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市场的自然选择:要相信用户会越来越聪明

发布于: 雪球转发:147回复:172喜欢:381

本篇在谈一个投资中很重要的底层逻辑:消费市场在长期只会越来越聪明。

在十几年之前,几个朋友推荐我入股一家手机公司,在调研了解完这家公司后,我内心便有了答案,那是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四处开花的时代,这是一家当地还算有名气的智能手机品牌,内部介绍会上,他们说明了要拓展其他市场并铺货的计划,很多投资人都激动澎湃,照理说这本是一桩不错的生意,有前景有市场有计划,但有一点却使我下了最终的判决书,那就是关于产品本身。

它的定价本身并不便宜,但据我所知,其质量体验方面却甚至不如不及它价位的手机,手机零部件包括核心技术都只能说还过得去,价位高是由于高昂的营销费用所拖累,这一点使我坚决的pass掉它,原因很简单,因为长期的调研经历和底层经验告诉我,消费市场在长期去看一定是越来越聪明的,我相信伟大的消费市场和聪明的人类,而如今再去看当下的手机竞争格局,大浪淘沙,剩无几家,无疑,这就是消费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

而我要谈的这个点,也正是我所悟到的关于投资很重要的底层逻辑,我认为它是投资的真正大道,它让我绕过了很多坑,也帮我选到了很多好企业。

镇上有条街上的驴肉馆开了十几年,这条街上的餐饮店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它却还一直开着,而且生意一直都不错。

有时我路过这条街时,也会这样去想,假如起初这条街上的餐饮店都同时上市,那我会不会选中它呢?我想我起初没有这样的自信,因为我的投资理念中没有加入这个配方,我想我会从这条街的人流量、城市前景,不同餐饮的赛道市场、财报指标等做出分析,我知道我这样做选不到真正的大牛,如今再去回看,我只需要加入“消费市场在长期会越来越聪明”这味配方,就已经走在了正确的方向上。

这条街上的餐饮店我基本上都吃过一遍,很多店我在吃的时候,内心就已经做出了评价,它们的菜品质量、卫生及服务态度等,我都记录在心里,曾有一家牛排馆,开业第一天尤其火爆,三折吃牛排,店内挤满了人,爱人说那牛排真的一般般,价格偏贵,很多人会觉得不值,之后活动期一过,这店便冷清起来,我知道这是伟大的消费市场又在用脚投票了。

而那个驴肉馆是我之前就经常爱去的地方,里面的驴肉水饺量给的很足,即便在肉价高涨的时候也并没有减量,驴肉火烧脆皮筋肉,价格比两条街之外的那家要便宜两块钱,店内服务谦和热情,老板娘跟顾客热情的聊天,在店里待多久都不会觉得有压力,我和朋友喜欢这样的实在和氛围。

后来街上开了一家自助餐厅,价格极其便宜,菜肉品类也很丰富,吸引了一众人过去,照理说这也是很具备竞争优势的一家餐饮店,但我第一次吃完后,闹了几天肚子,以为是吃凉所致,结果不巧的是,又闹了肚子,之后再也没去过,我知道伟大的消费者会用脚投票,淘汰掉那些太过“聪明”的企业,后来这家自助餐厅也在那条街上消失。

应该说,在底层市场,我经历了太多大大小小门店或企业的兴衰,那些靠着营销曾红极一时的企业可能依然不在,那些默默无闻的小店,可能已悄悄不知不觉开了十几年,我愈发感觉到,在消费市场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筛选着形形色色的企业。

我有时会脑补这样一个立体画面,那些吃过自助餐的顾客们,回到家后都不约而同的说道:“这家餐厅不太卫生,下次不去了”,我想这就是消费市场的那只大手,这只大手就是人心,林肯说过一句话,你可以在所有时间里欺骗一部分人,也可以在一段时间里欺骗所有人,但是你不可能在所有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我想这就是对人心最客观的写照。

由此,我在使用评价一个产品时,我会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用户会不会聪明到将它淘汰掉?我如果是用户,我会在什么时候淘汰掉它呢?

