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您的认真回复哈!~老朋友了~
我的浅见如下:
我大概一年多以前发私募开始比较重视这个问题的。之前管自己的钱的时候,三四只股票就可以了,现在十来只吧。我就是怕这个回撤太大。
回撤大了的坏处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尤其做产品的,即便不做产品,账户缩水三五成,也是不太好的事情。
这里我有些不明白的是,很多人好像对这样的情况特别开心,总是说股价越跌,越能用便宜的价格买入。我觉得有些自我安慰。因为,前提是,你有很多现金。否则,账户缩水,可不是什么值得开心的事情。
但是,我之前觉得,从三五只到十来只甚至更多,恐怕会降低收益率,这个点卡了很久。后来文章也写了,终于还是通了。其实,说到底,还是自己的量不够,还得扩大这个覆盖面,还得上强度。
从三五只到十来只甚至更多的持仓股票,可能最终的结果是显著减少波动,但是,收益不见得会降低的。这件事想清楚了,后续就清晰了。
您举得巴菲特的案例,包括前几天有人留言,王济富的案例,茅台等等的案例,都是那种回撤50%以上还能赚大钱的案例。
我个人并不想追求这样的投资。
您是老朋友了,我默认您是理性探讨。我说一段话,您思考一下。
就是,您内心,就是心里最深处,难道没有一点点怀疑,巴菲特买入华盛顿邮报,又亏了50%,最后赚了大钱。这件事,能做得更好么?
您内心真的很认同这个情况么?好,如果您认同,那么,回撤90%,最后赚大钱,您也应该能认可啊。(不是单只股票,是指整个组合。)
巴菲特的整体组合因为其分散性,六十年下来,回撤超过两位数的都少。
我们为什么经常会那单个个股举例呢?是不是,这样会有莫大的心理安慰,您看,巴菲特也是回撤了50%,最后还是赚大钱。
但是,巴菲特的组合没有回撤这么大哟~
回撤不全是控制出来的,是一开始选择的路径就会决定的。
比如,分散,绝不用杠杆,对冲,等等。
只不过,大家倾向于认为,巴菲特那种有些股票回测50%,最终赚十倍,是一件很好,很容易学习的事情,而控制回撤很难学。
我个人实践下来是存疑的。
首先,我觉得巴菲特那种回撤一多半,再赚10倍才难呢,谁做谁知道,我当年做防水龙头就经历过,怎么可能不难啊……
其次,很多人忽略了,巴菲特不能看某只个股,要看其整体的回撤。一看,啥都懂了。
我们不能用一些案例来麻痹自己。
然后说,你看,巴菲特都没有办法,我更做不到了。
其实,应该是向自己内心追寻的方向再走走,哪怕多走一步也是好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