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基金如何获得利息?定折时, B会暴跌吗?AB如何应对上折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11回复:109喜欢:556
帖子较长,这里先给答案:A的利息是通过A理论交易价格的上升而获得;A在定折日获得一定份额的母基,但是会除权;定折时,B不会暴跌;上折A必须逃,B如何处理?关键在于母基投资标的短期走势;如果认定标的短期看涨,那么B需要参与上折;如果标的不会大涨,A+B交易价格相对于两份母基净值有较高溢价,那么B可以不参与上折。

本文假定读者预先看过小石头写的另外两篇介绍分级基金的文章:
“牛市证券B - 熊市证券A” 的理论基础
网页链接
分级基金 - A,B,母基 价格波动之迷
网页链接

先谈利息的事,根据分级基金的约定,A是保息不保本的“债券”。A投资人,一年下来是要收取一定利息的。现在的利息,一般是1年定存利率(2.25%)+ 3% = 5.25%。所以,A投资人,如果原来购买了1份A(价格为0.833,假定A净值为1,隐含收益率为6.3%),那么1年之后,他需要能收到0.0525的利息。

为了保证A能收到这个利息,分级基金通常规定:在1年里的一个特殊日子,每份A将获得净值0.0525的母基金。这个日子,也被称为定折日。

好吧,是有这么个付利息的日子呢。那,定折日前后,A有暴利机会吗?B会因为付利息而暴跌吗?假如我在定折日前一天购买一份A,不是过1天就可以得到0.0525?看起来不错啊...

对,你确实可以获得这个利息。但是,你买A的成本将比1年前贵0.0525。为啥?因为如果你想以1年前的价格0.833买A的话,有人会乐意加价0.01购买(0.833+0.01),隔一天可以赚(0.0525-0.01),也很不错。然后,另外有人会说,我出0.833+0.02,我出0.833+0.03...竞价下来,最后A的交易价格就接近0.833+0.0525了。

那我提早2天买行不?2天不行的话,我提早10天总可以了吧?可以啊,但是那个时候的价格也不会是最初的0.833,完全同样的道理,其他人会竞价。好吧,可是,我提早10天买的话,买在什么价格是合理价格呢,低于这个价格我就能赚呢?

相对合理的价格,自然是按天,平摊这个最后获得的利息,每天增加0.0525 / 365。你提早10天买的话,A的合理价格就是0.833+0.0525-0.0525*10 / 365。以此反推,算出1年中,每一天对应的合理交易价格,如下图红线(起始日A净值1,约定利率5.25%,隐含收益率6.3%)。

1年中,任意一天A的理论交易价格出来之后,那B的交易价格也好确定了。 B = 2母基 - A ,交易价格为下图蓝线(假定初始母基净值为1,并且不变)。

对比蓝线(B理论交易价格)的缓慢下降,和红线(A理论交易价格)的缓慢上升,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B投资人慢慢的给A利息。所以,在定折日,A没有暴利机会,B也不会暴跌,因为利息早就慢慢在给了,虽然给的相当的隐晦。

假定:A,B初始净值均为1,母基净值保持不变,利息5.25%,隐含收益率6.3%,并且忽略其他因数。

那定折前一日,为啥A的交易价格不会变回A的净值?通常A是折价交易的,但是多少感觉定折时,A的交易价格应该接近A的净值吧?毕竟,以净值拿利息才更加合理?

首先,在定折日,A看起来得到了利息0.0525,但是定折后,A的交易价格也会相对的降低0.0525,所以等于没得到利息。这个类似于股票发股息时候的除权,得到股息后,股票价格会降低。

另外,因为定折后一日,大家认定的交易价格,还是0.0525 / 0.063 = 0.833。如果谁要是在定折前以净值(1.0525)购买,那他定折后就会损失很多(损失1.0525-0.0525-0.833 = 0.167)。

照你这么说,定折这一天,因为除权,A实际上没获得盈利?那A到底如何获得利息?

这里有点绕。从短期来看,你定折日前后,因为除权,A投资人确实并没有获得实质的盈利。但是A的价格在过去的1年中一直在上升,A投资人通过A交易价格的上升而获得了盈利。也所以,投资A,持有时间越长,获得的理论回报越多,相当于你在银行存钱,存的越久,利息也越多。

从长期来看,如果以年为单位的话。比如,你去年初以0.833价格购买A,1年后定折,这时,发给你0.0525净值的母鸡;但是,定折后A的价格还是0.833,这时,对比1年前,你获得了0.0525的利息。

定折前后,A基金确实没有投资机会,那有啥需要注意的不?

01按照现有的交易规定,定折后的第一个交易日,A的起始交易价格是从A的净值开始(1),因为A通常折价(0.833),所以定折后第一天,A一般是跌停的(0.900),这个时候,新A投资人一定不要去买(还有0.067下跌空间)。反过来,原A持有人,要是能以0.900价格卖掉,那倒是暴利机会(很奇怪的,这个时候还是会有人买)。

02 A定折后,1份A获得0.0525净值的母基。A投资人必须要对这部分母基进行处理。可以分拆成A和B,在二级市场卖出;也可以直接赎回,赎回时,会有大约0.5%的赎回费。

如果所有A投资人全部分拆获得的新母基,并且集中一天卖的话,A和B的交易价格可能会下跌吗?

