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71回复:1541喜欢:116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全部讨论

这篇读后感主要是讲了专业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最大的差距在于研究强度和训练强度的差距。专业没有强度,一切都是空谈。强度永远摆在第1位,除了强度还是强度,其次才是时间。这和很多行业比如音乐或者体育都是适用的。比如练习钢琴,每天练习10个小时,练20年,你就是钢琴专业演奏师。篮球足球项目专业球员和业余好者有巨大的训练强度何比赛强度差距。

2022-11-07 21:11

这个问题我也不揣愚笨,来交流一下。我的答案是:1、找到更多高期望值的、相关性小的公司,越多越好。2、根据期望值分配仓位。3、基本面不变的前提下,股价涨跌会引发期望值的变化,而根据按期望值分配仓位的原则,被动调仓,降低波动,从而减少回撤。
比如找到同样的二只潜在的2倍股,可以简单认定为期望值都为2,那么仓位配置该是1:1。如果其中一只已经翻倍,那么期望值就已经变成0.5,假如另一只价格不变,期望值仍然是2。则仓位配置应该变为1:4,即减仓涨的,加仓不变的。
如果能找到5只期望值为2的,则仓位会更分散,从而波动更小。而标的之间关联越小越好,最好是包括不同的投资品种,有股有债;不同的市场,A股港股美股都有;不同的投资标的,成长股烟蒂股都有。
当然,寻找高期望值的股票是需要代价的,作为个人投资者5只以上及可,而基金管理人可能应该要在10只以上。另外,仓位按期望值配置要做到既不单吊,又不是平均用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心态也要极度客观,要理解并做到仓位配置和成本无关,和赢亏无关:既能在基本面不变,股价涨跌变化时,保持对公司内在价值判断不变,同时更新对投资收益期望值(一个不变一个要变);又要在基本面发生变化,或则发现自己原有认知重大缺陷时及时认错,重新更好对公司内在价值和投资期望值的评估(两个都变)。
最后,如果以上都能做到,那就只有躺平承受波动。如果以上做不到,说明自己有明显的投资风格,而没有一种风格能永远跑赢,接受这一点并躺平

书中描述的小哥对研究员荐股一周内不允许下跌10%的要求,就是把达摩利斯之剑或者是鞭子,鞭策员工用的,一周做到不难,40几周都做到可能么(一周算一集的话,能活过几集)他自己也知道做不到的,又不是神仙。但是作为老板,他要的不是你真做到,而是不停地鞭策你最大限度地挖掘你个人潜力(对个人而言),对团队而言,永远保持最新鲜的活力,这是老板的艺术,他要的就是员工不停狂奔的过程。当然,员工不停的烧脑,带来的客观结果,老板的业务也蒸蒸日上

2022-11-08 10:42

50万买茅台,变成1000万,和涨一倍以后的100万买茅台,变成1000万,差距并不大。 差距不大? 这时50万买的,已经2000万了,差一倍了好吧

2022-11-08 19:37

越看越像忽悠。坚决不相信,顶级交易员?在华尔街面前必输无疑。小说而已

2022-11-02 13:03

这位读者阅读非常走心,但是作者想表达的逻辑没有吃透,还得多看几遍

价值投资的大师都说,做好投资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如何给企业估值,二是,面对市场波动。经过这一轮的洗礼,我认为,第二条要稍稍改动一下,【面对市场波动】,改成 【利用市场波动】。【面对】更加注重自身,情绪的控制和接受,【利用】市场波动,则是化被动为主动,最好的防守是进攻,即使没有大获全胜,也能达到接受和消化自身情绪的作用。

2022-11-03 18:58

价值投资不行了,开始琢磨交易了。不去想想怎么去提高价值投资实力,越来也投机取巧

2022-11-02 15:51

一个月调研20家。虽然会本能的质疑这样调研的质量几何,但是人家确实是顶尖选手啊。像自己这样一年深入投研(不是最基础的过财报研报这种)都不超过5家。这差距简直是。。。。。。我的三观呢?

2022-11-02 15:10



那位知道谦和兄弟的产品净值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