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6回复:193喜欢:10
@不明真相的群众 读高中时,我的班主任就不让班上看红楼梦,说曹雪芹这个人特别悲观,啥都事与愿违,一切虚无主义。春节第一次看红楼梦,开场的富裕乡贤甄士隐,本来一家生活美满,却在元宵节失去了女儿,后来一把大火家又被烧掉了,最后的结局他抛家弃业,飘飘而去,留下封氏孤独终老。方丈怎么看我老师说的话?

全部讨论

这是一种肤浅的看法。

四大名著这种书,你太早看了没啥用,你只知道故事情节,而已。
四大名著我个人以为大学时期去看会比较好,或者出了社会几年后再去看,会有很大的收获跟感悟。因为被社会摩擦几年后会有一些社会阅历,这种阅历会让你对书中的一些情节更多的感悟。
但讽刺的是,成年人大学毕业后,会去买书看书的人寥寥无几。
比如《官场现形记》,你高中以前看过,也只是看过,知道大概的情节,但你不会有什么感悟跟收获。只有你出社会又在体质内混了几年后看多了一些馆场现象后你再去看,你就会惊叹小说的牛掰!
馆场从未改变,改变的只是时间。

02-21 09:01

我爱人说自己冷,她让孩子加衣服

如果和一些老师打交道,您可能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的,老师和学生是很相似的,都挺幼稚天真的(非贬义),所以不要太把老师的话当回事儿,有时候甚至需要把老师当同龄小孩子看。我略微歪个楼,前几天上海女老师那个事儿,我真的一点都不奇怪,老师和学生是很容易互相吸引的,因为他们真的可以很相似。

《红楼梦》里最有趣的我个人觉得是薛蟠,这哥们太有意思了。
如果你生活中有这样的一个哥们,每天都欢乐多。

02-21 12:39

小时候读红楼梦,非常有代入感!用贾宝玉的视觉去看,生活真美好!既可以选择宝姐姐,温润如玉;也可以去选择林妹妹,伶俐乖巧!生活只是选择题!
长大后发现,生活只有判断题,五姑娘你选还是不选?选和不选都是错!这TM的纯粹是送命题啊!

02-21 09:06

我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一上到红楼梦就刹不住车,能讲好几天。特别逗

我本人就是一个省级示范高中的老师,而且曾经在几个学校任教,接触的老师不少,说几句。
老师的数量极其庞大,几千万是肯定有的,所以,什么人都有,极好的,极其恶劣的,甚至坏的,都有,当然,绝大多数是平庸,普通的。
说几个普遍性的特征。
1知识更新不快,甚至几乎不更新。几十年的教案,习题。还是那些东西。
2与社会接触的相对较少,社交能力相对较弱,某些认知比较浅。
3但是正是由于前两者,导致绝大多数的教师,整体的素质,尤其是道德方面的素养,感觉普遍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4普遍都有好为人师的习性。
当然,我说的是整体性来看,个体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02-21 09:25

还是建议你多读一下,会有自己的体会的,你班主任的观点只是他自己的看法而已..

少年不识愁滋味,初看红楼,而今识遍愁滋味,再看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