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01回复:303喜欢:98

//在一个变化越来越快的世界里,我们正在延长孩子成为成熟成年人和做“成人事情”所需的时间。90% 的学校的高等教育刚刚成为不成熟的 20 岁孩子的一大托儿所。如今,大多数孩子在青春期时甚至没有工作。我们有几代 20 岁的年轻人,他们没有生活经验,没有工作经验,过着父母补贴的生活方式,背负着成堆的债务,对“现实世界”几乎没有现实的期望。他们不是在 16-20 岁时完成那些自我发现/生活挑战过程,而是在 22-26 岁时进行。

13 岁那年,我在周末和父亲一起建造和安装台面和橱柜。我 16 岁时经营过一家小型割草公司。除了每周工作 15 到 20 小时外,我还从事零售工作。每年夏天都会担任几周的营地辅导员。从 7 年级到 12 年级参加学校体育活动。这也没什么特别的!我认识的大多数孩子在他们的生活中都有类似的责任。今天大多数孩子做一些志愿活动只是为了申请大学,并将 80% 的时间花在运动上,试图获得奖学金并收工。

美国的教育系统正在培养老年人责任感较弱的人。当tiktok一代开始生孩子时,这将是一次地狱般的旅程。

全部讨论

2023-03-23 23:31

那再往前大不列颠们还在用童工,12岁还没去搬砖养家就是乐色,不比现在人更有责任感。。。

其实,从心底,我是特别欣赏我家那个帅小伙,虽然中学时一直沉迷于网游。作为华人孩子,中学六年,总是年级的游泳冠军。十五岁开始去麦当劳打工,上大学后在家教中心当老师,平时再做点限量款鞋子买卖,周末去流浪动物中心做义工。现在读研究生二年级,做干细胞大脑修复研究,自己在城里租一套两房公寓和女友一起住。女友的老爸,很喜欢他。

2023-03-24 08:47

我父亲是大学教授,我初中就帮他画图和组装设备。我认为这些经历对我益处很大

佛大,之前跟你聊过我的大娃,那时大娃还在上学,我记得你还挺欣赏他的。

后来六年级第二学期辍学,初一去上了,初二上了一个月又辍学了,这中间最重要的直接因素就是手机游戏,他一直追寻他的电竞梦想(当然可能是自欺欺人)。我努力过尝试过很多办法,最后没法子,今年初我直接送他去一个有电竞专业的技校去了,我知道这不是好方法,我也知道技校学生的素质情况,但总比天天宅在家里,作息起居不规律要强,因为在家里你担心抑郁自闭,还给家庭成员造成无尽的精神压力。未了,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聊以自慰。

我知道佛大也有一个快要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也对亲子教育比较有研究,我把我相关的大娃情况以及日常遇到的网瘾等情况和反思链接起来供你参考,希望对你的研究有帮助,更希望借你的平台找到一些有共同烦恼的家长朋友们交流,为孩子成长寻策。

1)网页链接

2)网页链接
3)网页链接
4)网页链接
5)网页链接
6)网页链接
7)网页链接
8)网页链接
9)网页链接
10)网页链接
11)网页链接
12)网页链接
、、、

2023-03-24 11:27

说TIKTOK这类对青少年没影响,是P话。美国国会问这个没毛病,这东西会把下一代人都废了

2023-03-28 12:34

嗯。。我觉得只是“分层”了吧。。。分层越来越明显,阶层固化越来越明显。欧美就有很多,18,9就做了父母,生一堆孩子,养育不好,孩子们18,9又生了一堆孩子,结果自己30多就做了爷爷奶奶,全家一起吸毒,酗酒什么的。日本也是,很多你说的那种,30,40,甚至50,60终老,都在啃老,不工作,无社交,拿低保,几乎就是一个废人,打游戏,二次元。我们国家我觉得今后也会很多这类的。。。即便没有抖音,没有互联网,没有电子游戏,这个趋势也会形成并且逐渐固化,日本和欧美就是例子。只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加速了我国的这一进程而已。。。

2023-03-23 23:21

芬太尼是真正的鸦片战争,但游戏和短视频是电子鸦片,毒品+电子鸦片,会不会让美国人成为北美病夫?

2023-03-29 07:01

从小开始考,考到研究生,这一代人中的一大半,因为总是在全力以赴,所以自我发现和生活挑战,居然绝大部分只来源于简单的学校教育,结果自然不会太理想

2023-03-23 23:22

我们这里何尝不是呢。

2023-03-28 20:16

教育孩子的苦恼。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