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十:我们为什么,要发起一带一路?(三、当代中国经济70年,发展与制约)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1

#雪球星计划#

前两篇文章,我们分别讨论了:

现今世界的主流经济秩序

一,思考初衷,以及现今主流的经济秩序

秩序构建的历史和理论基础

二,百年资本史,现在代全球化的由来

今天我们讨论中国是如何从这个秩序的边缘,生长,突破,一步步走到今天。会帮助我们我们看清未来的路,以及相关政策规划制定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先说结论吧,我们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客观的说,原因两个:地够大,人够多。

这里并没有否认,一路走来的政策指定。而是,这些政策都需要有厚实的家底去托着。

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的经济体系,由于其政策,产生通胀是必然的结果。但常年保持了低通胀的发展历程,这里仅仅是因为体制够好吗?经常听到说美联储的预期管理如何,周期平抑手段如何。

最根本的原因,是二战后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承接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成本。

发达国家通过金融、货币等手段,将周期通胀压力转移给了其它国家,这些国家不是在高通胀,就是在治理高通胀的路上。最后包括IMF、世界银行之类的组织,就来说你国家治理有问题,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要不你再放开一点,让山姆大叔和他的朋友们来帮帮你?

发展中国家的通胀等一系列问题,是难以向外传导的,所以势必会导致国家的经济问题,在脱贫和返贫之间来回摇摆。经济问题就会导致社会问题,社会的不安定就有可能导致政权迭代。所以承接低端制造业的国家,第一要素,并不是劳动人口数量,而是强势政府,同时兼顾优质的劳动力基础。

看看美国的选择,南美洲,70年代的韩国,越南等等,大多是军政府。他们知道干的是丧良心的事儿,承接国的代价是劳工的健康、环境的污染,低廉的利润和收入等等,所以需要强势政府来缓和资本和劳工之间的矛盾。

但后发国家又不得不选择这条道路。因为初级工业化需要原始资本积累,而积累的过程中,就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注入,没有钱,没人懂,都在地里干等着吧,拿什么工业化,没有工业化,生活必须的工业产品就需要进口,甚至国防,和国家的基础建设也需要依赖别国,比如战后的日本,那么主权在哪里?

还有就是另一种国家,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依靠经济作物出口和旅游来作为经济支撑,这需要有先天的自然条件。我们建国的的时候有四亿人,靠别人的话,要么把对方吃穷,要么把自己饿死。

很多承接国,无法完成产业升级,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民生基本都在原地踏步,原因就在于高昂的成本很难被内化。

我们国家解放后,其实接在手里的是一个烂摊子,各种生产要素,包括粮食产量,人才储备等等,都只有战前的1/2至2/3。同时国家的金融体系,是崩溃的。

所以这段时间,我们是接纳私有制的,也就是新民主主义,其实是一部分名族资本主义。只有团结一切力量,扩大统一战线,我们才在47年以后,至建国初期,稳定和恢复了城市的正常生产生活。

进入50年代,我们进入了第一次引进外资的十年。在苏联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下,基本照搬斯大林模式,也就是5年计划。前提是我们一边倒向苏联,代价是参加朝鲜战争,帮助苏联在远东的完成政治战略布局。在这场战争中,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很多人在讨论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时,都习惯于从改革开发开始。但我认为如果不了解改开前的发展历程,很多问题是无法理解的。

比如印象中都是大干快上,都是超英赶美,但当时的情况,真的如此吗?任何经济策略制定,都需要考虑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水平。

举个例子,都知道大锅饭生产效率有限,为什么当时要在农村建立公社制度?

我们是在用集体的方式,去消化城市初级工业化的工业产品。农民拿的是公分,用来换取粮食和生活必须品,公社用农业产值去购买生产资料,多余的交给政府进行再分配。否则单独农户,谁能买得起这些器械?反过来我们也会更有效率的提取农村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否则城市哪有钱去发展工业?

这十年是我们第一次工业化进程,其中有收获,也有矛盾。苏联对于我们的体制结构,生产结构都有明确的部署,甚至在57年提出了更符合苏联利益的要求,拒绝的代价就是外资和技术的撤出,第一次外资引进戛然而止。

撤出后,我们政府的财政赤字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从58年-60年,经济危机和粮食危机的根源就是面对发展了一半的工业化,我们只能自己坚持走下去。危机带来的失业怎么办,去农村。为了维护城市社会的稳定和生产,所有不稳定的因素,需要有出路,也就是第一次下乡。广大的农村帮我们承接了发展成本的转移。

同时,初级工业化结合私有化,到私有国有合营,我们完成了土地、劳动力、资金的国有制改革(56年),也就完成了第一次原始积累。

进入60年代后期,我们开始面临更加严峻的地缘政治风险,基本处于被全面封锁的状态。虽然我们已经开始反思50年代的经济发展经验,有声音提出我们需要从重工和军工向轻工和民用转型,但迫于各个方向的外部压力。我们依然上马了大工程:两弹一星和三线建设。

这些工程极大的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再叠加工业发展的不均衡,整个60年代的本质是政治意志对经济发展的反向施压,是不符合发展的规律,但迫不得已。

