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5喜欢:8

$用友网络(SH600588)$ $金蝶国际(00268)$

最近和用友洽谈人力管理软件,选择的是YonBIPV3.0 旗舰版私有云产品,采用的私有云许可的模式,不是订阅。

从整体费用来看,许可费用和实施费用基本持平,上个人力模块评估了好几百个人天的实施工期。

实施应该是委托外包公司来做,所以项目里这一半的实施费用对于用友来说基本就没啥净利,甚至是有净亏损。

另外,在项目前期用友大概派了十几个各种模块的顾问来进行相应的沟通,包括人力模块、绩效、薪酬、招聘、内部办公协同等等,不同模块就是不同的顾问,感觉前期的沟通成本也很高,这些顾问有广东的、有上海飞来的。

从23年的年报来看,跟这个现象相匹配,现在各个企业都在做数字化转型,的确是系统的需求极大的提升,所以整体的营收还在增长,但现在企业的需求扩散了,不像当年集中在财务模块了,并且各行各业的各种规模的企业对于数字化的要求和理解也不尽相同,没有什么标准了,导致用友和金蝶只能尽可能把自己的产品做的极大的灵活,理想状况下可能做成积木一样。只是现在的积木块就要做的尽可能的小,导致实施的难度上升了,就跟你需要拼一个上万块的乐高一样,那就不是普通人可以完成的了。为了避免客制化的开发工作,产生了大量的客制化实施的工作。

所以,我个人觉得未来用友以及金蝶的营收还是会不断增长,但企业的利润以及现金流未必会好看,并且大概率要持续几年维持一个薄利的水平。感觉产生了一对不得不面对又很难解决的矛盾,那就是:用户日益增长的数字化需求的差异性 和 软件厂商想降低成本降低客制化的矛盾。

财务软件有财务准则和税务准则的要求,而各项管理软件是与各个企业的老板以及二把手三把手的认知和管理思想有很大的关系,感觉很难解决未来也不知道会是怎样的方式解决。

所以现在也越来越想不明白用友和金蝶的盈利模式了,反正不会是以前的那种纯软件的盈利模式,他们现在也在尝试各种非软件收入,比如像差旅相关的,有些运营收入了。

短期就看用友和金蝶的营业收入作为参考吧,已经不适合用几年前的盈利水平作为参考了。越来越觉得软件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方向了。

全部讨论

05-22 08:12

对于许可和订阅,就是收入的确认方式,对于用户和软件公司没啥区别,本质上还是产品的生成和升级方式,哪怕是私有云,升级维护方式接近公有云就OK,不过这个得专业技术人员来回答这个问题

05-21 17:47

巴菲特举过一个案例、一家有线电视公司为了扩大业务、需要铺设光纤,导致公司亏损严重!股价跌至很低,但5年后,随着用户的增加股价也翻了5倍!我觉得和用友有点像!不一定对。

05-21 18:54

裁人多少人了??

06-06 15:03

管理软件先占坑是对的,这东西不同厂家的壁垒很高,用户将来不会轻易更换。实施本就是个非常耗时耗力的工作,非常依赖顾问经验,难有规模效应,外包出去就对了。

05-22 15:23

你们是否需要每年有15%的运维费用?

老哥,这个有点深刻了啊,,,, 船大掉头慢,, 过程确实漫长。。。软件 中国软件 也能投资啊

05-21 20:45

软件类产品的收费模式一般使用license收费,常规理解的license为终身买断制,即一次付费永久使用,类似于早年的序列号激活、CD-KEY这样的收费方式,当然,现在按每年或某个固定周期收取费用的方式也称之为license收费,有点类似于现在面向终端用户的会员制/订阅制收费。

05-21 16:21

感觉很对,不是好的投资方向。 如果是外包的话,会按一定比例把回款给到外包商,这一块最起码不会亏,软件部分的收入是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