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9回复:139喜欢:58
几天前逛昆明世纪金源的盒马鲜生,发现里面牛奶、坚果、纸巾、麦片等大量产品都主推盒马自有品牌,沃尔玛京东麦德龙等零售商,也都在推自有品牌的各种食品饮料,或多或少也都能吃掉一部分市场份额。
去年读牛奶行业资料,有网友牛奶的护城河并没有那么深,查了下美国牛奶行业的情况,确实如此,渠道商自有牛奶品牌,照样可以有不小的份额,所以,伊利蒙牛的市场地位并非牢不可破。
我会买京东京造的盐焗腰果,也会买沃尔玛自有品牌惠宜的鸡蛋饼,还有麦德龙自有品牌麦甄选的零食……但多数人恐怕不会买渠道商自有品牌的烟酒可乐。
究竟是哪些因素决定消费者不会选择渠道商自有品牌的特定细分品类的食品饮料?这些往往意味着真正的品牌或规模效应壁垒?

精彩讨论

肖志刚02-13 22:33

我觉得区别在于,购买的那个体验,是自然赋予的还是企业赋予的。
比如鸡蛋、牛奶、纸巾、麦片、醋等东西,不管什么品牌,消费者预期购买的东西,体验虽有差别,但大体是直接来自于大自然。不会出现买个鸡蛋没蛋黄,买个牛奶有苦味。虽然人类有能力造成没蛋黄的鸡蛋,估计这时大家不会认为这是鸡蛋。
但可乐、酒这样的,购买到的体验,是由这个品牌赋予的,如果买到一种饮料没有气泡,虽然也是可口可乐公司出的,那也不是可乐,可乐就得是有气泡的,而且是带有甜味的气泡,无糖可乐我就很讨厌。消费者的预期的这种体验,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人类对自然界物质进行了复杂加工,凝结了人类复杂劳动后的体验。这种人造体验,高度依赖于企业或品牌,壁垒可能就会高一些。

forcode02-15 07:53

你说的很多我认同。但瓶装水这个例子,表面看都是纯净水,似乎最没有差异化,但实际上水和水的差别大了去了,我喝一些酒店送的瓶装水,有时候喝出假农夫山泉的味道,有股说不出的塑料味还是啥怪味道,很微弱,但喝了让我不舒服,担心影响健康,水无色无味,但里面有什么成分,这个差别可以很大,注重健康的想法是普遍的,为什么人们不会买五毛钱一瓶的纯净水?为何瓶装水没有陷入价格战,打到只有5%毛利率的地步?因为涉及到“信任”问题,品牌是一种信任,人们愿意为这种信任支付溢价。所以,在瓶装水千团大战的年代里,那些走低毛利率路线的公司死光了,而走适当高毛利率高品质,但投入大量广告营销开支来建立品牌信任的农夫山泉,虽然卖得更贵,却反而成功了。
似乎,一个细分领域要想形成品牌壁垒,必须有足够的毛利率空间,潜在目标群体支付意愿在生命周期内总计的消费金额必须足够大,要么单次消费金额很大(比如奢侈品),要么消费次数必须足够多(比如快消品,食品饮料)。
像台灯这种品类,一个家庭一辈子也买不了几次,单价又低,单个客户在全生命周期内带来的毛利总额有限,生产商就没有利润空间去投放广告、建立品牌,就无法形成品牌壁垒。
渠道商自有品牌,本质上也是渠道商帮用户挑选把关,是用用户对自己的信任在替生产商背书,渠道能够抢走品牌商市场份额的领域,一方面可能差异化有限,使得供应方难有足够毛利空间用于营销开支反复洗脑以建立品牌壁垒,另一方面市场上存在大量供应商可供挑选,渠道本身是一个供应过滤器,这两个方面本质上是一回事,根源还是两点:差异化带来的支付溢价的意愿;需求足够高频或高价,给了品牌方营销洗脑的毛利空间。
在一个动态的商业世界里,渠道本身在优胜劣汰,像美国沃尔玛或Amazon在全社会零售总额中的占比,远高于20年前中国某家零售商的占比,沃尔玛自有品牌的影响力和抢走的市场份额就比中国零售巨头要大得多。
随着中国零售市场的优胜劣汰,京东超市、天猫超市、永辉、盒马等渠道商的体量越来越大,它们自有品牌就会抢走很多细分品类越来越大的份额,这对很多细分领域的品牌商,可能都会是一个利空。
旅游行业,则可能有去渠道化的相反趋势,酒店景区餐饮航空等上游供应商优胜劣汰后,越来越连锁化集团化,就越来越不依赖携程美团飞猪这些旅游中介,中介平台的博弈能力会逐步弱化……

forcode02-14 17:21

一个想法:可能插座台灯消费频率太低,单价也低,没必要花很多钱投广告,消费者被广告洗脑形成条件反射的机会小得多。
而牙膏牙刷洗发水这种,虽然单价低,但一生当中需要持续反复消费,累计消费总额也相当可观,只要通过洗脑形成了消费习惯,从单个客户上赚到的总利润相当可观,所以品牌商愿意投入巨额反复洗脑,最后消费者就条件反射、下意识地做出选择,不经过大脑思考。

chaijunwfz02-13 21:52

烟酒是送礼和地位,牌子很重要。自有品牌是消费,口碑和价格就相对重要。

forcode02-13 22:40

京东京造出的台灯、插座等,买的人好像也会很多。但京东出自有品牌的牙膏牙刷洗发水,我却不大会买。为何?我还得想想。

全部讨论

02-23 08:58

自己用选择自己可以接受的,送人的需要大家都认可的;入嘴的和使用的自我保护意识作用很大,在了解的情况下入嘴的自我保护意识会降低。商品价格足够低情况下已经没有必要切换到新品牌,除非想尝鲜。

02-17 12:03

02-15 13:56

哇哈哈有纯净水和矿物质水(加盐勾兑),据说这种矿物质水与龙夫山泉口感上有差别,当然我没喝出来。买龙夫山泉的更多,价格也更高些。

同样差不多质量的,盒马本身价格便宜不少,我也是尽量买盒马自有品牌,盒马这类渠道商总体质量也是比较让人放心的,考虑到价格,还是挺好的,要是某个品类质量不好,大不了下次不买就是了,没多大损失

02-15 11:00

我就经常在昆明世纪金源的盒马鲜生买东西 不过我多半手机下单送货 有的我会选择品牌 有的会选择盒马品牌 你的问题值得我思考 谢谢

如果价格一样。你会买伊利还是商场的自有品牌?如果我选择的话,50左右的商品,差价在5块钱以内,我还是会买品牌的。

在澳洲,液态奶大部分是自由品牌的天下

看看有哪些还能在ALDI 和Costco 卖得动的品牌就知道了

02-14 09:32

同质化的产品更加容易被替代,有品牌护城河,品质护城河,上瘾护城河的是不是更加不容易被替代。

02-14 08:54

有些商品,自有品牌能给商品加分减价,有些却不行。这跟原有商品的品牌和使用价值有关。品牌低,价值同质化,是最好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