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3回复:25喜欢:51

$奥的斯(OTIS)$ 没想到傻大黑粗的电梯行业也是有护城河的,看到奥的斯的市净率是负数,以前这种“资不抵债”的公司,我都懒得去看,实际上其中很多反而是占据有利地形、可以免费使用客户资金的垄断型企业,比如奥的斯靠客户预付款来运营,波音可能也是如此?

对于这类负资产的公司,我想到一个估值的方法,不用ROE,而是用ROA或ROIC来近似估计它50%资产负债率情况下的ROE,比如ROA简单乘以2可以粗略代表ROE,然后根据ROE来判断合理PE,没做任何研究、仅粗略估算,奥的斯在67以下适合越跌越买……

//随着城市化继续其不断增长的轨迹,特别是在中产阶级不断壮大的国家,作为投资者,显然您会希望找到一家能够利用这种发展的“收费公路”公司。对我来说,我想到的是电梯公司。据预测,电梯的安装可以使用很多年,通常与安装电梯的建筑物的寿命相同。尽管电梯乘客不必每次乘坐电梯都支付通行费,但大楼业主确实支付了间接通行费。电梯运行的次数越多,保持运行的风险就越大,并且需要的维护、修理和现代化就越多,在电梯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给供应商带来的巨额服务费用就越多。

电梯业务的优点在于它简单、可预测,并且能获得可观的资本回报。有趣的是,全球四大电梯制造商奥的斯全球、通力、迅达和私募股权拥有的 TK Elevator(以及亚太地区的几家规模较小的制造商)的规模大致相同,相差几十亿美元,交易额也差不多。倍数,并且具有相当相似的经济学。世界将永远需要电梯和自动扶梯(目之所及,将需要更多),并且考虑到选择供应商所涉及的安全性和信任,未来的业务将不断增加到四大主要参与者中的一个或每个,从而创造一个自然寡头垄断。

电梯的生命周期始于建筑物的建造,当时雇用了四大巨头之一来供应和安装一部或多部电梯。安装完成后,供应商将其移交给业主,并签订一年或两年的服务协议,作为电梯保修的基础。一旦协议到期,业主可以自由雇用任何他们想要的人来按照法律规定定期维护电梯。通常发生的情况是,业主可能出于惰性或逆境风险,决定继续与供应商签订服务协议。毕竟,供应商对产品了如指掌,有适当的装备来支持所有者解决任何临时问题(当然是有代价的),并且拥有支持它的备件。

对于电梯供应商来说,这最后一个阶段,即服务阶段,才是好东西——彩虹尽头等待着的一桶金。安装本身是风险更大、更具周期性的阶段,因为它遵循愤世嫉俗的建筑周期,而建筑周期又遵循债务周期,受到建筑过程中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而且竞争对手会积极竞标以将电梯投入使用。 。因此,销售电梯本身是一项中等毛利率的业务,但供应商愿意跳过这些障碍,以获得利润丰厚的 30 多岁到 40 多岁的毛利率服务协议(维护、维修和现代化),这些协议等待着电梯的销售。工作完成了。

由于电梯维护是法律规定的,因此无论经济背景如何,这项工作都是可靠的。由于上述原因,这些服务协议具有粘性,因此四大巨头的保留率 >90% 的期限非常长。只有在建筑物被拆除或进行(不频繁的)重大改造时,电梯才会退役,因此其使用寿命可达 30 年。由于服务市场不仅仅是依赖于新电梯的安装,但也可以通过增加新安装的转换、提高保留率和重新获得组合单元(由供应商安装但由第三方维护的电梯)来管理,其结果是服务市场年复一年继续以中个位数增长。2006-09年,服务市场的稳定增长是电梯业务总体稳定的主要原因。

