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7喜欢:0
回复@草莓蛋terryshi: 1.都喊海控船龄低,拉一下克拉克森船队数据,截止今日海控地中海马士基达飞地中海罗伯特长荣平均船龄分别为14、19、15、13、14和10,细化一下一万箱以下船龄分别是16、20、16、14、17和12,两个口径最低的分别是长荣和达飞,船龄优势最突出的是长荣和达飞,海控处于中游,海控最优说法不成立。最值得关注的是船龄最大的地中海,这几年海量下单以及灵活的租船策略,这个船龄数据未来两年会有很大变化,借用雪儿名言:不信到时候等着看。
2.海控只能在中远船厂下单,第一反应都是自家船厂造价便宜,恰恰相反,这几年海控真金白银赚到的钱未来是要反哺体系的,万敏是在经营中远集团,不是经营散户股民。这一点在近期披露的大船订单里已经体现出来了,手里有20年至23年四个完整年份所有一万箱以上大船造价数据,海控新船造价贵了。如果,海控未来有下一万箱以下新船订单,你可以对比一下船价,看是否还是有优势。
3.单箱油耗和综合经营成本一个道理,都是在高运价高租金大背景下,自有船队规模优势的体现,但财务报表反应的是过去,我们现在争论的是未来的经营情况,在运价常态化背景下,同业灵活的退船租船策略和海发74条长约摆在一起,谁会占优?
4.大国优势的确存在,尤其是在过去三年全球供应链紊乱的大背景下,海控的中国优势体现淋漓尽致,全环节全链条体现出最优,没毛病。但在运价常态化的未来,这些优势会体现在财务报表里么?
5.不要有不同意见就觉得谁谁谁不研究就拍脑袋开黑唱空,海控经营能力的确很优秀,我从不质疑这一点,但他并没有那么牛逼到行业最优,航运高度国际化,头部玩家没有傻子。//@草莓蛋terryshi:回复@oooudi:评价一家企业经营能力应该是多角度综合衡量的。
我想,海控从报表中反应出来的成本同业内优秀这个是不争的事实。
只是要做到这个优秀,不是你单独的揪着船的新旧去评判的。事实上海控的船龄优势决定了它未来十年内的重置投入要比其它家少,这个因素并没有加到现在股价中体现。而所谓的船的新旧对其成本的影响,如果你真有心去拆解,可以看到每家企业单箱的油耗,之后就一目了然了,但我想你大概没有做这种事情就来开黑。
海控之所以做到成本优秀,最大的影响因子是装载率以及在不同航线上能够投更多大船。船的新旧因素都不需要太过在意。其实就是背靠大国的优势而已。
引用:
2024-01-06 23:55
1、海控的财务现状到底怎么样?
简单些:归母权益2000亿元,包括总资产4800亿、负债2300亿及少数股东权益500亿。
(均为大概数字)
每股净资产12.56元。
应付账款960亿中,至少有500亿是预估的是藏起来的,加回去后,每股净资产约15.69元。
现在股价10.01元,实际PB=0.63。

全部讨论

本来就不是船龄最优,这几年其它几家下了这么多订单自然不一样了。你的原意就是海控船旧,所以成本没优势。还是那句话,逻辑谬误。
头部玩家确实没有傻子,可是无法抹平背靠大国的货源劣势。这个就是海控成本的优势,毋庸置疑。
至于什么利益输送的那一套麻烦你收起来,贴个标签谁都会。
海控成本就是优势,越常态化越是有。反而是大行情来了,海控成本涨得比别人慢,但是平均单箱营收涨不过别人。不服的自己去拉这几年报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