0.0525净值的母基,分拆后,相当于A,B份额各自增加了大约2.6%,比例不是很高,相当于一次小型的套利。 从市场实际走势来看,影响也确实微乎其微。据小石头统计,2015年5月前,市场总共发生115次定折。小石头把这115次定折时的数据(前复权)做标准化处理,然后叠加起来,再平均,得到以下两个图。

A基金115次定折前后,实际交易价格的平均图(灰线单基金单次定折,红线为平均),定折日(T0日)价格的上升是因为A交易价格必须从新净值开始,虽然往往以跌停价开盘,但是还是比理论交易价格高。

B基金115定折前后,实际交易价格图(灰线单基金单次定折,红线为平均)。
应该说,交易价格变化不大,稍有上升,可能因为是牛市。

看来定折当天,B确实不会暴跌,那上折呢?上折时,有啥需要注意的不?

在另外两篇文章中,小石头分析过,上折的目的是为了提高B的杠杆率,上折前后,只要A+B相对于两份母基没有高溢价,理论上来说,A,B投资人都不会有损失的。但是实际交易情况呢?我们先来看A:

小石头统计了历史上发生的37次上折,A的交易价格,在上折前几天,就开始下跌!
为啥?道理很简单:依据上折规则(假如母基净值1.5时触发上折),B净值从2到1,得到净值1的母鸡。如果B投资人分拆新获得的母基,并且全部在二级市场上卖,那么A的总份额将最高增加50%,巨量集中抛盘!!!所以,对A投资人来说,上折前几日,最好先卖出,等上折后稳定了,再买回A。

统计平均结果显示:A交易价格在上折前就开始下跌;上折日短期回升,原因是很多基金规定,在上折日,A的净值也归一;其交易价格从净值开始算,所以即使第一天跌停,其实际交易价格也高于其理论交易价格。

再来看B:
B的份额数量也同步增加(新得母基分拆而来)。但是B的交易价格,在上折前后,没有出现和A类似的下跌,反而依然上升。这大概是因为上折通常发生在强势上涨市场中,而且B投资人实际持有的总B市值是下降的(一部分变成了母鸡;即使分拆,也有一部分原市值变成A),所以短期没啥卖盘。

统计平均结果显示:B交易价格几乎未受上折影响,在强势的市场中,继续上升;上折日的短时回调,同样是因为其交易价格必须从净值开始,涨停价还是低于其理论交易价格(A通常需要折价,B溢价)。

那么,为啥B投资人,通常会觉得上折后,资产减少了呢?

01 一方面,是因为B的交易价格要从1开始算,上折后第一天,即使涨停,也未能涨到理论交易价格。如果是这个情况,只要再等一天就好。

02 另外,B如果将新获得的母基分拆。 B份额上涨很快,往往2-3天就回复到理论交易价格,但是A份额的恢复相对慢一些,如果要急着卖出,那这部分会有一定的损失(损失不会很多,A的涨跌幅度比B小很多)。

03最后,如果这个基金之前A+B相对于母基有溢价,上折后,这个溢价消失(比如被套利盘砸掉),那B也会有一定损失,因为A+B相对于母基的溢价通常集中在B,但是这个损失和上折没太大关系,因为没有不上折,这个溢价也会被套利者打压掉的。

B投资人是否要参与上折?

01 如果预测母基投资标的后面几天果继续上涨,那么B需要参与上折,也必须参与。因为如果你不参与,上折后,B通常是涨停的,你有可能买不回。

如果母基投资标的继续涨,上折后,B会连续涨停,短期没有买入机会

02 但是,如果认为母基的投资标的短期不会再大涨,而且上折前A+B相对2份母基有较大溢价,那么B投资人可以考虑在上折前卖出。

东边的小石头 于 2015年5月

大家帮忙转发,多谢。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中信证券(SH600030)$   $吉林敖东(SZ000623)$   $亚泰集团(SH600881)$   $招商银行(SH600036)$   $证券B(SZ150172)$   $证券A(SZ150171)$

全部讨论

2018-01-16 22:33

定折的时候,A的利息也就是派发的母鸡,是如何获得的?不需要从B那里弄出来再给A吗?

2018-01-13 11:06

转 分级基金

2015-07-13 19:27

看了下,牛人一个,分析到这个程度,不赚钱,有天理吗?

2015-07-13 15:55

问一下,第一张图理论价格的图是不是错了?折算日后,b的理论价格应该恢复到1.17吧?

2015-07-13 08:44

好文章

2015-07-12 02:19

太有用了,技术派

2015-07-11 17:13

谢谢

2015-07-10 14:37

学习!

2015-07-09 21:32

太感谢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