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看待利润下滑:利润跟护城河的背离

发布于: 雪球转发:57回复:62喜欢:170

本篇咱们继续参悟《穷查理宝典》,在这本中,有时一句话,背后折射出的就是一种伟大的投资思维,咱们继续解读一句话。

每次利润下跌,人们通常都会恐慌性的钻进利空窝里,在恐惧的发酵下下车,但也有一部分像老巴这样的人,却会在利润下跌之时选择加仓,这个时候事实上我们就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利润下跌之时,我们到底要根据什么选择加仓或撤出呢?对此,在穷查理宝典中,老巴说过的一句话,我想可以给我们指引方向。

本篇咱们就来解读这句话,老巴是这么说的:

让我们来把护城河、保持它的宽度和保持它不被跨越作为一个伟大企业的首要标准。我们告诉我们的经理,我们想要护城河每年变宽。那并不意味着今年的利润将会比去年的多,因为有时候这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护城河每年都变宽,企业的经营将会非常好。当我们看到的是一条很狭窄的护城河——那就太危险了。我们不知道如何评估那种情况,因此,我们就不考虑它了。我们认为我们所有的生意——或者大部分生意——都有挖得很深的护城河。我们认为那些经理正在加宽它们。对此,芒格表示完全认同。

咱们可以看到,老巴对于伟大公司的标准依然聚焦在护城河是否加固上面,事实上,这句话也表达了老巴对于利润下滑的态度,相对利润的下滑,他更在乎和关注护城河是否在加固,而且咱们也可以继续将他的话解读为:护城河的加固并不意味着利润同时就是增长的,哪怕利润阶段性是下滑的,只要护城河在加固,那么就可以选择加仓或继续持有。

这事实上给我们指出了在利润下滑期间,我们需要把焦点放在哪,这是非常实用的思维方法论。

由此,当我们所持有的公司利润下滑时,我们先不要着急恐慌恐惧,先对自己说这么一句话:先别着急恐慌,如果是老巴,他会怎么办呢,先看看公司的护城河是否加固,如果再加固,那就不用担心。

这个观点我是无比认同,而且我也有很深的体会和应用,还记得分众在利润下滑期间,我也写过一篇文章,很清晰的指出分众的电梯扩张是一种护城河的加固,由此,不必过于纠结于短期的利润波动,并且在智库精品内,在其深度下跌期间,给到了千亿估值,基本的逻辑思维就在这里。

而要真正打通这一点,还真少不了底层商业经历作为加持,在这里,我分享下个人打通这个逻辑所受用的一些有效思考养料。

很久之前,朋友在镇上开了家模具店,有一次跟我借钱,说要用来更新系统和增加设备,他告诉我前几年之前,生意做的很不错,用户越来越可多,但同时有很多用户也提出了新的产品要求,鉴于此,所以它就开始投入费用更新系统,近几年的利润也是一路下滑,问我要不要投一部分入股,我当时一听这公司好几年利润下滑,以为走下坡路,于是就没有入股,而是把钱借给了他,一年后很快就还了我,几年之后,当他告诉我一年赚了多少钱时,我当时有些后悔,但仅仅是马后炮反应式的一种心情,当时并没有一套成熟的逻辑思维将这件事反思清楚。

而如今再回看,用上老巴的这套思维,思路无比清晰通透,当时我也是被利润下滑所吓住,由此开始想当然认为公司不行了,这是恐惧引发的“想象性”观点,这就是人性,可想而知,当时我并没有这套思维,所以被吓住也是情理之中。

但现在再去看,人家的利润下滑是因为系统更新增加所导致,而更新系统之后,它的产品竞争力会越来越强,当时镇上也只有他有这一套系统,所以,它的护城河无疑在加固,之后的事也看到了,人家赚到了更多的利润,所以,当时我如果盯着护城河有没有加固,而不是下滑的利润数字,我想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局,我将这种利润下滑而护城河在不断加固的现象,称之为利润与护城河的背离。

