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2回复:8喜欢:3
$君实生物(01877)$ 前几天帮外婆买阿兹夫定,看到君实vv16,觉得那么好的药怎么还被砸。应该是出了乙类乙管,所以周一还被砸了。等周三消息发酵还登上英国一个杂志?然后就有人爆拉。嗯,今天尾盘20个点。这个消息延迟也够够的。反正我没买。
Vv16前体好像是个老外研制的药,没啥效果,君实搞过来,在分子链上的氢分子换了个重氢,效果就爆炸。也算运气好,重构筛出了这个一个分子。
目测vv16的概念还要继续涨一波,毕竟全球新冠不会消退,反复无常。新药的出现很好解决病毒共存的问题,未来的市场很大。另一方面,也验证君实生物的研发能力。说明我国原研药企业还是和顶级药企有的一拼。
但是国内的分子筛查能力不够老外厉害,很多药都是捡老外研究过的。毕竟老外多年积累的分子数据库,是我们不可以比的。比如,人家可以找到1990年的分子式,再拿出来研究对比。我们可能只能找到2010年的分子式。要不就看以前的论文借鉴。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AI智能对于分子筛查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于大分子药物——单抗,这类型的分子。有着重大的影响。我国在这个领域起步比较和西方同步。只是我们的药企在资本和临床环境上不如西方。制药是一个沉没成本很高的行业,需要长时间的投入。不像中成药用脑子想出来,现代药物是严谨的烧钱过程。
只有国内多一些像君实,真实生物这样的企业,我们医药产业才有发展。如果都是莲花清瘟这种所有病都能治的“神药”,那中国药企就彻底完了。那将是和印度一样活在神秘主义里,甚至印度还有仿制药。我们只有瞎搞的草药神话。
有人纠结中药和西药,其实是纠结传统药物和现代药物。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纠结,主要还是传统药物是一种直观可以理解的药物形态。比如人参像人,可以活十几年的草,所以有延年益寿的功效。现代药物是间接的,人们很难通过复杂的分子式认知药物的功能。于是乎,人们更倾向去认知直接认知的事物排斥间接认知的东西。于是中成药这种基于文化和情感的药物有了生长的土壤。
现代药物有着间接,可验证性。虽然严谨,但能读懂这个过程的人不多。同时,严谨的副作用指南,也让患者觉得副作用巨大。实际上相比于中成药在副作用上标注的“未知”,现代药物的副作用是“已知”且可控,有更高的安全性。但人们内心还是有“厌恶恐惧”的心理倾向,当看到损失的时候会更加恐惧,相比于“恐惧不确定”的中成药,看到详细副作用的现代药物,更加的恐惧。
现代药物和传统药物的抗争,实际上是人们内心对于传统和现代,两个世界的抗争。我们一面想进去现代社会,享受现代社会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又恐惧离开已经习惯了传统社会。特别是老一辈人,对于应接不暇的新科技新知识,无法被认知,产生了固步自封的抗争。这很正常。毕竟我们在一个高速前进的社会。世界变化,已经不是20-30年前的节奏。上一辈人害怕被时代给抛弃,但又迫不得已接受现代社会。因此,上一辈人对于传统药物的执着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少数属于他们认知的领域,更有安全感。然而,这个领域依然受到现代科学的猛烈冲击。
特别是医学这种前沿学科,无时无刻都有新知识和新方法。其发展的迅猛程度,甚至大部分医生都跟不上,需要大量的工作外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更不用说认知能力逊色的老一辈人。但好的是,老一辈人慢慢也能接受现代药物,只是这个过程稍微的缓慢。当然我们希望这个社会是一个新旧共处的社会,而不是新旧对立。传统药物,正规的发展。依然能找到自己的土壤。现代药物学,也可以帮助传统药物提炼更多的精华。
我看到b站上有一个年轻的up主在试吃传统中药,被网友骂的很惨,他都不想做下去了。但我依然很支持他,这不是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中药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那些“一方走天下”的中成药,伪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糟粕应当剔除。真正的中医,应当去伪存真,越来越好。

全部讨论

2022-12-31 08:28

屁都不懂,说一大堆。瑞德西韦没效果??

2022-12-31 00:00

说的好👌

2022-12-30 19:33

爆发

2023-01-01 22:53

您真的不懂

2022-12-31 09:51

最后上车机会你已经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