。

比如,茅台现在股价1600元,利润每股60块,估值27倍。这就体现出买入和持有的区别了。
没有茅台的,在这里买入,却是会面临两难。自然就会问:当下保持15%~20%增速能持续多久?一旦进入拐点,来个业绩会不会断崖?股价会跌到多少?诸如此类。确实下不去手,那就等有一天业绩乏力,估值下调再说吧。
这时,我持有的就和买入的不同了。如果我在这里抛了等它上涨乏力,估值降低。万一它到每股200块才上涨乏力呢?届时估值降低到15倍,股价还3000元呢。
那万一它每股90块就到了增长乏力,估值降到15倍,不就1350元了吗?现在把你持有的跑了等1350接回,不是获利更大吗?
我只能说,这是聪明人的想法,不是价投的想法。我准备点钱面对这种可能性即可。

还是股权思维好,只看生意本质,更适合普通人。

——2023.10.22

全部讨论

2023-10-22 08:10

我也觉得价值投资者就是股权思维,或者买股票就是买生意,而其他,如蕫宝珍、但斌之流,最多算是价值投机,最近市场持续下跌就检验出这些人不过是投机者。有一个人(不记得他名字)说他又是投资者又是投机者,买的时候是投资者,成功了就成了投机者,因为涨高他就要卖出,就成了投机者,按他这个说法,巴菲特有时也投机。所以,我觉得,真正的投资者,只有买的时候关心价格,持有是就不应该在乎价格了。段永平接近纯粹的价值投资者,股价低了他就会买,我没见到他说因为涨高了卖的时候,或许换股票的时候会卖。买生意嘛,就是买的时候要谈价格,买定就应该只盯着生意好坏,而不是整天盯着转让生意能赚多少钱,除非发现更好的生意,换生意。所以,对于生意思维,买入和持有不是一回事。

2023-10-22 07:31

作为小股东,没有话语权,天然处于劣势地位。
中国企业又缺乏西方的契约精神。
所以必须选择好的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
“投入一定,产出无限大”的商业模式企业,才有可能赚得足够多,赚的足够真。
垄断的商业模式才能避免竞争。
有好的企业文化,才愿意把赚到手的钱跟小股东分享。
所谓:富长良心,穷生奸计。
就像茅台一样,现金多的堆积如山,又没有地方花,就没有必要搞什么歪门邪道。
反正钱多的是,也才愿意与小股东分享。
就像在澳门赌场赌赢了,出门时给乞丐的施舍也大方起来。

2023-10-22 09:05

老谭比马总进化得快。

2023-10-22 07:26

聪明,很多时候是智慧的天敌。。其实,格雷厄姆的书,应该名为《智慧的投资者》。

2023-10-22 07:24

聪明很多时候是智慧的天敌

2023-12-11 18:27

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部分所有权,用股权思维去投资才是正道。

2023-10-22 07:27

转发:

2023-10-22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