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3喜欢:0
回复@山人不争: 银行投资圈里一直有一个错误的观点,觉得区域经济是决定性因素。
但是这其实是一种比较落后的观点,毛主席不是说过吗,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山人不争:回复@思考者孙龙:皮肤黝黑说明经常出去放款,这个公司的文化从年报上也能看出来很有理想。其实还有一点,就是这个银行的天然禀赋。常熟是全国经济第四的县级市,全国最大的服装产业基地,有数不清的服装厂和批发商,是小额贷款天然的好朋友。常熟银行有一多半的业务来自常熟本地。这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这样的大城市的城商行是一样的,大树底下好乘凉。
引用:
2024-05-16 09:44
$常熟银行(SH601128)$ 告诉大家调研看到的几个现象,
1 常熟银行和他的子公司兴福村镇银行的员工,基本都是开着车上下班,这样方便走街串巷去拜访客户(刚来买不起车的年轻员工搭同事的顺风车上下班
2 常熟银行和兴福村镇银行的员工,不管男生还是女生,皮肤稍微黑一些,很健康的颜色

全部讨论

05-19 09:52

确实我看错了,常熟境内只有23%,但是常熟以外江苏境内是59%,两者加在一起超过八成。所以还是那个观点,因为江苏境内的几个发达城市经济一直保持增长的原因,常熟这种体量小的银行才会受益,即便是后来收购的村镇银行也在珠海。你提到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为什么没有增长,我认为是北京上海境内的竞争太激烈,是全国所有银行包括国有大行的必争之地。第二,北京上海的GDP体量很大,但是增速早就放缓,境内几乎没有制造业,大部分都是金融行业和大厂总部。北京这几年的人口流入竟然都出现负增长,这和成都杭州正好相反,全西部地区的富人都往成都流动,北上广深的人口尤其是互联网创业者都在往杭州流动。本人持有成都银行和常熟银行,杭州银行只有观察仓,上海银行和北京银行我也持有过,两年前割肉离场。大行我持有过工农建交,两年前抛出换入了邮储银行。目前我的观点是,大行之间的竞争太过激烈,除了五大行之间竞争还要和后来的邮储银行以及大型股份银行竞争。反而一些发达地区的城商行拥有天然禀赋,构成了自己独特的护城河。

05-18 23:01

区域经济只是外在条件,如果管理层不思进取,也无法取得超额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