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靠谱的“弱者之道”:散户如何胜出

发布于: 雪球转发:221回复:156喜欢:591

在如今的诸多投资书籍中,有很多关于小白投资的书,名字起的也是很炸眼,似乎一本书就可以解决小白的投资问题,但真正对于小白有用的思维的确不多,这个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作为股市中的弱者,如何生存的问题,更直接点说,什么才是靠谱的弱者之道。

要搞清这个问题,必须清楚弱者到底弱在哪里,事实上,弱者的弱点有很多,但最终可以汇聚为一句话,缺乏靠谱的商业智慧以及对公司客观的立体分析,这是最大的弱点。

那么真正的弱者之道,事实上就有两种:

1.解决这个弱点,从弱者升级为强者,弱者之道升级为强者之道

2.绕过这个弱点。

第一点很容易理解,就是“哪里不会点哪里”,咱们这里主要说第二种,就是绕过这个弱点,芒格说过一句话,他说如果我知道自己死在哪,那我永远都不会去那,在这里也是同理,弱者既然有巨大的弱点,那就不要到自己降不住的“弱点圈”去,很多人明明理解不了公司,这是他的弱点,但还总是愿意买类似的公司,这恰恰成为了弱者的作死之道。

由此,真正靠谱的弱者之道是要首先避开自己的弱点,这是理解弱者之道的根本。

从投资的难易层次度来说,最难的也应该是最后一步投资的就是公司,尤其是集中投资,其次是细分行业,以及宏观经济指数。

而咱们会发现,股市中的很多弱者,一上来就进入了这个最难的层次圈,这就是典型的没有避开自己的弱点区,直接化身为炮灰冲进火海,这么说难免有些直接,但事实上就是这样的。

但弱者也有优势区,我这里所推荐或分享的靠谱的弱者之道,就是利用有限的优势区去做与之匹配的事。

所谓匹配,就是要有自知之明,很多弱者虽然弱,但却很贪婪高收益,这就是不匹配,这里我首先推荐的一种弱者思维就是“行业合围”,打歼灭战。

先吃盘缠炒栗子,假如有ab两个球队在进行总决赛,这里需要押注胜负,赌注是5千,如果你买对了,会赢1.2万,输了会输5千,试问你会怎么办呢?

咱们可以猜测到,有一部分人会跟着某评论员的推荐买入,有一部分人自己通过对球队的理解去判断,但是,如果你对球队都不懂呢?试问什么样的操作才是适合你的呢?

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赤裸裸的弱者,对球队什么不懂,那么这个时候如何执行“弱者思维”呢?

好了,按照以上所说的,立足优势区,试问你的优势区是什么,也就是你确定知道的东西,那就是,你虽然你是一个弱者,但是你知道,这两个球队,肯定有一个是要赢的,这是绝对跑不了的。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针对这个确定性认知,执行与之匹配的操作,什么操作呢?既然肯定有一个是要赢的,那就计算一下如果都买,会不会赚钱,如果会赚钱,那就二者同时买入。

所以,你花1万同时买入两边赢,结果就是你可以赚2千,这就是与之匹配的操作,而什么叫不匹配呢?不匹配就是自己明明不了解球队,却还是单买一只,结果就是你可能都亏光,或者赌对了大赚,无疑,真正的强者实现大赚是有可能的,但是,咱们既然是弱者,就不要去羡慕他们,他们有他们的收益,我们依然也有不错的收益,只要做匹配的事,我们的收益就是健康持续的。

当然,以上的赌注胜负规则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这样,人人就都可以闭着眼赚钱了,这就是芒格所说的“标错赔率的马”,我要说的是,虽然以上这种情况不存在或行不通,但股市却提供了这样一些“标错赔率的马”。

我记得在十几年之前跟一个市场调查员有过一次对话,他对未来的空调市场非常看好,他非常确定在未来,空调一定会成为每个家庭的标配,那将会是一个几千亿级别的大市场,因为他感受到了这个东西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和吸引力。

我当时问他是否买了相关股票,他说买了春兰电器,而且他还告诉我,他也不知道哪家企业会最终胜出,但就是觉得春兰还挺不错的,他也是决定长期持有,如今再看,春兰股份相对20年之前可以说是一种价值毁灭。

我们不禁去想,他当初的看法错了吗?没有错,如今确实是空调成为了家庭的标配,但既然他那么有眼光,为何十几年过去,他并没有在这上面赚到钱呢?很简单,因为他并没有做与之匹配的事。