很多现在的学者,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去探讨我们刚讲过二三十年的发展,结论都是偏负面的。一个现实就是我们的祖辈父辈在那个年代,生活水平长期处在比较低的状态。越是从经济规律的角度去评判,就越显得理性正确,比如60年代的这些大工程,都是很难产生经济收益的。

但稍微了解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并结合政治局势,我认为这种论调都是有失偏颇的。很多预设立场的评判,在很长时间甚至占据多数。但这都是不负责任和低格局的体现,或者因为有其他目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纯粹的坏。

这也是我认为,要讨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要看清中国如何一步步走出泥潭,并尽力避开其中的陷阱。那么改开前的历史就是是绕不开的。当时很多的举措,对于我们现今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和意义。

诚然这些影响有正面,就必然有负面。我们在这些工程中投入的资金,占到了当时政府可动用的资金的将近一半。再叠加需要偿还苏联贷款,我们在60年代末期,又进入了经济增长下降,失业率上升,财政赤字高企的局面。

而在一次承接这些制度成本的,又是农村。沿海工业发达地区由于战略调整,规模萎缩,使得适龄年轻人在城市没有就业机会,第二次下乡高峰,超过千万的年轻人在68年至70年投身广大的农村。

进入70年代,更准确说是72年以后。我们逐步开始恢复与欧、日、美的沟通与对话。随后,我们开始了第二次外资、技术引进。周总理提出的“43方案”,后来更激进的“82方案”,大量外资和技术的引进,增加工业化投入,造成了财政压力再次陡增,赤字增加。再一次,城市无法承载发展所带来的成本,通胀到滞涨都在70年代爆发。

第三次大规模下乡开始。

我们在讨论这段年月时,如果仅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或只从政治的角度,是很难理解很多政策制定的。就像很多写历史的书籍,或者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如果不谈财政,很多都是空中楼阁。试着去抽丝剥茧的了解背后的本质逻辑,才对于学习有更具体的意义。

进入79年,我们开始实行价格双轨制,一部分商品交给市场定价。同时为了缓解贷款压力,开始放开外贸项目,这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但是过快城市化发展,过度的政府提前投资,和领导过渡期,修生养息的政策导致政府财政压力依然很大,从78年到81年,我们的经济增速下降了一半,社会进入一段相对萧条的时期。

这时候,我们推出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包干到户和包产到户。除了缴纳小部分粮食和收益以外,其它结余全部归结农户所有。这个政策,本质上是让政府卸下了生产公社运营的庞大成本,大大降低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幅提高。

这段时间开始知青返乡,叠加经济增速下降,让城市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但同时农村生产结构的改变,让劳动力积极性提升,从80年代开始,出了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乡镇企业也开始发展。

这些企业具备成本及其低廉的特点,原材料就地取材,生产场地和劳动力充足,帮助国内极大的缓解了就业问题,同时通过大规模劳动力投入代替资本投入,助力了国家经济增长。再一次,农村帮助城市发展造成的经济危机,完成托底。

随着改革开放,到了93年,我们开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表面上看是市场化的经济过热,但本质上是生产力无法满足生产需求,货币开始出现脱实向虚的倾向。

所以当时提出了控制货币发行等16条改革措施,用以缓解财、汇、金三大赤字,并加快市场化推进。

具体几个方面是:

1. 货币改革,人民币一次性贬值50%,提振出口。

2. 信贷扩张,缓解银行系统赤字压力。

3. 分税制改革,提升中央财政收入比例。

伴随着经济制度调整,为了达成加快节奏、提高效率的目的,这个时段开启了国有体制改革,导致了下岗潮。至2000年,国有体制在岗人数减少了4800万。

其实这些减量,很多就是当年知青返城的增量,这是时代的悲剧。也从另一个角度,帮助政府减轻了医保和养老金的财政负担。

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比例降低。为了缓解压力,开始瞄准最快提升收入的目标——土地。土地变现的收入和招商引资的税收提升,是这个阶段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房地产的篇章由此开始。

94年到97年,随着改革,通胀逐步回落。但新的危机也要来了。

这个时间段,也算是中国当代经济的分水岭。在这之前的50年,我们随着政治、经济、产业结构,人力结构不断调整政策,谨慎小心,步步艰难。有成就,也有危机;有中国的强大,更有老百姓,尤其是农村老百姓的付出。

大体来说,虽然受到很多地缘政治影响,但仅从经济角度来看,前50年大多是国内内生的经济要素造成了问题,外部干扰更多是政治因素。而往后的20年,随着我们逐步和世界接轨,融入主流经济框架,海外的经济规律开始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首当其冲,就是97年亚洲金融危机。

都知道这次危机从泰铢崩盘开始,但这里我想先聊一下日本。

日本在战后美国的扶持下,经济开始腾飞。至70年代末,GDP超过亚洲其他国家总和,并逐步构建起“雁阵模式”。日本是头雁,后面是四小龙和四小虎。

供应链顺序则是反过来:由四小虎(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完成原材料初加工,交给四小龙(韩国、台湾、新加坡、香港)完成零部件加工,然后到日本完成成品组装,最后销往欧美,主要是汽车和电子产品。