关于如何这种背离,我还有很多过去思考时所用到的养料,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当年在经营白酒公司时,也有几个年份是利润下滑的,但我却对此充满信心,并没有因为利润数字的下滑而悲观,因为当时公司为了发行更长年份的酒,以及增加窖池数量,还有在品牌升级方面的推广,可以说花费了不少银子,销量也下滑,但是我清楚,这种动作是为了之后跳的更高而做出的准备,并不是说利润数字下滑就意味着不行了,所以,当我们真正置身生意之中的时候,就会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个道理。

有句话说得好啊,屁股决定脑袋,它的背后含义就是角色影响看法,格雷厄姆给我们最大的贡献就是让我们把股票真正当成公司和生意去看待,而不是简单的股票而已,这句话都能够理解,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

而我非常清楚,当我们把股票当成“股票”之时,就很容易受到利润下滑的恐慌,而我们把它当成生意之时,我们会不自觉的去进入了护城河的本质,但是我们很多股民没有商业阅历,所以就很容易不自觉走入这种思维,正因如此,格雷厄姆才强行给股民带上这样一副眼镜。

这样的案例有很多,比如你为了店内服务环境的升级,需要装修并培训三个月,这样肯定也是影响利润的事,但护城河有没有加固呢?这都是最底层最容易理解的案例。

亦或是老公为了给老婆准备她最喜欢的礼物,特意去了远方的某个城市,在此期间的代价就是,因为两地分居,他们会闹一些小矛盾,但这种短期“感情的淡化”,在不久之后,就会转化为更浓烈的感情。

我们拥有了这样一套思维之后,就可以把它植入到对公司的分析中,你会发现,拥有了这套思维,我们对待企业的看法也会大不相同,如果将利润跟护城河的背离翻译的更直白一点,那就是企业为了加固护城河,而导致利润下滑,注意,一定是企业为了加固护城河而导致的利润下滑,并不是因为其他原因导致利润下滑,这点不难理解。

由此,我对此也进行了分类:

1.花钱扩建“复制固有模式”的产能

关于什么是“复制固有模式”,我在智库精品中也专门谈过一节,大概意思就是只要被证明过的成功概率很高的模式,那么一再去复制,无疑也是大概率的成功,比如爱尔眼科的连锁复制,绝味的加盟数量增加,只要这个模式被证明是正确可行的。

比如1000家都证明了这种加盟模式的成立性,那么你2000家,5000家的数量扩增那也是大概率的成立,由此,基于这点所付出的费用投入,就是对护城河的加固。

还比如上海机场为了扩建后面的几期,也是花费了大量的银子,也会影响到利润啊,但我们如果把焦点放在护城河上,你会发现有没有加固呢?有没有提升整个机场的运营效率和乘客的容纳量呢?

还有好市多沃尔玛,它们模式被证明成功之后的扩张,它们的扩张肯定是要花钱的,也会影响利润数字,可能扩的越多,花的越多,利润越少,如果你单纯的根据利润下滑选择卖出那可就大错特错,但如果你站在护城河的角度去看待它,你会发现你应该做出相反的动作,因为随着规模越来越大,它的成本优势就会越明显,跟竞争对手的差距就会越大,这难道不是护城河的加固吗?

还有迪士尼对场内游乐设施的增建,也会花费大量的银子,如果你盯着银子的流出,可能你会卖出,但可以想象一下,这种更好玩的游乐设施会不会吸引更多的儿童来玩呢?小孩子会不会相对其他游乐设施更喜欢这里呢?上节咱们也说过芒格的“取胜系统”,近乎荒谬的变量通常是取胜的关键,对于儿童来说,最大的变量是什么呢?当然是体验,所以在体验这个变量上做到极致,那通常不是一件坏事,换句话说,把钱花在这,是无比正确的。

2.在滚动内在雪球或技术上的迭代投入。

如果你投资了一家手机公司,并看好手机的长期大市场,试问你最希望它朝什么方向发展呢?如果是我,我会希望它朝着成为体验最好手机的方向进军,如果他的质量还可以,但距离老大也有一定距离,那我希望它把重心放在对手机体验的技术迭代上面,可能短期会多花很多钱,但是我知道,这是它唯一可以存活的方式。

