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初次在雪球上面发贴,主要讨论现在市场的可操作性。很多人,甚至一些大牛目前都因为K线的上涨认为又有交易的机会了,实际上这不过是个熊市的小浪花。归根结底,我认为股票真正上涨无非一条,估值低——不管是整个市场还是个股。如果整个市场、个股估值过高,则操作的难度极大,亏损的概率大增。因此投资的过程是要讲究大概率,舍弃小机会,倘若不能了解这个问题,则我辈小散们终究难逃一亏的结局。
当然,这里要交个底,我自己的交易做的相当不好,我是2007年最高峰的时候懵懂入市,到现在近8年,期间只有在12年的时候稍微赚点,其他几年基本上都没怎么参与过,主要是因为个人身体的原因。今年找了个好大夫,慢慢的身体有些好转,想把这个事情捡起来,因此做了些简单的反思。
简单说下整个市场的PE估值分布以及走势的关系,早些年的时候看过很多交易类的书籍,目前比较认可的威廉欧奈尔的交易理论。真正的好的交易机会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是估值的逐步提升,同时,整个企业盈利也出现改善的趋势,对应的市场机会是2006-2007年的大牛市。
再有一种就是2008年的大熊市,市场估值的绝对偏低,整个市场悲观气氛浓烈,则亦能成为良好的交易机会。但是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企业业绩的改善,并不会有特别大的幅度。

这个是微利(市盈率百倍以上一般盈利就比较差了),实际上除了2007年10月的大牛市以及2009年10月的大反弹以外,刨除近两年创业板的因素,微利及亏损企业的比例基本上变化不大。(不过从现在这个比例来看,6月份的顶点位置实在是太疯狂了)
实际上,从上面两个可以比较浅显的得出一个方法:整个市场35PE以下的股票占比比率若高于40%,不会有太长的等待时间,反之,若低于20%,则更是逃顶的绝佳时机。
因此,从上面的两个简单的图可以看出,目前绝对不是建仓的好时机,不论什么股票。
 
当然很多大牛们都在推荐金融股,当然银行、证券的PE很低,但是没有低的原因吗?证券且不说周期性影响,银行的整个市值占比,银行的整个上市公司盈利占比,还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吗?长期来看,银行股能有个10倍的PE了不起了,当然还是在平稳的度过这两年的基础上,关键是银行利润肯定是要经历不断下降的过程,至于平衡点不好看出来。我了解的很多分行今年都在亏损,甚至亏进去十几年的利润,但是还不能让充分暴露,如果一定要买,还是买点有零售业务占比高的银行。
 
作为一个病人,我是特别中意医药股的,但是现在整个医药股的估值占比水平,也不好。很简单做个上面类似的比较图可以得知,为什么医药股在2010年那波行情中,不仅没怎么跌反而上涨,主要是因为估值不高,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速度,反观近两年,整个医药行业的改革影响了整体的利润,而整个估值水平,一点都不低。所以,医药股投资也是得有慧眼,但是显然现在不是随便捡的时候。
 
其他概念股虽然是概念好,但是业绩确实不支撑,比如二胎。唯一比较确定的就是部分铁路、基建的概念股,可以好好分析估值历史范围,反正不能买到高值上去。$上海医药(SH601607)$  $中国交建(SH601800)$  $复星医药(SH600196)$  $招商银行(SH600036)$  $中国神华(SH601088)$  $50ETF(SH510050)$  $超大ETF(SH510020)$  
 
对于我来说,还是好好的上班赚点钱等待下一次大熊市吧。
 
@ilovegrace @佐罗投资札记

全部讨论

2015-10-17 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