十几年之前我曾被营业员推荐过一款htc手机,价格3000多,真心不便宜,使用之后非常失望,用过几个月后就开始出现卡顿发热,售后也没有退货,我在想,那些买过这样手机的人,等下次厂家出新品,他们还会不会去买呢,我想大概不会吧。

后来一次翻到厂家对于推广手机大战略规划的新闻,我在想,假如投资者看了,可能会心潮澎湃,他们看着公司给你描绘的智能手机的宏伟蓝图,但公司有没有想过一点,那就是消费市场并不是一群傻子,尤其长期肯定会越来越聪明,如果真正意识到这点,还能高兴的起来吗?我想这就是商业的底层逻辑,也是投资的底层逻辑。

如今咱们再去看整个手机市场,大浪淘沙只剩有数几家,为何会这样呢?不应该是遍地开花、品牌林立吗?其实这个局面是我所欣慰的,我意识到消费市场变聪明的速度越来越快,要分析这样一个问题,不需要宏观微观一箩筐的分析,其实一句话就能解决:消费市场在长期看是越来越聪明的。

为何呢,首先手机本身就是一个功能性产品,价格合适、好用体验好几乎就是它唯二的标准,体验最好的手机可以获取溢价权,这不难理解,但体验满意的手机却是一箩筐,这个时候价格就成为了很重要的竞争砝码,价格背后考验的是整个零售部件的供应规模优势,以及需求面庞大的网状优势,二者合一可产生商业上的巨大共鸣。

我们都知道,小米的出现让无数的手机厂家倒闭,他们之所以倒闭,说到底是消费者变聪明了,有了更好更便宜的,谁还去选你呢?于是你就被淘汰了,成为了st退市股,但如果我们翻阅他们退市之前的财报,那还漂亮的很,如果你根据这个投资他们就完蛋了,而伟大的投资者会先想这样一个问题:消费者会不会聪明到淘汰掉他们的手机。

这使我想到在学生时期的一朋友,他谈了很多任女友都跟别人跑了,伤心的很,后来终于结了婚,老婆又提出跟其离婚,后来同学聚会上提到此事,我问他你有没有想过原因呢?他说他总算想明白了,只要姑娘不傻都不会选他这样的,因为他有家庭暴力,就这一条已经够了。

由此,其实生活跟投资是相通的,实施决定和行为的最终主体一定是人,而我相信在长期去看,这个社会的大部分人一定是越来越聪明的,这是投资真正的底层逻辑,也是被我们大多数人所忽略的很重要的一点。

前几年,有一商学院请我去录课,我一看他们的报价,惊了一跳,一共十节的投资课卖8888,他们的主讲人是业内的一个知名分析师,我弱弱的说你们这样定价会不会太高了呢?他们说因为是名师,而且课程内都是干货,所以并不高,我于是听了听这价值近万的投资课,听完后我内心一声哀叹,我想这商学院果然是商学院,果然重点是商,就凭这定价,已经违背了商业的底层逻辑,而事实是,这高价投资课不仅销售冷清,而且评价惨淡不已。

不仅是以上,还有很多企业,他们窝在象牙塔里去制定着自己的一切,也不去消费底层市场去调研,探寻消费者内心真正的想法,我想这是他们产品失败的很重要的因子。

消费者的聪明在于他们会用五感综合去判定你的产品跟竞品的差别,这是分析师投资人跟消费者分析产品的最大不同。

同样一个产品一家企业,用户主要是通过体验产品来做出反馈,下次是否还会不会继续复购等,他们用的是立体的五感,而投资人用的却是对企业的财报、赛道、战略等这些分析,所以他们是有错位的,这也是为何很多投资人分析的头头是道,但最终却失败的原因,因为用户用完一次,已经跑光了,你再分析哪些战略又有个什么用呢?

之前有一家中药小企业,在推出自己的新品仿制药之后股价大涨,很多分析师也都在飞快的计算着新品的营收利润,夸赞着它跟竞争药的低价优势,但据我了解,这款仿制药疗效差的很,可能一致性评价都马马虎虎,效果跟价格高出不多的原研药差很多,如果是这样,那增长只能祈祷于用户是傻子这样的前提,这就是违背天道。

过去我也见到过很多的零售超市甚至连锁超市的破产,曾经他们在资本的助推下,一连串开出很多的连锁店,营收也水涨船高,投资者欢心鼓舞,但我们有没有到他们的超市去走走逛逛呢?之前在一家大型超市开业时,进去逛了一遭,发现里面的商品价格都要比周边贵一圈,且其周边三公里也有几个大型商超竞争,以我对当地消费力的理解,我觉得这定价似乎有些小贵,我有些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后来再去时早已更换了门面。

产品及体验的好坏,我们在底层是真的可以去感受出来的,这也是事实,我去过一个繁华地段的沃尔玛,本以为里面东西会买的贵一些,但进去后发现,其价格很感人,品牌产品也有便宜几分,可想而知,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下次会不会考虑再过来买东西呢?