而有些公司,有钱之后把钱都拼命地放在做广告上面,可能短期销量也会很不错,利润会增长,但是我不会选择这样的公司,因为几年之后,那个选择迭代技术体验的公司会比它更好过,由此,我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选择那个利润下滑的公司,而放弃那个利润上涨的公司,这种利润上涨伴随的是护城河的削弱,这就是利润跟护城河之间的反向背离。

而对于苹果公司,如果它持续把重心放在对技术的迭代上面,那么短期多花多少钱,其实也并没什么,因为过了花钱的坎,这一切只会让它的日子更好过。

3.加固护城河的其他类型。

比如花钱在用户体验的优化上,对物流速度、对运营效率的提升上,对重要变量的优化上等。

让我们再次回味老巴的这句话:

如果护城河每年都变宽,企业的经营将会非常好。当我们看到的是一条很狭窄的护城河——那就太危险了。我们不知道如何评估那种情况,因此,我们就不考虑它了。我们认为我们所有的生意——或者大部分生意——都有挖得很深的护城河。我们认为那些经理正在加宽它们。

翻译的直白些就是:企业未来的日子过的好不好,取决于它当下的护城河有没有被加固,当一个企业护城河越来越弱时,哪怕利润可能在增加,但是我们也不会去考虑,因为那样太危险了,就像我以上所谈的那个卖手机的例子一样,虽然你利润在增加,但你的护城河在越来越弱,所以,投资这样的企业简直太危险了,因为它未来的日子不会好过。

在这里,段永平也说过类似的一句话,他说做对的事,然后把事作对,其实这里他们的底层含义都是相通的,对于短期利润数字的变动,那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企业有没有在做正确的事。

像以上手机案例,拿钱迭代技术雪球,这是正确的事,虽然短期利润不好看,但他做的是正确的事,而老巴衡量的点更具体,就是看你相对竞争对手的护城河有没有加固,而如何判断这种行为是否是加固护城河的行为呢?在上节的解读中,芒格也给出了答案,就是在重要的变量上面,做到“近乎荒谬”,只要公司把钱投在让这个变量朝“近乎荒谬”的路上,那么它事实上就进入了取胜系统,所以,三个人在底层逻辑上都是相通的,正所谓殊途同归。

说了一箩筐,相信咱们也都能理解这个思维,如此,我们就可以运用到企业的分析上面,去看一看哪些企业出现了这种利润与护城河的背离或反背离。

当然,本篇最核心的目的,在于提供剖析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切不可根据这个单维度的“锤子”去做出买卖的决策,因为对公司的分析应是立体的,我们也要综合考虑其他维度的影响,综合去做出判断。

比如某些企业在生意模式上若是不合格的,或本身的护城河就很弱,那么即便花钱加固,依然很难取得相对竞争对手的优势,这也是没有用的,由此,配合多维度立体分析,才是正确的分析方法论。

还是那句话,锤子多了,工具箱自然也就形成了,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不缺一把锤子,缺的是很多锤子,我们再捡起一个个锤子的过程中,也不要忘记一个常识:他们终究是一个锤子,如何分析还是要看我们拿捏各个锤子的能力。 @今日话题    $牧原股份(SZ002714)$    $ST舍得(SH600702)$   $汤臣倍健(SZ300146)$  

汤臣倍健系列陆续上传中……

打通底层投资逻辑,构筑认知护城河,尽在伯庸智库精品(公号 伯庸智库)。

全部讨论

2020-12-08 16:26

也就是说利润虽然一时减少了,只要企业的雪球越滚越大,这种背离就是对的。

2020-12-08 12:15

如同当初京东一直扩张自助物流,虽然不赚钱,但是加固了核心竞争力。
亚马逊也是如此,现金流一直跑起来,投入新的技术云计算等等,利润自然会慢慢起飞

2020-12-08 12:06

打卡学习

2020-12-08 12:04

护城河的理解。

2020-12-08 22:30

这同企业产能投资期和产能释放期是类似的。产能投资结束初期,折旧增加,利润下降,产能释放后,单位产品的折旧成本被摊薄,利润上升。当然前提是投资的产出匹配未来真实的市场需求,以及不会因同类企业均加大投入竞争激烈而导致产品过度降价。

