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有核心资产?

发布于: 雪球转发:21回复:38喜欢:108

摘要:从“要你命3000”里面选核心资产?核心资产要么被私有化退市,要么根本不会装入上市公司。股市投资无法一劳永逸,关键是如何布局新一轮经济周期和政策周期里最受益的资产,算好风险并尽可能获得足够大的安全边际。本文收录于我的连载【基本面是基本不变那一面】(原则系列之三)。#中证100是不是核心资产#标签并@今日话题

我一二级市场都有所涉猎。对一级市场来说,成功的融资是高市盈率时IPO或再融资,然后在大熊市末期回购注销甚至私有化。反过来就是成功的投资了——在大熊市末期重仓,然后在鸡犬升天的时候抛出。一个上市公司是否能作为投资者所谓“核心资产”,关键是看它本身的核心资产是否能够长期保存在公司内部并不断产生稳增的净现金流,这需要监管、实控人、管理层和行业生命周期等因素刚好共同配合,而与这个公司的市值规模无必然联系。现在对“核心资产”的讨论,更像一轮选美。我会回顾一下A股的大盘股选美史,然后谈谈中证100指数。

A股选美史回顾。在我的字典里,没有“核心资产”一说,因为买入股票就是买入风险,想得太美就容易亏钱。我记得一年前A股有个比较达文西的名字,叫“要你命3000”。一眨眼功夫,大家突然又热衷于找核心资产了。A股从来不缺选美活动,尤其是大盘股的别称,层出不穷:2002-2005年,A股大熊市里一波强劲反弹由五大主力板块主导,分别是煤炭、汽车、电力、银行与钢铁,史称“五朵金花”。随后,上证指数掉头向下创历史重要低点998而教股民做人,教大家什么叫“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2005-2008年这一轮,真正全民炒股,市场对几年前的事集体失忆,一致认为长期持有一批“时间的玫瑰”就可以复制巴菲特的战绩。直到2008年,大家基本对一个事实达成共识——原来股票是会跌的。2009-2011年又是一轮,因为2009年的大反弹,私募黑马崛起,“新价值”一说随之广为流传,寻找并挖掘隐蔽资产、隐形冠军和隐含价值成为主流——既然都是“隐形”看不见的,那么就讲故事、炒中小盘。但是,有目共睹,一切似是而非的概念,最后尘归尘、土归土。2012年,那一年被称为是中国价值投资元年,但从那年7月份起,贵州茅台整整跌了一年半,最大跌幅约70%。2014-2015年就不说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经历了什么,只知道牛市起点和终点一步之遥,猜到了开头但猜不到结局,谁拿着“创蓝筹”随后几年谁倒霉。2016-2018年近在咫尺,记得2017年三季度,A股市场有个概念叫“新漂亮50”,而几个月后,大家就发现,它们和美国当年那个“旧”漂亮50没什么区别,大盘跌的时候立即关滤镜变大妈。综上,回顾了A股的近20年选美史,我不是说中证100指数不好,而是劝大家放弃一劳永逸的想法,更多地关注股价和性价比。当全市场在讨论某一类股票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的是风险积聚。美国“漂亮50”在1973-1974年崩盘,在它们最受欢迎的年份追高买入的人,最大亏损可以达到90%,被套时间最长可达十年。这轮崩盘成就了两个著名投资人,一个是巴菲特,他在“漂亮50”如日中天的年份告诉自己的投资人,自己无法找到低估的股票了,然后就把基金解散了;另一个是约翰涅夫,他的温莎基金坚持不追高重仓“漂亮50”,曾大幅落后同业。他们以及和他们一样保持独立不跟风的投资者曾经在某些年份饱受质疑,但时间终让他们被世人所理解。他们也在崩盘中以折扣非常大的好价钱买入这些“核心资产”,在后来的美国大牛市中赚足利润和名声。