前段时间,我在智库内,精谈了企业文化系列,而一家企业的文化,在底层我们也是可以去感受到的,当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是做有良心的产品,但它却卖的是劣质产品时,我们就知道,它的文化只是宣传的噱头而已。

曾经我在一城市调研时,有一次内急着急找厕所,正巧旁边一中餐厅,看牌子也挺响亮的,于是我就进去之后说明了情况,但得到的答复是:不在本店就餐者不得使用卫生间,我说我之前曾在本店消费过,而且确实内急特殊情况,请求使用一下,但还是被无情拒绝,后来忍着走着几百米去的肯德基,我想在中国的地盘,居然还要跑到外国人开的餐厅里去上厕所,也是够悲剧的。

后来跟不少朋友一聊,在他们的心智中,在城市找厕所或者累了坐一坐,只要是肯德基麦当劳等,他们都会大摇大摆的进去,但一些中餐馆,可能就不会,我想这就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吧。

有人会说,谈企业文化这些会不会过于缥缈了一些,不就是一个厕所问题吗,何至于跟投资扯上关系,具体说,这是由小事所体现出来的企业价值观问题,可想而知,一个格局如此之小的企业,我又怎么相信它有利润之上的追求呢,事实上,消费者是用立体五感去感受产品和服务的,这些一个个细节都融入进用户的最终决策下。

由此,这就是我所谈的一个核心观点,那就是我们千万不要忽略只会越来越聪明的人心,我们之所以去调研,就是用自己这颗再正常不过的人心,去替其他用户感受一下产品优劣,感受人心向背。

所谓竞争优势,它本身就是建立在消费者越来越聪明这样一个基础条件之上的,比如文化优势、价格优势、质量优势等,这种市场的竞争性倾斜有时是长期递进的,有时是快刀斩麻式短期飞进,消费市场的长期越发聪明,导致了用户在消费市场中的主动筛选,这是消费市场在底层的自然进化,它以用户的智能选择为方式,最终筛选出那个最优解。

应该说这样一个感受在我读生物学进化论时,要更加强烈,人类是不是自然进化选择的结果先不去论说,但在如今的商业市场,的确是伟大聪明的人类去从底层筛选用脚投票的结果,在底层市场,有无数个人心在对产品用行为投票,而我们也是其中的投票者之一,我能深刻感受到进化论思维对于我理解底层市场的加持,这种通悟感无以言说,对古代先贤的感谢更无以言表。

有时我走在大街上,看到飞驰而过的汽车,我不禁感叹曾经辉煌一时的黄包车和马车,如今在马路上已经看不到它们的身影,路边也没有了公话和电报厅,甚至也没有了卖早报的刊厅,没有了街角的修鞋匠、自行车修理处,越来越多的出租车挂上了新能源绿牌……这难道不是伟大的人类智能选择的结果吗?

根据历史经验,长期越来越聪明的消费者,会选择那个最具竞争优势的产品,然后重复使用、反复消费,直到出现另一个更优解把它取代,所以,紧盯底层市场也是投资中所修筑的安全边际,它让我们提早去发现一些异常的信号,进而先于别人买入或撤退。

所以,我过去很多笔的投资标的,都是基于对其产品的衡量以及该智慧的加持,因为我相信人类迟早会聪明到来选择它,比如对同仁堂的投资,我之前身体不舒服时,也经常吃一些中药,但是我发现在同类的中药丸中,用同仁堂的跟其他品牌的就是很不一样,比如大活络丸,其他品牌很少有像同仁堂这样的道地药材和实打实的大丸,几丸吃下去的确很管用,而且它的价格还比较良心,而我使用的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则明显感觉有差距,我正是相信消费市场的聪明,所以才会选择投资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

同理,对于投资者而言,长期肯定也是越来越聪明的,只不过走的快慢而已,可以非常肯定的是,在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将认知和逻辑看成是投资中最重要的法宝,这一定是一个大的趋势,因为我能明显感受到,那些依靠投机和抄作业过来的人,在经历亏损打击之后,会逐渐的聪明起来,他们会迟早知道,只有逻辑和认知才是真正持续提升自己的东西,至于抄作业刷帖子,哪怕抄到10倍,没有逻辑认知作为支撑,迟早会回到原点,这也是一种常态。