2020-12-11 13:45

“利润与护城河的背离”,河利比越大越是要加仓

吴老师,茅台都创新高了,为什么利润和茅台接近的牧原,就是不涨呢?给解释下

2020-12-08 12:30

感谢老师。段总还提到过,农耕民族修城墙,游牧民族逐水草,长期来看,胜负已经定了。

2020-12-08 12:03

加固护城河

2020-12-08 11:59

本篇咱们继续参悟《穷查理宝典》,在这本中,有时一句话,背后折射出的就是一种伟大的投资思维,咱们继续解读一句话。

每次利润下跌,人们通常都会恐慌性的钻进利空窝里,在恐惧的发酵下下车,但也有一部分像老巴这样的人,却会在利润下跌之时选择加仓,这个时候事实上我们就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利润下跌之时,我们到底要根据什么选择加仓或撤出呢?对此,在穷查理宝典中,老巴说过的一句话,我想可以给我们指引方向。

本篇咱们就来解读这句话,老巴是这么说的:
让我们来把护城河、保持它的宽度和保持它不被跨越作为一个伟大企业的首要标准。我们告诉我们的经理,我们想要护城河每年变宽。那并不意味着今年的利润将会比去年的多,因为有时候这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护城河每年都变宽,企业的经营将会非常好。当我们看到的是一条很狭窄的护城河——那就太危险了。我们不知道如何评估那种情况,因此,我们就不考虑它了。我们认为我们所有的生意——或者大部分生意——都有挖得很深的护城河。我们认为那些经理正在加宽它们。对此,芒格表示完全认同。
咱们可以看到,老巴对于伟大公司的标准依然聚焦在护城河是否加固上面,事实上,这句话也表达了老巴对于利润下滑的态度,相对利润的下滑,他更在乎和关注护城河是否在加固,而且咱们也可以继续将他的话解读为:护城河的加固并不意味着利润同时就是增长的,哪怕利润阶段性是下滑的,只要护城河在加固,那么就可以选择加仓或继续持有。
这事实上给我们指出了在利润下滑期间,我们需要把焦点放在哪,这是非常实用的思维方法论。
由此,当我们所持有的公司利润下滑时,我们先不要着急恐慌恐惧,先对自己说这么一句话:先别着急恐慌,如果是老巴,他会怎么办呢,先看看公司的护城河是否加固,如果再加固,那就不用担心。
这个观点我是无比认同,而且我也有很深的体会和应用,还记得分众在利润下滑期间,我也写过一篇文章,很清晰的指出分众的电梯扩张是一种护城河的加固,由此,不必过于纠结于短期的利润波动,并且在智库精品内,在其深度下跌期间,给到了千亿估值,基本的逻辑思维就在这里。

