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精选|人形机器人的上游设备环节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9喜欢:24

/导语:每天都会留出时间过一遍卖方研报,若发现高质量内容,很愿意和球友们做个分享。不定期发布,宁缺毋滥。/

人形机器人赛道非常火,相关核心零部件被提得很多,拓普、三花、鸣志、柯力等都已经比较“白”,但机器人设备似乎提及不多,周末看到有头部团队发了点评,可以作为参考

1、当前时间点,为何看好设备投资价值?

从产业链节奏看,明年T定型-定点后,将开启资本开支周期。

从瓶颈看,机器人丝杠等环节设备受制于海外垄断,核心硬件供应链国产化急需于设备国产化配套进行。

从细分赛道,丝杠企业已逐步从打样-送样阶段,走向设备订购-建产线-量产阶段,部分丝杠企业已和设备企业展开紧密对接、技术研发。

2、设备空间怎么看?(仅考虑人形机器人)

1)车铣床:

不考虑以车代磨,基于在丝杠、减速器的应用,100万台机器人下市场空间在23亿元(车铣床价值占比10-15%)。

考虑以车代磨,由于还没有具体供应,假设减速器增加5%占比,丝杠增加10%占比,100W台下31亿元。

2)丝杠磨床:

从远期丝杠降本和投入产出比看,磨床在设备中价值占比50%,按照100万台丝杠,单价1万元(10个柱杠),丝杠市场空间100亿,投入产出比按1:1.5,设备价值约70亿,磨床市场空间40亿。

从目前效率看,德国顶尖磨床厂一台磨床年产出在8000根(24h工作),100万台机器人需要1000万根,则需要1250台磨床,按照国产单价800万元算(进口多上千万),市场空间100亿元。

另外,100万台人形机器人假设是产业放量的开始,而不是巅峰或结束,故未按照几年周期分摊年需求量。

3、机器人设备龙头介绍

1) 浙海德曼:深耕车床30年,对标德日,主打高端机,原有车铣床产品在双环、五洲、贝斯特等获得了良好评价。

近期人形丝杠产业趋势下,公司凭借好的客户口碑和技术实力(精车最高可到0.5微米,量产可到1微米),和众多丝杠客户展开以车代磨、车磨复合技术探讨和友好合作,未来有望率先放量。

2) 华辰装备:国内数控轧辊磨床领先企业,推出亚μ磨削系列,可实现外圆、内圆,端面螺纹等精密磨削加工,拥有多种零部件自制能力(数控系统等),定位高举高打,对标国际顶尖。

此前已和贝斯特展开导辊磨床合作,计划于明年交付产品(23年10月表示计划于1年内交付),且该产品全球磨削长度最长、效率最高。我们认为强硬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客户基础,有助于公司实现丝杠磨床领域国产替代,解决卡脖子问题。

3) 日发精机:定位高端数控车床,面向高端轴承、汽零等机床。

机器人领域,一则,可提供减速器里面的轴承加工设备,已服务众多减速器公司(绿的,中大力德等);二则,用于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上的丝杆与螺母的试磨情况良好,其中用于丝杆螺母的端面外圆磨床已向某客户交付,并与另一客户签订了螺纹磨床合同。

#人形机器人# #特斯拉# #设备# $浙海德曼(SH688577)$ $华辰装备(SZ300809)$ $日发精机(SZ002520)$

全部讨论

2023-12-24 22:49

浙海德曼完全是copy日本马扎克公司的,这个公司起家挖了宁夏小巨人很多人。
说丝杠以车代磨是不懂加工。
拓普和旭升马扎克的机床都超过了1000台,如果海德曼的机床可以替代,为什么还花高价买日本的呢。
还有一个点之前买的国外公司的机床是用来加工新能源车的铝压铸件,而更高精度的丝杠一定会需要国外的设备,并且磨床不可替代。
海德曼一看就是个大庄股,随时可以会A。

2023-12-24 23:02

德曼目前价格已经打满了,毫无吸引力,关键替代存疑。国内的只有便宜一个优点,但质量不稳定,精度差,不看好。

2023-12-25 07:54

1

2023-12-25 06:11

那铣刀呢

2023-12-24 23:39

人形机器人的上游设备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