他是一个强者,强到可以很确定未来的某些事情会发生,同时,他也是一个弱者,因为他并不知道谁会胜出,但最终他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他没有做与之匹配的事。

由此,还是我以上所谈的那点,真正靠谱的弱者之道是首先要避开自己的弱点区,而用自己的优势认知去做与之匹配的事。

咱们也可以看到,他并没有做跟自己的优势认知区相匹配的事,转而一头扎进自己的弱势区,那就是在自己无法判定胜出者的能力下,去选择了可能的胜出者。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按照与之匹配的原则,那么他应该怎么做呢?很简单:买入整个行业的前十大龙头,因为要知道,按照他的预演,未来可是几千亿级别的市场,而当时前十加起来才多少市值呢,也就几百亿,前十大龙头不定期轮番调动,谁也跑不了,这事实上跟我前期课程内所谈的一揽子买入法则是一样的。

说白了,越难的认知,越是属于强者的肉,而咱们弱者虽然拥有不了那么高强的认知与商业智慧,但是,我们却像最初案例中的那个弱者一样,起码知道两只球队总有一个能赢这样的认知,我们再弱再傻,这样的认知总还是有的吧,而弱者之道就是在标错赔率的马上面,去执行与之匹配的操作,做与之匹配的事。

何为标错赔率呢?像最初的赌球案例,两个都买是闭着眼赚2千,这就是标错了赔率,还有上面这个案例,未来行业如果是几千亿级别的市场,那最初前十的几百亿就是标错的赔率。

何为与之匹配的操作呢,就是做符合你优势认知的事,那就是他应该买入整个行业,而非单个企业。

所以,永远不要小瞧常识的力量,弱者的认知同样可以撬动不错的收益,在底层调研中,我更能够体会这种弱者思维的厉害之处。

就像前期我谈过的,在十几年之前,有个朋友很确定的说未来的汽车会越来越多,所以对石油的消耗量会越来越多,于是他买入了中国石油……这就背离了弱者之道,如果你在十几年买入前十大龙头车企呢?

还有新能源汽车,在几年之前,我听不少朋友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在未来新能源一定会代替燃油车,因为新能源优势简直太多了,要知道这个市场可是几万亿级别的,但是他们对哪家车企会胜出也不太确定,说实话这个难度太大了,但是我看到他们很多人却单买了某一只他们看好的相关股票,比如北汽、上汽比亚迪等,先不说最后的结果会怎样,但起码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们脱离了“弱者思维”。

而必须要坦白,在这点上面,起初我的性格里面也是存在很大偏见的,那就是我对这种一揽子买入某类行业的行为特别瞧不上,以为这不叫做投资,更无法获取超额收益,所以,必须要捋出个一二三来才可以,像酱油、养猪股、机场、白酒、电器等行业,我也并没有采取一揽子买入,而是必须要找出那个真正的老大才可以。

像最初我看好高端白酒,事实上并不需要非要找出那个真正的老大,直接一揽子买入高端候选就可以了,收益也不会少多少,由此,这也耗费了我很多的精力,后来也逐渐认识到这点。

前期也正是由于我性格上的这个“偏见”,由此也错失了很多机会,比如我看好整个电器市场,包括空调、洗衣机、热水器、扫地机器人、小电器等,但由于精力有限,加上“性格偏见”,导致我在没有精力选出龙头之前,没有退而求其次,以弱者之道来执行。

典型的是错过新能源这条大鱼,我如果早点想通这个问题,想必还是可以捞到一点肉的,当时一心扑进比亚迪特斯拉及其他车企的差异化研究,非要n选一,结果没研究透,一个也没上车,最后连毛也没捞着。

但是如果立足弱者之道,这事就好办了,直接匹配优势认知,一揽子买入动态前十,平均下来如今也有个一两倍,不至于毛都没捞着。

这种“弱者之道”,可以应用于咱们各个细分的行业,它的底层逻辑在于让投资行为匹配优势认知,而为什么要称它为“弱者之道”呢?因为这是立足于非专业人士的一套打法。

要清楚一点,咱们很多人并不都是立体分析公司的高手,比如说我问你未来哪家白酒企业会是次高端龙头,你可能就不是很确定,这是强者的菜,而弱者就不需要非要把它搞懂,它只需要知道次高端阵营就足以,龙头肯定出在里面,所以,在能力圈难度上,弱者要更低,但如果真正执行弱者之道,最终获取的收益也不会比强者少多少。