而我之前之所以公开个人的买卖记录,其实也有这样的因素,那就是想用自己的一部分小小的成绩去证明一点:逻辑和认知并非只是一嘴空说,而是它确实是真正有用的东西,历史会纠正那些公认的错误的“正确”,这一切都是围绕逻辑和认知真相而来,它要比咱们所相信的小道消息,老鼠仓,专家观点等要更靠谱,同时也呼吁咱们做投资千万不要绕开这样一个核心,我个人做投资,不靠小道消息,不靠庄家,不靠各路专家,只靠自己的认知和逻辑,事实上,我们不断的学习思考这些东西,真的可以捕捉一些确定性的盈利,因为我们学习思考的多了,就会领悟到别人所看不到的机会。

所以有时我跟别人分享我的看法,有些朋友就是听不懂或者不认可,其实我都能理解,我对自己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在完善系统认知和打通底层逻辑之前,不要去想着能明白别人的看法,一句话,你达不到一定的认知,就不会激发出那样的领悟、观点、灵感,认知不够,领悟不透。

这个道理也是生活告诉我的,之前有时候我会针对一些朋友的事情发表看法,后来仔细反思之后开始醒悟,如果你都了解别人的经历和事情的来龙去脉,那你所谓的看法又有什么意义呢,想透了这一点,也同时惊醒了对认知的领悟,我发现一个再现实不过的问题,那就是你脑子里装的认知养料不一样时,你的看法是不一样的,这就如同我们对一个人了解的程度不同所做出的评价也不会一样,是一个道理,能觉察到这点,是不容易的。

拿套利账户来说,个人每笔买卖操作都即时公开记录,大家也都能看的到,如今一年已到10倍,这也就是一年的时间,对此,我如果是一个看客,或许也会说:怎么可能?骗子吧,是的没错,它虽说不可能,但却也是一个事实,大家一路跟踪见证过来的事实。

但有一点必须要说,这其中有一定成分是运气而已,市场先生心情好,今年赏饭吃,可能明后年就不会有这好事了,还可能亏损呢,所以我不想就此收益向外推,因为在逻辑上也是不可能的。

但同时在另外一面,这十倍之中必然也有认知逻辑的功劳,它证明了一点,我们在投资市场,不需要看谁的脸色行事,也不需要看谁的心情来买卖,我们只需要信仰逻辑和认知,我们的观点是正确的,不是因为别人说我们是正确的,而是我们的逻辑认知是正确的,这一切都是我们建立逻辑认知的结果,这才是我们投资者应该毕生所追求的。

我们拥有了完善的认知逻辑,在市场先生给到密集的机会时,我们才会自信的挥杆收获,大赚一笔,当然,在市场先生心情不好时,我们可能几年都摘不了一个果子,我们只需要做人该做的事,然后等待老天降下的机会,不越界焦虑,不跨界操心,如此才能进入投资中的良性循环。

由此,我将个人在投资中的所有收益都归功于对认知逻辑的建立,这也是我打造智库精品课的原因,这也是真正对投资者有益的东西,因为我坚信,真正对投资者有用的,不是别人的荐股,不是别人的代客理财,不是大资本的买入持仓,这些都不是,而是对系统的认知和底层逻辑的夯实,这是一个我们需要持续学习和思考才能悟得的果实,如果我们真正这么去做了,那就有可能会悟到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那才是属于我们的踏实机会。

如今的投资不亚于古代的战争,都是跟“身家性命”相关的领域,无数人因为走错了方向而将一个家庭几十年的心血都付之一炬,这已然不是什么新闻,所以我深深觉得,投资本身也需要教化、教育,我也是其中的受益者,当然,每个被验证过的理念都值得去传播和分享,如果有人因为一个正确的理念而改变了自己的投资方向,那就是善莫大焉,它影响的可能是一个家庭,如此去想,分享正确的投资观也是在实现一种社会价值,几十年之后,一切都会随风而逝,唯有无形的知识价值可以传世,如此去看,它比投资收益本身要更具普世价值,这也是芒格智慧所带给我的深刻启示(首发公号 伯庸智库) @今日话题    $ST舍得(SH600702)$    $牧原股份(SZ002714)$   $同仁堂(SH600085)$  

打通底层投资逻辑,打牢系统认知,尽在个人长期精心打造的智库精品。

精彩讨论

伊曼卡斯2021-03-30 16:28

不管将来我赚了多少,伯庸智库永远是我最成功的一笔投资

33个小钻风2021-03-30 17:20

吴老师,读到最后一段不禁让我想哭,我今年31岁,大学就读于上海,毕业以后回到大理老家从事建筑业,因为一直认为自己对商业感兴趣而做股票,有赚也有亏,有莫名的惊喜也有莫名的悲伤,彷徨犹豫过,学习您的精品课以后才让我有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圈层面和人性层面,说实话,真心感激,祝吴老师和家人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相信就会成功2021-03-30 16:47