2004-2011年电梯企业

选择服务供应商的客户通常与最初做出安装决定的客户不同,因此并非所有新安装的电梯最终都会进入电梯供应商的维护基地。一般经验法则是,一旦初始服务期结束,2/3 已安装的电梯就会转换为服务协议,但转换率差异很大,1) 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2) 项目规模不同。例如,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电梯市场,占全球安装量的 40%,众所周知,中国一直是服务转换的硬市场,在整个国家的建筑热潮中,行业平均水平约为 25%。相比之下,欧洲的转化率 >80%。还,中国建筑热潮的主要部分是住宅房地产,而真正高达 60% 以上的转化率更常见于商业房地产和摩天大楼。对于较小的设施(例如七层住宅),滚动合同通常运行一到两年,而对于较大的设施(例如酒店或机场),它们可能一次运行五到七年,这意味着区区 1-2% >90% 的保留率导致年度人员流失。

密度经济学解释了为什么新进入者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寡头垄断障碍。维修电梯需要大量的培训,而当地机械师没有动力成为尚未拥有大量安装基础的电梯专家,更不用说为其备有库存了。价格在这个等式中并不重要,因为对于客户来说,安全也比产品更重要。地理密度也具有影响力。电梯维护业务的成本结构约 70% 由现场成本组成,其中约 40% 可分为计划外呼叫、间接花费的时间和行程时间。

电梯企业利润率

除此之外,电梯业务并没有其他明显的固有规模优势。由于属于劳动密集型,高可变成本限制了利润波动,但也限制了运营杠杆。工资上涨的风险很小,因为多年期服务合同通常包括与通货膨胀挂钩的价格上涨,而一年期合同则每年重新谈判。不过,尽管电梯供应商可以转嫁通胀,但他们的定价不能远高于竞争对手,并期望保持销量。

在生产方面,也几乎没有规模优势。电梯生产高度外包,通常有四分之一的生产保留在内部(通力表示,他们只生产他们认为是通力核心技术的组件)。然而,这也正是电梯企业能够赚取天价资本回报的原因。由于生产成本主要归因于组装,因此产能可以轻松调整,因此参与者不必急于建立库存或去库存,从而抵制产能过剩/不足和价格剧烈波动,从而损害整个行业。事实上,尽管产品复杂且安装特殊,但电梯生产非常精益,以至于在下订单时,客户通常提前支付设计和合同工程费用,然后在整个安装过程中定期支付进度付款。维护、临时维修和现代化改造也需提前支付。奥的斯 (Otis)、通力 (Kone) 和迅达 (Schindler) 拥有 75 亿美元的预付款和递延收入,约占其总市值的 9.5%。这些预付款作为无息“浮动资金”,允许公司年复一年地将超过 100% 的净利润转换为运营现金(不包括 SBC)。