中证100指数就是市场本身,长期定投可能会获得市场回报。A股没怎么变,不断在变的是人心,是反复失控的情绪。A股投资赚钱,除非你在讨论长期持有拿分红,否则我们都是在讨论如何利用极端情绪报出的有利价格来获取持仓的安全边际,从而在保本的前提下追求回报最大化。资产是指可以持续产生净现金流的投资标的,从分红率的角度,中证100确实有优势。然而,股票天然就是一种未来净现金流极度不稳定的证券,这是股票基本不变的一面。变的是人们的看法,有时觉得它好到天上有地上无,有时又对它避之不及、谈股色变。不存在一个固定的股票组合可以在任何经济周期里都称为核心资产,尤其在新兴经济体股票市场,尤其是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下,除非你说买入之后留给孙子。切记,我们讨论的是“资产”,不是“遗产”。一句话,中证100指数是“核心遗产”——哪个票都可能破产退市,但是中证100指数不会,因为它就是市场本身。我相信它会一直存在,尽管成分股可能经历沧海桑田。但是,如果你说“大就是美”,那么我化用佛祖的话,这种美是你在A股漫长投资生涯里面的【刹那】芳华,因为市场的选美标准在周期性地变化。切记,我们要买的是会上涨的股票,而不是“优质的股票”或“好公司”之类的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评估股票有没有低估,是否足够低估,低估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原因是否持续存在,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市场会对它重估等。因此,对中证100指数,我也是用同样的标准去审视它。它不低估,更不谈足够低估,我都不需要去一个一个研究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它们太热门了。你随便抓个股民,问他怎么看中国平安。一年前,他可能还会讲一下对陆金所的担忧。现在他不会,因为他可能已经买了,甚至买了很多。他会重点讲回购的事情。这就是投资者面对股价波动的时候会出现选择性失忆,这是正常的现象。你翻阅《证券分析》,翻《股票作手回忆录》,翻《彼得林奇》,你会普遍发现他们的共识就是热门股不低估。我都不需要去讨论它的市盈率、市净率或者其他财务指标,因为我又不是来A股做财务的,能依靠常识做决策绝对不深究细枝末节,“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一句话,中证100不是我主动管理的资金目前最想配置的资产,但我会定投它,作为我一篮子定投标的一部分,留给女儿做嫁妆

对任何资产,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至于如何布局新一轮经济周期和政策周期里最受益的资产,算好风险并尽可能获得足够大的安全边际,我会在我的连载《基本面是基本不变那一面》里持续分享。

微信号:wequant

阅读链接:

【基本面是基本不变那一面】原则系列之一我对消费股投资原则的总结网页链接

【基本面是基本不变那一面】原则系列之二A股避雷原则总结网页链接

【特别声明:本文纯属个人投资心得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希望读者独立思考,自主决策。本文为本人原创,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而且要强调风险和买者自负。】
我十年投资生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启示是【知识的价值只有在不断分享的过程中才能体现】。我从我的老师那里无偿继承了《证券分析》及相关的各类投资方法,并成为资本市场的受益者,因此,我内心一直都坚信,作为回馈,我应该无偿地分享我的知识给更多的人。我题目为什么叫“基本面是基本不变的那一面”?这是来自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第二章的第二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原文是“For stability means resistance to change and hence greater dependability for the results shown in the past. ”其意思是,你的票以及其背后的公司具备某些不易改变的特质,使你分析它的历史数据时能够获得一些在未来也能够适用信息(协助投资决策),即使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也就是说,当且仅当你掌握某只票的基本不变的那一面,你才能够在不确定的未来占有优势。一句话:做足功课,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全部讨论

2019-08-11 13:13

我也不碰热门股~你翻阅《证券分析》,翻《股票作手回忆录》,翻《彼得林奇》,你会普遍发现他们的共识就是热门股不低估。

茅台放在全世界都是最优秀的资产!

2019-08-11 09:48

从长远看100ETF走势远强过综指,当然100ETF短期走得太强也要远离。核心资产的概念沒有错,核心资产的对立面是垃圾资产

2019-08-11 08:17

A股没怎么变,不断在变的是人心,是反复失控的情绪。

2019-08-11 07:47

666

2023-12-07 10:20

最强遗产

2022-02-11 19:41

才华横溢!

2021-02-13 18:32

春节假期再次复习奇大的长文。假期亲朋好友聚会畅谈股市战绩,核心资产如何强大,大家满面红光。奇大的股票阶段论现在到哪了呢,期待奇大的四渡赤水给出答案

2020-03-14 23:58

很赞同。投资是为了实现购买力的增值,不是来找美女,何况美女老了以后很容易显得比一般人还丑。相比之下,指数虽然不够美,但变更丑的概率也低

2019-08-11 23:24

其实简单的说投资核心资产就像你去投资一个学校里学习最好最聪明的前10名,他们也许不会飞黄腾达,但未来一般也不会太差。而投资其他的小盘股就像投资倒数1000名,这里面也许也有那么几个会未来特别牛比,但是很难正好投到这几个人身上,偶尔几个黑马放在整体上看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所以从概率角度看,投资目前就很牛的,平均收益一定比赌黑马要高,反正我的话没能力从几千个现在的垃圾中选出未来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