日美在1985签订广场协定,确定汇率脱钩。由于日本经济强势,日元开始走强,这是祸根。几年时间,日元兑美元翻了一倍。

你一个做出口的国家,货币一直升值,结局可想而知。美国再辅助政治,意识形态等手段,从此阉割了日本。

失去的三十年。

作为头雁,倒了。压力就会逐步开始倒灌,只不过这个过程会比较缓慢。

后面的国家和地区,也就开始失去。除非找到第二增长曲线,能够从旧有供应链体系脱身出来。但对于这些战略纵深和人口有限的国家和地区,很难。

所以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在我看来,是必然发生的事件。而97年的货币战,只是这条引线,而不是成因。

再往回看,抗日战争的爆发,为什么日本一定要针对我们?没有大体量托底,所谓的共荣,都是幻象。飞得多高,摔得多惨。

区域大国,是因为战略地缘很重要,日本上限在此。全球性大国,体量很重要,对抗中抗打,才是根本。

说回97年,这时候我们的出口占比已经是经济的重要贡献,经济危机造成出口下降,出口下降连带的失业提升,也对我们造成了影响。

但这次危机,和09年的经济危机,我们的应对措施与以往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所以其实可以放在一起来讨论。

总的来说,和以前的紧缩方针相反,我们都是推行积极的财政扩张政策。通过拉动内需,去抵抗出口回落。我们能够这么做的原因有两个:

1. 经济体量逐步起来了,能抗。

2. 我们的三驾马车逐步成型,通过扩大内需和投资,也可以有效的对经济起到拉动作用。

这些条件,让我们有了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而这个宏观调控的工具,就是投资。

出口和消费是一体两面的,他们的一体,是因为都托生于国内的生产力。早年国内老百姓消费能力相对有限,我们更依赖与出口。当我们的消费能力提升后,如果出口不好,国内可以很好的消化由出口降低所空余出来的产能。

其实可以去看看我们改革开放后,这么多年的出口数据,是很不稳定的。很多年份出口对于当年GDP的净增长,贡献都是负的。因为出口作为三大抓手之一,是最不可控的。订单来源与全球的政治经济局势密切相关,我们有足够的生产力,但多少人下订单,我们没有办法。

所以当出口和消费两者都好时,我们就降低一些基建的投入力度,防止经济过热。当两者不好时,我们就加大基建的投入力度,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比如去年,我们加大基建投入力度,适度超前投入,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人对于基建的认知,还停留在比较单一的阶段,认为就是修桥修路,通水通电。现在都建的差不多了,基建已经没有未来了。

其实基建是上到国家规划,下到民生福祉,一切社会所涵盖的基础公共服务建设,都属于基建的范畴。

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我们需要基建;随着能源技术的进步,我们需要基建;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我们也需要基建。

只要各行各业技术在迭代,成熟后可以进行市场化应用,就都需要相关的基础建设。只不过我们基建的资金来源,从国家发债,也会逐步市场化,进行民间融资。国家在未来对于基建的调控,可能不会向过去那么直接,但基建会一直作为一个调控方式存在。

很多以企业为平台的经济行为,很难摆脱追逐利润的目的。但很多国家层面的经济行为,却有着超前与预期目的。

比如说,我们20年前提出的西部大开发,在当时看,是没有顺应经济的规律的强行建设,但当我们现在要去发展一代一路时,是不是发现这些基础硬件已经具备了。

再比如4G-5G的发展,我们的基站建设。看起来很浪费,我们的4G基站数量,大概是美国的10倍。在美国会经常面临郊外没有信号的情况。国内则基本完成了信号全覆盖。当我们做乡村振兴时,当消费要下沉时,是不是发现硬件条件都具备了?

这些硬件条件,是PDD可以做到的吗,没有硬件,包括全世界最发达的物流系统,再好的概念,终将只是概念。

基建由国家推动,从项目收益的角度来说,可能很多年都是亏损的,这也不是企业层面能够承担的。但从社会收益角度来说,很多项目在一段时间后,都会变成正收益,对社会贡献正面价值。

美国作为基建鼻祖,在现在自由市场思想的主导下,很难昨日重现了,拜登想走通过基建法案拉动经济的老路,最终发现,你这玩意儿,现在是不可能给你通过的。

说回来,从97,到09,再到最近这次经济危机,我们基本都是要扩大内需,同时基建投资适度提前。同时也有不同点,比如减少直接财政刺激的力度,比如把农村纳入政策范围,提出乡村振兴,统一大市场等。

这些变化,都是我们在结合逐步提升的生产力,去完成对未来的布局。太多的格局在改变,未来我们如何应对和发展呢?

留到下一篇,终于,要切入正题了——一带一路

过去的70年,荆棘万丈,步履蹒跚,但只有了解过去,我们才能够畅想未来。

肝死我了,未完待续。

#股民日常# #一带一路#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3-03-15 18:32

这一篇对改开前许多经济政策历史经纬的分析有许多新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