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和屋2022-11-03 09:42谢谢您的认真回复哈!~老朋友了~
我的浅见如下:
我大概一年多以前发私募开始比较重视这个问题的。之前管自己的钱的时候,三四只股票就可以了,现在十来只吧。我就是怕这个回撤太大。
回撤大了的坏处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尤其做产品的,即便不做产品,账户缩水三五成,也是不太好的事情。
这里我有些不明白的是,很多人好像对这样的情况特别开心,总是说股价越跌,越能用便宜的价格买入。我觉得有些自我安慰。因为,前提是,你有很多现金。否则,账户缩水,可不是什么值得开心的事情。
但是,我之前觉得,从三五只到十来只甚至更多,恐怕会降低收益率,这个点卡了很久。后来文章也写了,终于还是通了。其实,说到底,还是自己的量不够,还得扩大这个覆盖面,还得上强度。
从三五只到十来只甚至更多的持仓股票,可能最终的结果是显著减少波动,但是,收益不见得会降低的。这件事想清楚了,后续就清晰了。
您举得巴菲特的案例,包括前几天有人留言,王济富的案例,茅台等等的案例,都是那种回撤50%以上还能赚大钱的案例。
我个人并不想追求这样的投资。
您是老朋友了,我默认您是理性探讨。我说一段话,您思考一下。
就是,您内心,就是心里最深处,难道没有一点点怀疑,巴菲特买入华盛顿邮报,又亏了50%,最后赚了大钱。这件事,能做得更好么?
您内心真的很认同这个情况么?好,如果您认同,那么,回撤90%,最后赚大钱,您也应该能认可啊。(不是单只股票,是指整个组合。)
巴菲特的整体组合因为其分散性,六十年下来,回撤超过两位数的都少。
我们为什么经常会那单个个股举例呢?是不是,这样会有莫大的心理安慰,您看,巴菲特也是回撤了50%,最后还是赚大钱。
但是,巴菲特的组合没有回撤这么大哟~
回撤不全是控制出来的,是一开始选择的路径就会决定的。
比如,分散,绝不用杠杆,对冲,等等。
只不过,大家倾向于认为,巴菲特那种有些股票回测50%,最终赚十倍,是一件很好,很容易学习的事情,而控制回撤很难学。
我个人实践下来是存疑的。
首先,我觉得巴菲特那种回撤一多半,再赚10倍才难呢,谁做谁知道,我当年做防水龙头就经历过,怎么可能不难啊……
其次,很多人忽略了,巴菲特不能看某只个股,要看其整体的回撤。一看,啥都懂了。
我们不能用一些案例来麻痹自己。
然后说,你看,巴菲特都没有办法,我更做不到了。
其实,应该是向自己内心追寻的方向再走走,哪怕多走一步也是好的哈~
职业股民602022-11-02 12:30这篇读后感主要是讲了专业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最大的差距在于研究强度和训练强度的差距。专业没有强度,一切都是空谈。强度永远摆在第1位,除了强度还是强度,其次才是时间。这和很多行业比如音乐或者体育都是适用的。比如练习钢琴,每天练习10个小时,练20年,你就是钢琴专业演奏师。篮球足球项目专业球员和业余好者有巨大的训练强度何比赛强度差距。
迷雾米雨_MrMist2022-11-08 13:22看似一问一答,实则走在不同的路上。人们往往连人事都还没有尽,就想着胜天了。
ROE182022-11-21 21:37其实段总老早就说了,自己是闲钱理财。苹果跌99%他当然能稳坐钓鱼台了。说不定还能再加仓一把。但是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如果满仓苹果跌了99%,一定会被钉在行业的耻辱柱上。还想加仓甚至控股?客户不找你赔钱就不错了。
全部讨论
这个方式看书,还是很畅快的。谢谢谦哥的无私分享,谢谢60哥的答疑解惑。国外很多期货公司,也是这个路子培养交易员。每个交易员给定量的资金,然后给一些限制(比如10%止损),一个时间段考核一次,末位淘汰,爆仓的淘汰。大浪淘沙,最后留下的都是稳定盈利的。
$中国平安(SH601318)$ 左手巴菲特(价值投资选股),右手索罗斯(趋势交易操作)。2020年10月曾在深圳当面向李驰前辈(人送外号“李平安”)请教,在中国平安上能否实现大波段的操作,他当时回答的很直接,那是一种理想状态或者目标,至于能否实现,还有很多具体细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影响我们心向往之!!!
那种动辄每分钟100次的剥头皮玩法,15年前,听闻有人做日内期货,一年赚百八十万,落得一身病 ,赚的还不够如手续费零头。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确实有这种万里挑一的牛人,但自己终归是普通人,一方面没这个天赋,另一方面强度太高了坚持不下来
安静的等待您的私募年化超过30%,这样才配的上2015年以来的战绩,不然投资者该说你没有好好管钱了
书已经在路上了,这几天看了谦大的评语,真是大开眼界。以前也看过冯柳的文章,谈到市场交易,共识和常识的问题,但在股市上这么频繁地交易真是没听过。
我告诉你,有一个专业买彩票的,连续两次中了一等奖。不要说不可能,因为你不专业,那都是经过数万次专业训练达到的成就。当然,后面他在冲击第三次的时候破产了,还欠了一屁股债,人间消失。是个东北人-。
你好,您的思考,大逻辑我是认同的,就是对待市场先生的态度。有的人是不理他,看懂企业后,在低估或者合理的时候买入,长期下来的收益,和企业ROE差不多。(尤其是资金量越来越大,且场外资金补充占总资金量越来越小的时候,)
还有一种人,是利用市场先生,企业研究能力也很强,市场感知能力也很强,能感知市场在这个股的底部区间,然后买入(其实就是您说的控制了回撤)。也能感知这个股的疯狂区间,然后卖出(超额收益)。同时,同时啊,储备标的非常多,一只卖完后又会接力到下一只。同时啊,其能感知市场资金面异动,在这个股还处于底部区间,基本面催化改变因子已经显现,但是市场欲反应而未完全反应时介入,从而缩短等待时间。
确实有这类人啊,这类人也是把市场先生、安全边际、股权视角、能力圈运用到炉火纯青的人。从而取得收益远超优质企业ROE。从合格的投资者进化为卓越的投资者。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如果准备出手买入,想买在一天内的低区间是否有可能?或者这种能力需要高强度训练性价比有多少呢?成长股大师费雪就曾经说过,买入的时候一般是通过市价买入,总想买在最低点感觉会走火入魔,忘记原先要买入的战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