前段时间那些疯子。在加仓这个傻缺的带领下。到处乱咬人。居然举报吴老师。真是瞎了狗眼。吴伯庸老师是雪球为数不多的,真正用心的传道者。真的是不服不行。

用户40149806042021-03-30 16:29

今年29岁,炒股2年,经历过几次大的回撤,悟出一个道理,要诚实,对面对欲望要诚实,面对恐惧要诚实,面对自己的真实水平要诚实,面对是非判断要诚实,还有这个年纪不是炒股的年纪,因为认知不够,这个年纪需要拼搏,需要学习,需要积淀,投资自己,才是最大的投资。

有杯咖啡2021-03-30 16:50

每次看你的文章,都能感受到智慧的光芒。真好,谢谢。

全部讨论

不管将来我赚了多少,伯庸智库永远是我最成功的一笔投资

2021-03-30 17:20

吴老师,读到最后一段不禁让我想哭,我今年31岁,大学就读于上海,毕业以后回到大理老家从事建筑业,因为一直认为自己对商业感兴趣而做股票,有赚也有亏,有莫名的惊喜也有莫名的悲伤,彷徨犹豫过,学习您的精品课以后才让我有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圈层面和人性层面,说实话,真心感激,祝吴老师和家人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2021-03-30 16:47

前段时间那些疯子。在加仓这个傻缺的带领下。到处乱咬人。居然举报吴老师。真是瞎了狗眼。吴伯庸老师是雪球为数不多的,真正用心的传道者。真的是不服不行。

2021-03-30 16:29

今年29岁,炒股2年,经历过几次大的回撤,悟出一个道理,要诚实,对面对欲望要诚实,面对恐惧要诚实,面对自己的真实水平要诚实,面对是非判断要诚实,还有这个年纪不是炒股的年纪,因为认知不够,这个年纪需要拼搏,需要学习,需要积淀,投资自己,才是最大的投资。

2021-03-30 16:50

每次看你的文章,都能感受到智慧的光芒。真好,谢谢。

还有很多企业 , 他们窝在象牙塔里去制定着自己的一切 , 也不去消费底层市场去调研 , 探寻消费者内心真正的想法 , 我想这是他们产品失败的很重要的因子 。 作者:吴伯庸

这里在引申说一下“舍得”地名字。
中高端白酒属于典型的场景性消费,需要突出“高端”“尊贵”的特点。
茅台、五粮液已经是多年最高端的酒,人人皆知,当然不需要在名字中体现。
所以一些新创立的品牌都是尽量往“尊贵”上靠,
例如,国窖、国台、钓鱼台是往“国”上靠,国家级体现客人身份尊贵。
内参、摘要是往“重要感”上靠,重要的客人。
“舍得”没有体现这种“尊贵”,还带有“给你讲道理、说教”的意思。
高端场景,买酒的都是请客方,给被请的客人讲大道理,肯定是花钱找不痛快的。
消费者是聪明的,消费者花钱买酒去请客,名字不体现“尊贵”,还给上级“讲道理”。

2021-04-03 08:11

为什么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事,要写成长篇大论

2021-03-30 17:05

吴老师才是大师。

2021-03-30 16:21

昨天刚在公众号看完,真好

2021-03-30 23:14

曾经我在一城市调研时,有一次内急着急找厕所,正巧旁边一中餐厅,看牌子也挺响亮的,于是我就进去之后说明了情况,但得到的答复是:不在本店就餐者不得使用卫生间,我说我之前曾在本店消费过,而且确实内急特殊情况,请求使用一下,但还是被无情拒绝,后来忍着走着几百米去的肯德基,我想在中国的地盘,居然还要跑到外国人开的餐厅里去上厕所,也是够悲剧的。
后来跟不少朋友一聊,在他们的心智中,在城市找厕所或者累了坐一坐,只要是肯德基麦当劳等,他们都会大摇大摆的进去,但一些中餐馆,可能就不会,我想这就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吧。
有人会说,谈企业文化这些会不会过于缥缈了一些,不就是一个厕所问题吗,何至于跟投资扯上关系,具体说,这是由小事所体现出来的企业价值观问题,可想而知,一个格局如此之小的企业,我又怎么相信它有利润之上的追求呢,事实上,消费者是用立体五感去感受产品和服务的,这些一个个细节都融入进用户的最终决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