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爵大人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4喜欢:7
天津能不能算准一线我不知道,但是把天津个武汉西安排在一起就玩笑了,为啥恒隆在沈阳天津表现最差,天津的消费水平太差了,没有大产业,高收入群体小。我很爱吃的一家手工汉堡,从开业我就担心本地人养不住这家店,挺过了疫情这几年,前不久再去时已经黄铺子了。

热门回复

国内能够形成城市群协同发展效应的,无一例外是有庞大的出口导向的制造业集群,长三角珠三角,甚至福建规模那么小的闽南三角洲都有协同效应。而那些以内向型单核心的城市群又无一例外存在非常强烈的虹吸效应,比如京津冀,成都、武汉这些,核心以外一无是处。

黄奇帆分析过京津冀城市群结构不合理,除了北京天津这两个超大规模城市,剩下的全都太小,缺少像长珠三角城市群那样一大堆八九百万量级的城市……北京周边经济纵深还是不行。

天生的,很难解决。华北平原的核心城市,是沿着太行山形成的,北京、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鹤壁、郑州,因为季风遇到太行山形成降水,流向东部,孕育了非常多的农耕城市。但现代经济,工业化城市是沿海建立的,比如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悲催的是,两条城市线之间隔着广阔的平原,又没有长江、珠江这样的河流可以低成本将城市经济串联起来,黄河的通航能力只有长江、珠江的百分之几,所以,两条城市线几乎很难形成交集。

说白了,天津一直就是GWY经济,它的优势就是港口,直辖市和离北京很近,从清末开埠通商就发展起来了,吃了一百多年的老本,到了改革开放又吃了一波日韩产业转移的红利。我们刚毕业时大家都想去天津的单位,因为不论是体制内,国企还是私企,公积金缴纳的比例相当高,几乎是其他地方的好几倍。就这样的营商环境,企业也只是最近几年才跑光了,只能感叹天津的天然优势,也惋惜经济被利益群体绑架后的衰败

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但很难实施。就是把北方的省画成长方形的,每个省配个出海口,那大家的建设思路肯定会往出海方向倾斜。河南很早就想和山东链接,形成出海通道,但山东的建设重点肯定在半岛,不会往菏泽方向倾斜资源,导致河南干着急。

很多产业都不让搞,没有就业,哪来的人?

主要没有大河

不知道北京,反正天津和河北的营商环境比较差,许多企业都关门去南方了,经济不活跃所以人们收入提高的慢。

天津这个直辖市太没存在感了

北京老老实实搞政治,赚钱的事情给珠三角长三角,我都没听人去北京打工的,基本都是两个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