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ebagger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1
问题是:大部份人本金不足,何谈慢慢变富……

热门回复

问题是:本金不足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个人能力有限,设定一个更高的年化收益率目标,并不会让他更快变富,反而会让他心态失衡、动作变形……

如果我儿子不懂投资、能力又不强,在我死之前给他交代后事,我可能会这样建议他来配置家庭资产:10%配置城市最佳地段门面或城郊高速出入口附近仓库等不动产供收租、20%配置A股的红利ETF、20%配置美股红利ETF、10%配置罗素2000ETF、10%配置MCHI或H股ETF、10%配置标普500ETF、10%配置中证500ETF,还剩10%就存定期和活期,用于吃喝玩乐……

我计算年化收益率,分母包括生活费、我和老婆的微信余额、外汇现钞、银行卡定期、公积金账户余额等不动产之外所有可快速变现资产在内,理论上都是家庭可投资资产。单算股票账户的投资收益率,我有几个账户年化收益率要远超11%,没啥意义,我看的是家庭净资产增值速度。

慢慢变富这种事情,听得懂的一说就懂,听不懂的人怎么解释也没用。听不懂的人底层原因就是没有常识,不相信概率。普通人没有捷径,唯有滴水穿石。普通人也有捷径,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滴水穿石。当然,绝对高概率的机会出现时必须敢于下重注,还是概率思维。

我配置非股票资产,考虑的是资本管制、股票账户被冻结等风险,全部身家都放股市或银行,万一被冻结,生活费都没了。线下不动产,好歹还能出租维持生活。如果允许买农田山林,我是有兴趣配置一部分的。

A股闲置资金买银华日利,美股买一两个月内到期的美国国债,到期日错开。

公积金不能随便取,但是可以提前还贷,减少每个月的月供金额,这也是家庭财务规划的一部分,取不出来的钱只能获得很低的利息,就不如提前还贷,贷款利息比公积金账户里的利息还是要高得多。

人往往是这样,给下一代制定的计划很好,但唯独自己却不这样做。[捂脸]

一年才盘底算一次全年的收益率,平时就用雪球持仓盈亏和腾讯自选股APP来记录多个账号的交易和了解自己资产的实时变化,否则时间久了,多个账户不同市场的很多交易都记不清了。

我不同意“没有足够的本金就不该投资”,一方面投资需要在长期实践中不断试错,本钱越少试错成本越低,另一方面越早开始复利越好。有些香港人从工作的第一天起就用薪水中的固定数额定投股票,只买不卖,等到退休时把股票全卖了,拿着钱去台湾或者去国外养老。香港有一句话“圣诞钟,买汇丰”很多香港的出租车司机一赚点钱就买汇丰,45岁就不开车了,就指着汇丰每个季度一次的分红过生活。我非常反感雪球上人均千万,人均过亿的口气,看看你周围的人,别说年入百万了。有多少人税后年收入达到50w?天津社科院公布的数字是全市60%人口月收入低于3000元。另外40%人口中大多数年收入也就10-20万,刨去生活开销后每年能存下多少钱?有多久才能存够所谓的“有意义的本金”,难道钱少的人就不配做投资吗?巴比伦最富有的人主人公是怎么变成有钱人的?点滴积累,从有收入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复利,利滚利。你不理财,财不……离开你……理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财富观,财就不会离开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