全部讨论

2023-09-05 00:38

未来电梯将是磁悬浮电梯,不需要缆绳,可以任意横向换道或纵向移动,这就使得坐电梯可以像在一栋大楼里坐地铁一样,不只是在楼层间移动,还可以在不同站点移动,医院尤其适合这种智能电梯,可以把病人从病房送到几百米外另一栋楼另一层里做CT或手术。
////通力早期对行业标准起重电机的突破性创新。在通力于 1995 年推出其无级变速的 EcoDisc 之前,该产品采用标准交流电源运行,转速为 0-150 转/分,大多数交流电源起重电机使用以固定速度运行的廉价感应电机,通常在一个级别为 1,500 转/分,另一个则为 500,需要变速箱和飞轮才能让电梯移动。在这台过时的两速电梯中,乘客因加速不顺畅以及两层之间换档缓慢而感到不适。电梯的大量用电量会给建筑物的电力系统带来压力,有时会导致每次使用电梯时所有灯光都变暗。两级交流提升机的唯一替代方案是非常昂贵但无齿轮的直流提升机,它需要一个无法安装在电梯井中的热交流/直流转换器。通力的 EcoDisc 仅 25 厘米宽,不需要变速箱、飞轮或转换器。它不需要机房,正如其名,它可以在电梯空载上行或满载下行时发电。由于它不需要上述任何一项,因此在新建筑和现有建筑中安装起来既简单又便宜,更不用说维护了。它的可变速度不仅使乘坐更加舒适,而且减少了机器及其绳索的撕裂。它的体积小且易于使用,这意味着它迅速巩固了中低层住宅建筑的市场,取代了传统的起重机和液压升降机,尤其是在整个欧洲,屋顶景观低矮而平坦。当然,奥的斯、迅达和蒂森(TK 电梯的前所有者)也纷纷效仿,推出了自己的版本,但通力的单一技术使其安装基础更加同质化,以维持与其他现有企业在其安装基础中的“技术债务”相反。
但通力不仅仅致力于低层住宅。摩天大楼带来了独特的问题。哈利法塔共有 163 层,高度为 830m,但要到达塔顶,您必须在空中大厅换乘电梯,因为由于钢缆的重量限制,该建筑的 57 部电梯只能提供 504m 的最大运行高度。时间再长,它就会变得很重,可能会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折断。由于钢顶盖占机器移动质量的 3/4,这也意味着更高的电梯运行成本更高。2013 年,通力凭借 UltraRope 再次彻底改变了行业,该产品显然是在其洛赫亚实验室花了十年时间开发的。UltraRope 是钢丝绳的碳纤维替代品,可将绳索的重量减轻约 90%。当沙特阿拉伯第一座 1 公里高的建筑吉达塔终于开业时,它将配备一部由通力 UltraRope 打造的 660 米电梯。UltraRope 还有一个额外的优势,即它可以减轻高层建筑顶部的晃动,因为它具有更高的共振频率。它也更安全。如果出现问题,较轻的绳索可以更轻松地制动电梯。
不过,距离奥蒂斯还有一段距离。通力是中国市场的领导者,奥的斯是全球市场的领导者。奥蒂斯是 OG。虽然某种形式的起重设备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罗马斗兽场有 24 部由奴隶驱动的电梯),但直到 1854 年 Elisha Graves Otis 证明电梯可以变得安全时,人们才开始相信自己的生命安全绳子上的笼子。Elisha Otis 站在观众面前的讲台上展示他的发明。当他切断平台的承载电缆时,弹簧变平并卡入导轨上的凹口,防止电梯坠落到地面。奥的斯公司从那时起就存在了。虽然该公司是市场领导者,并且在庞大的维护基地中拥有坚如磐石的缓冲,但该公司实际上过去的业务比现在更好。它是,如前所述,从 1975 年到 2020 年,它被埋在联合技术综合体中。我读过并听到过关于分拆应如何释放价值和利润扩张的不同论点,因为它是 UT 下被忽视的资产,当你考虑该公司在中国的计划时,这当然是有道理的。然而,有趣的是,联合技术公司旗下的公司10年平均息税前利润率实际上与今天相比还不错。
通力的优势在于其同质性,而奥的斯的优势在于其适应性。许多电梯安装需要大量可自由支配的工作。如果您有一栋 40 层的建筑,例如需要 6 部电梯拥有 12 个后部开口和前部开口,那么奥的斯的生产和工程能力可以适应这种情况,而这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是一场工程噩梦。工作越复杂,奥的斯的竞争优势就越大。所有这些遗留工作和一个半世纪以来经过验证的专业知识为奥的斯建立了良好的声誉,使其能够占据超过 17% 的市场份额。正是这项遗留工作奠定了该公司目前 220 万台维护基础的基础,几乎占全球安装基础的 10%,这也是该公司仍然保持行业领先利润率的唯一原因。