由此,强者需要在行业里挑出那个可能的胜出者,但弱者只需要知道未来行业会不会扩容,前几大龙头能不能独霸大部分市场等,对此,《穷查理宝典》中也有精辟的谈到:我们赚钱靠的是记住浅显的,而不是掌握深奥的。这句话放在这,有木有觉得很应景。

过去的精力一直在告诉我这个道理的重要性,也证明了弱者之道的可行性,十几年前,也跟朋友讨论过谁会是未来常温奶的巨头,是光明、伊利还是蒙牛?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或者说对于能否让我们赚大钱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是否确定未来是常温奶的天下,如果确定,那一揽子买入前五,到如今也是各种跑赢指数及其他的,而有些弱者则是单恋一枝花,无疑,这也是违背“弱者之道”的。

有朋友可能会觉得,我说了那么多无非是想谈“一揽子买入思维”,但凡这想,就狭隘了,它只是“弱者之道”的一个分支而已,我们只要拥有了这样一个理念,我们的很多认知都会有对应的变现操作。

比如,很多人在买入标准跟买入机会上存在一个矛盾,也就是说当时买,怕高,不买,怕错失大牛,怎么办呢?就是采取“弱者之道”,先买入预定仓位的10%,如果涨自然怎么都不亏,如果跌下来,那正好分批加仓,这样我们既不会因此错过大牛,也同样在部分仓位上吃到了适量的肉。

而真正的强者可能都属于两个极端,一种是必须等到买点,一种是逆风飞扬,用强大的商业智慧去降服,但无疑,弱者吃到的肉虽然不多,但却也是无比踏实的。

有的人则是什么都不懂,但是知道打新肯定能赚,即便这样,也有可行之道,于是匹配优势认知,筹备大资金多账户打新,一年下来也是跑赢利息。

我一个朋友在可转债上面,将弱者之道玩的是风生水起,那就是一揽子买入所有100面值以下的可转债,这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他也不知道哪个能起来,但是他知道一点,以咱们国内的可转债发行条件及可转债规则,一定只有很少比例股票会一直停留在面值以下,破产的比例更是小的很,知道这点就够了。

还有些朋友在十年之前电商初期之时,就预料到快递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繁荣,事实上,如果一揽子买入前十大快递,那到现在也是不少的收益,谁胜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确定整个行业是扩容的,而如果看一下很多行业规模的话,你会发现几乎80%以上的行业都在扩容,这是国运这艘大船所直接带动的,也是最好的弱者之道的施展之处。

还有些朋友在扫地机器人上面进行行业合围,这无疑都是靠谱的弱者之道,包括外卖之战的合围等,本篇所谈的弱者之道有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我们要在最基本的行业扩容定性方面有一个非常确定的观点,就像很多人之前所预判的那样:

未来的汽车会越来越多;

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会越来越多;

未来的常温奶是一个大趋势;

未来的家用大电器会成为标配;

未来的手机会成为必需;

未来的高端酱油会成为趋势;

未来的外卖、快递会成为大趋势;

……

这里也要强调一点,即便是弱者之道,也要在标错赔率的标的上下注,比如像最初赌球那个案例,如果赢者赚1万,那就无法施展弱者之道了,像一揽子买入面值以下可转债就是典型的弱者之道,将操作立足于自己的优势认知区,亦或是一揽子买入标的超过了整个行业体量,这都不算标错赔率。

这里咱们也可以加入“历史思维”,尤其是楚汉之争这段历史,刘邦就是典型的弱者取胜之道,项羽无疑是强者,巨鹿之战以少胜多灭秦,在整个拉锯战之中,项羽以少胜多的案例有太多,但刘邦知道是弱者,所以,即便在兵力相当之时,也并没有跟其决战,而是等到最后兵力倾斜之时,以绝对的优势数量在垓下合围。

