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8喜欢:0
回复@非典型股民_: 根据开发中物业487亿减去合同负债485亿而得出没有卖掉的土地储备差不多是零成本的结论,一个公司在开发中的存货是487亿而已经销售掉而且收到客户的资金是485亿,说明收到的客户资金差不多可以覆盖全部成本了,当然在建中的物业可能还要投入一些建筑成本去完工,但是这个金额不会很大,融信在23年底在建中没有卖掉的土地储备还有多少? 这个只有管理层才知道,他的财务报表中没有披露。
持作出售已竣工物业是包括已经竣工但已售没有交付的金额,但是这个金额我估计不会很大,一个人买了房子等了两三年,可以收房了肯定急着把房子收了,当然不排除多少是因为争议而不去收房的,但是这个毕竟是少数。//@非典型股民_:回复@自强不息1974:请问楼主,“融信到2023年年底还没有卖掉的土地储备差不多已经是零成本了”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另提醒楼主,“持作出售已竣工物业313亿”是包含部分已竣工但已售未交付的。这里的“持作出售”其实是“待出售或待交付”的意思。
不过,综合合同负债485亿、开发中物业487亿、已竣工物业313亿这三个数字来看,融信的已竣工+在建当中,未售的房子应该较多,且在建的(因为保交楼已两年多了)也是接近竣工的较多,所以你说的融信通过卖现房就可比较轻松的还掉大部分有息负债这一点很可能是成立的。
引用:
2024-04-29 09:01
$融信中国(03301)$ 好像没有人关注这只股票了,稍微看了一下他的年报,有几个数字是不寻常的,被调节得很厉害,第一,开发中物业487亿,合同负债485亿,开发中物业只比合同负债高2个亿,这一看就不合理,我们大概可以这样来理解融信到2023年年底还没有卖掉的土地储备差不多已经是零成本了,第二,...

全部讨论

【顺便回答——融信凭什么打翻身仗?】
融信在23年底没有卖掉的土地储备还有多少?哈哈,关于这个问题,我有数字啊——据克而瑞:于2022年末,融信的可售权益货值是2172亿元;于2023年,融信的权益销售额是99.6亿元。考虑到融信在2023年全年没有拿地,由此可以计算得到于2023年末融信的可售权益货值是2172-99.6=2072亿元。再考虑融信于2023年年报中披露的存货减值31.37亿元,则融信还有2072-31.37=2040亿元的未售权益货值。
如果2040亿元可售权益货值这个数字靠谱,那么它将是融信拿目前的313亿元已竣工+(完成度相当高的)487亿元在建完成485亿元合约负债的交付后,再将其中的可售现房和准现房卖掉、差不多还完400亿元有息负债后,用剩下的2040-400=1640亿元可售权益货值(在没有有息负债的情况下)打翻身仗的资本——当然,这只是个纯粹的框算,实际不一定非要做到还完有息负债就可以恢复正常融资、正常运作了。但这个框算的结果看起来还是很值得乐观的——融信的利润表中,若当年有存货减值,存货减值是计入销售成本中的,如果剔除这个影响,则其从2019~2023年的实际毛利率分别是24.2%、11%、11.6%、3.7%、10.7%(其中2022年因暴雷的影响交付结算特别少,所以这个3.7%的毛利率就当做特例看吧)。假设按平均10%来毛估,则1640亿元的可售权益货值可产生164亿元的毛利!(说到这,我们不妨也看一眼融信眼下的市值是有多荒谬)
其实我早就说过,融信的有息负债/总资产的比率低在同行中是相当低的,这就是它暴雷后打翻身仗并且应该能成功的最有利条件!
看来,楼主你也是地产研究的专家,我上述框算和结论若有什么不妥之处,还请指正。
$融信中国(03301)$ $融创中国(01918)$ $绿城中国(0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