奥的斯在可自由支配工作上的优势本质上就是辛德勒在电梯的姐妹:自动扶梯上的优势。迅达在基础设施和大型商业建筑(例如机场和购物中心)方面拥有领先的市场地位,并努力在中国追赶通力和奥的斯,包括收购中国电梯制造商Volkslift Elevator并将中国收入从12占总收入的 % 至 16%。按照瑞士标准,该公司本质上是一家家族企业,以传统而自豪,尽管这种传统可能意味着它的发展速度较慢。在努力追赶的同时,该公司也经历了一些运营问题、昂贵的扩张和延迟重组,这些都损害了运营利润率,目前运营利润率低于 10%。尽管如此,它创造的业务仍比通力公司多。迅达就是一个例子,说明您不需要在这个行业进行大量突破来保持市场地位。您所需要的只是良好的声誉商誉和持久的客户关系。迅达可能无法获得奥的斯水平的利润,但它的收入足以运营产生现金流的业务以及与市场一起增长的健康资本回报。
就像奥的斯隶属于联合技术公司一样,TK Elevator 也曾经是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的资产。在经历了多年的利润下降和战略失误之后,蒂森克虏伯大型重组计划的尾声,该公司于 2020 年被分拆。它目前是第四大电梯制造商,在美洲拥有强大的市场地位。蒂森克虏伯保留 10% 的所有权,其余股份由私募股权集团 Advent International 和 Cinven 瓜分,后者以 172 亿欧元的估值(17 倍 EBITDA)收购——这是自 2007 年 KKR 收购 Alliance Boots 以来欧洲最大的私募股权收购案。
奥的斯的分拆对公司影响不大,但却引发了 TK Elevator 的重生。现在它看起来是这群人中最具创新性的——甚至比通力还要多。从电梯乘客的角度来看,在过去的 160 年里,除了外观和舒适度之外,实际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你走进去,按下按钮,避免与站在你旁边的人说话,然后你就可以上楼或下楼。东江电梯可能会彻底改变世界对电梯的看法和使用方式。分拆后,该公司宣布发明了第一台基于蒂森克虏伯高铁技术的无绳电梯。他们将其命名为 MULTI,它是如此创新,以至于监管机构不确定是否将其视为电梯或火车。在 MULTI 系统中,电梯通过电磁力固定到位并加速,就像磁悬浮列车所使用的那样,它消除了高度的所有限制。最重要的是,电梯可以横向和水平移动,使整个系统更像一条铁路,带来了很多机会。例如,电梯井可以分叉和重新连接以允许超车,而下降的电梯可以避开上升的电梯。系统中电梯的数量可以动态地进行节能改变,以反映使用模式。最后,由于没有电缆的电梯没有中央核心,建筑物可能会改变形状和大小,而横向电梯可以连接整个建筑物群。MULTI 显然是更昂贵(但节能)的选择,并且尚未投放市场。虽然这显然是下一代的东西,距离在总装机量中占据真正的份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力/奥的斯的故事很好地说明了尽管通力多年来拥有更好的技术,但在寡头垄断中市场份额的粘性却非常大。占据新机组安装量的 50%,在十年内“仅”会累积到安装基数的 15% 左右。TK Elevator 也不太可能通过我估计的 130 万维护基地的现代化来大力(或以任何方式)推动 MULTI,其中可能有 30% 正在进入现代化阶段。改变一座建筑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当你甚至无法使用它的横向或空中旅行的出色功能时,也没有动力将工作系统切换到更昂贵的系统。

$奥的斯(OTIS)$ 是分拆企业所以资产负债表需要特殊处理都没搞清楚,就形成那么多观点,扣分。

2023-09-05 09:50

谢谢楼主分享。没想到电梯行业维护的利润更好。 转发

2023-09-05 11:23

美的的楼宇科技里有电梯制造,不知道现在咋样了

2023-09-05 08:54

行业选取重要。

2023-09-05 01:13

好票这么多 为啥一定要盯着一个不怎么好的行业

2023-09-05 00:46

看看美的(菱王)能不能让电梯市场卷起来

2023-09-05 00:12

仅粗略估算,奥的斯在67以下适合越跌越买……$奥的斯(O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