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4回复:20喜欢:9

                                    对锂电池材料类和设备端的看法


锂电池产业链中最有上涨空间的是拥有锂辉石矿资源,如果还能垂直一体化加工锂盐的企业更佳,其次电解液出清过剩产能后行业集中度迅速提升,规模化已形成壁垒,两家头部公司话语权明显,负极材料由于环保和产品创新力,未来中国供应全球已成定局,隔膜处于已逐步突破日韩技术壁垒正在进口替代过程,也是最有成长潜力的一个细分产业,高镍三元正极相对复杂,产值最大参与竞争的公司也最多,技术线路相较磷酸铁锂正极,还有一定变数,四大材料外导电剂也具备跟踪价值,CNT对炭黑的替代以及目前较低的产业基数,有不错的投资回报预期!



这个阶段,磷酸铁锂产业链逻辑比较清晰,所以正极环节涨价,超额传导了碳酸锂成本带来的上升,但可选标的不多(湖北万润和北大先行均未上市),仅德方纳米和参股湖南裕能湘潭电化,而电解液的涨价呈现出目前已传导至溶剂,再六氟磷酸锂,最后到氟化锂的倒推式涨价传导,所以后三者原料生产商比涨幅过巨的前者上涨潜力更大,但最终的源头还是锂精矿,这也是我看好它最有上涨空间的原因,包括下一代的富锂锰基正极,对锂的使用量!



负极方面,市场和主流券商并没有特别区分,其实分为磷酸铁锂负极(石油焦墨化加工)高镍三元负极(针状焦墨化加工),后者的主要代表璞泰来和杉杉,前者具代表性依次为中科电气(性能和性价比综合较好)翔丰华(石墨化规模和负极工艺有待提升)贝特瑞(动力电池负极规模体量较小)以及未上市的东莞凯金(宁德扶持),深圳斯诺和江西正拓(最近两年己显落寂),这三大五小组成,赛道虽然略显拥挤,但考虑到这个环节中国具备的全球化竞争优势,也还是值得下注!


隔膜除淘汰出局的沧州明珠,剩余相互合购后国内仅有恩捷股份(湿法国内第一),中材科技(第二),星源材质(干法+湿法)三家,看好本土厂商技术突破后,成本和服务双重优势下,加速对日本(东丽旭化成)韩国(ski)的替代过程,这个环节有认证周期长,壁垒高,竞争格局较优的特点!



如果说23年退补前,是锂电池组件商扩产动作最大,复合增速最快的第一个节点,那么设备供应商按结算周期,利润峰值或许出现在23H1,之后还会增长,但增速会放缓(视电池包技术迭代速度),因为组件商如果扩充产能,第一个资本支出动作就是提前订购设备(厂房建设或租赁相对容易和可控),所以说这个环节利润释放一定是前置的,但缺点是合同负债明朗下预期差不大,不太符合市场惯性炒作规律,所以动态估值是全产业链中理论上的最低一环(通常当年的动态40~45倍之间),优点是设备成套化产值较大,非标件多毛利率也还稳定,特别是经现金流和负债率相比优秀,有抗行业周期性波动韧性较强的特点,属于稳健型投资但难有超额收益!

全部讨论

2020-12-08 13:35

木根兄多发言,小弟也能多学习提高

2020-12-08 09:11

木根调研必须转发

2021-03-21 21:48

好帖

电解液明明是六氟和溶剂先涨价传导到下游的好吧?电解液供需格局并没有多好,但是下游电池厂对电解液涨价容忍度还行,所以上游传导比较顺利。垂直一体化布局的龙头有成本降低产量增加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