可以看出,弱者打的是以多胜少合围战,但不可否认,强者的以少胜多被咱们历史所铭记,这种英雄主义无形中也误导了太多人,而事实上,历史的大概率是以多胜少。

咱们国共相争之时,弱小的红军最初也是靠着打歼灭合围战战略,以弱胜出。

而在赌场上,很多人依靠着强大的资金,不断的以翻倍的筹码在同一个赌注压下去,这在本质上也是弱者之道。同理,分批加仓也是一种战略上的合围。

不仅如此,很多大型的资本也都在施展“弱者之道”,包括老巴在内,也是一揽子买入医药、航空、银行,咱们也可以看到,他们很多大型资本,一买几乎都是一揽子。

比如电商一揽子都买,教育在线也是一揽子,高端白酒也是一揽子,医药也是一揽子,新能源也是一揽子……而咱们在抄作业时,如果不知道他们的策略而挑着抄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掉进陷阱,人家是一揽子弱者之道,abcd都买,你这抄作业的反倒要充当强者,只抄了a,那结果就悲催了。

本篇最核心的目的,首先就是让咱们意识到一点,那就是弱者之道是可行的、靠谱的,其次是打通弱者之道的底层逻辑,真正拥有靠谱的“弱者思维”。

所谓弱者之道就是承认自己的弱势区,在此认知战略上开启与之匹配的执行操作,由此,我们在遇到各种机会时,首先问自己一句话,我的认知优势区在哪里,弱势认知区又在哪,然后针对优势认知区匹配相应的操作,如此才是真正的弱者之道(语音版在喜马拉雅)。 @今日话题    $ST舍得(SH600702)$   $汤臣倍健(SZ300146)$   $牧原股份(SZ002714)$   

打通底层投资逻辑,构筑认知护城河,尽在伯庸智库精品(公号 伯庸智库)。

全部讨论

2020-12-10 21:15

,讲述得真精彩,先前吴总讲述这个理念,没怎么懂,今天让人对这种思维模式,理解更进一小步。 这前进一小步的理解,若不被人点拨一下,还真是难以转变,太难了。想起提弱者体系的那个大神说,越大的资金越能玩得起弱者体系。
想必现在粗浅的理解,就是资金量大,能一揽子分散买入很多行业,这样每个行业的机会都能均沾。反之,对于小散的几万块,想购买一个行业都费劲,更别提多个行业多个公司,进行合而围之。难!
再瞎猜测一下,想起18年很多人觉得弱者大神对顺鑫翻倍,是神来之笔。但按照吴总的指点,可推测那时也许大神不仅仅搞了二锅头,应该也一揽子拥有前五或更多的白酒。其资金量大,也许是对白酒整体下注,也由于二锅头体量问题被显示出前十大流通。前期其整体切入摄像头,也是几个一起下手的,这叫合而围之。
由此,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只是抄一小点作业,可能就会很惨。坚定自己的判断和策略才行,哪怕是小钱户!

2020-12-11 07:59

弱者思维就是先追求高胜率,而不是先苛求高赔率。

2020-12-11 00:59

林园说过,赚钱靠行业,个股是运气,这就是弱者之道。

2020-12-11 18:36

弱者的弱点有很多,但最终可以汇聚为一句话,缺乏靠谱的商业智慧以及对公司客观的立体分析,这是最大的弱点。

那么真正的弱者之道,事实上就有两种:

1.解决这个弱点,从弱者升级为强者,弱者之道升级为强者之道

2.绕过这个弱点。


第一点很容易理解,就是“哪里不会点哪里”,咱们这里主要说第二种,就是绕过这个弱点,芒格说过一句话,他说如果我知道自己死在哪,那我永远都不会去那,在这里也是同理,弱者既然有巨大的弱点,那就不要到自己降不住的“弱点圈”去,很多人明明理解不了公司,这是他的弱点,但还总是愿意买类似的公司,这恰恰成为了弱者的作死之道。

由此,真正靠谱的弱者之道是要首先避开自己的弱点,这是理解弱者之道的根本。

2020-12-10 19:56

模糊掉细节,抓住主线,常识性投资,俗称模糊的正确。

2020-12-10 22:23

最早接触猪周期时,一揽子买入多只养猪股,当时由于研究不清楚差异,这其实就是一种弱者思维并且匹配了当时的能力。而随着深入研究之后只选择牧原就变成强者思维了,这同样也是匹配了目前的能力。弱者和强者不冲突,是可以转换的。$牧原股份(SZ002714)$

2020-12-10 20:31

吴老师太厉害了,我这种初级学生学习智库压力很大

2020-12-11 14:40

说的真好,那我们小散户是不是直接买单行业基金更好

2020-12-10 20:14

买etf

2020-12-10 23:36

吴老师的文章,对构建投资的底层逻辑,帮助极大。看好一个行业,选择一只股票ALL IN,这种操作最常见。不经意间,偏离行业确定性,孤注一掷,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