而要真正打通这一点,还真少不了底层商业经历作为加持,在这里,我分享下个人打通这个逻辑所受用的一些有效思考养料。
很久之前,朋友在镇上开了家模具店,有一次跟我借钱,说要用来更新系统和增加设备,他告诉我前几年之前,生意做的很不错,用户越来越可多,但同时有很多用户也提出了新的产品要求,鉴于此,所以它就开始投入费用更新系统,近几年的利润也是一路下滑,问我要不要投一部分入股,我当时一听这公司好几年利润下滑,以为走下坡路,于是就没有入股,而是把钱借给了他,一年后很快就还了我,几年之后,当他告诉我一年赚了多少钱时,我当时有些后悔,但仅仅是马后炮反应式的一种心情,当时并没有一套成熟的逻辑思维将这件事反思清楚。
而如今再回看,用上老巴的这套思维,思路无比清晰通透,当时我也是被利润下滑所吓住,由此开始想当然认为公司不行了,这是恐惧引发的“想象性”观点,这就是人性,可想而知,当时我并没有这套思维,所以被吓住也是情理之中。
但现在再去看,人家的利润下滑是因为系统更新增加所导致,而更新系统之后,它的产品竞争力会越来越强,当时镇上也只有他有这一套系统,所以,它的护城河无疑在加固,之后的事也看到了,人家赚到了更多的利润,所以,当时我如果盯着护城河有没有加固,而不是下滑的利润数字,我想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局,我将这种利润下滑而护城河在不断加固的现象,称之为利润与护城河的背离。
关于如何这种背离,我还有很多过去思考时所用到的养料,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当年在经营白酒公司时,也有几个年份是利润下滑的,但我却对此充满信心,并没有因为利润数字的下滑而悲观,因为当时公司为了发行更长年份的酒,以及增加窖池数量,还有在品牌升级方面的推广,可以说花费了不少银子,销量也下滑,但是我清楚,这种动作是为了之后跳的更高而做出的准备,并不是说利润数字下滑就意味着不行了,所以,当我们真正置身生意之中的时候,就会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个道理。
有句话说得好啊,屁股决定脑袋,它的背后含义就是角色影响看法,格雷厄姆给我们最大的贡献就是让我们把股票真正当成公司和生意去看待,而不是简单的股票而已,这句话都能够理解,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
而我非常清楚,当我们把股票当成“股票”之时,就很容易受到利润下滑的恐慌,而我们把它当成生意之时,我们会不自觉的去进入了护城河的本质,但是我们很多股民没有商业阅历,所以就很容易不自觉走入这种思维,正因如此,格雷厄姆才强行给股民带上这样一副眼镜。
这样的案例有很多,比如你为了店内服务环境的升级,需要装修并培训三个月,这样肯定也是影响利润的事,但护城河有没有加固呢?这都是最底层最容易理解的案例。
亦或是老公为了给老婆准备她最喜欢的礼物,特意去了远方的某个城市,在此期间的代价就是,因为两地分居,他们会闹一些小矛盾,但这种短期“感情的淡化”,在不久之后,就会转化为更浓烈的感情。
我们拥有了这样一套思维之后,就可以把它植入到对公司的分析中,你会发现,拥有了这套思维,我们对待企业的看法也会大不相同,如果将利润跟护城河的背离翻译的更直白一点,那就是企业为了加固护城河,而导致利润下滑,注意,一定是企业为了加固护城河而导致的利润下滑,并不是因为其他原因导致利润下滑,这点不难理解。
由此,我对此也进行了分类:
1.花钱扩建“复制固有模式”的产能
关于什么是“复制固有模式”,我在智库精品中也专门谈过一节,大概意思就是只要被证明过的成功概率很高的模式,那么一再去复制,无疑也是大概率的成功,比如爱尔眼科的连锁复制,绝味的加盟数量增加,只要这个模式被证明是正确可行的。
比如1000家都证明了这种加盟模式的成立性,那么你2000家,5000家的数量扩增那也是大概率的成立,由此,基于这点所付出的费用投入,就是对护城河的加固。
还比如上海机场为了扩建后面的几期,也是花费了大量的银子,也会影响到利润啊,但我们如果把焦点放在护城河上,你会发现有没有加固呢?有没有提升整个机场的运营效率和乘客的容纳量呢?
还有好市多沃尔玛,它们模式被证明成功之后的扩张,它们的扩张肯定是要花钱的,也会影响利润数字,可能扩的越多,花的越多,利润越少,如果你单纯的根据利润下滑选择卖出那可就大错特错,但如果你站在护城河的角度去看待它,你会发现你应该做出相反的动作,因为随着规模越来越大,它的成本优势就会越明显,跟竞争对手的差距就会越大,这难道不是护城河的加固吗?
还有迪士尼对场内游乐设施的增建,也会花费大量的银子,如果你盯着银子的流出,可能你会卖出,但可以想象一下,这种更好玩的游乐设施会不会吸引更多的儿童来玩呢?小孩子会不会相对其他游乐设施更喜欢这里呢?上节咱们也说过芒格的“取胜系统”,近乎荒谬的变量通常是取胜的关键,对于儿童来说,最大的变量是什么呢?当然是体验,所以在体验这个变量上做到极致,那通常不是一件坏事,换句话说,把钱花在这,是无比正确的。
2.在滚动内在雪球或技术上的迭代投入。
如果你投资了一家手机公司,并看好手机的长期大市场,试问你最希望它朝什么方向发展呢?如果是我,我会希望它朝着成为体验最好手机的方向进军,如果他的质量还可以,但距离老大也有一定距离,那我希望它把重心放在对手机体验的技术迭代上面,可能短期会多花很多钱,但是我知道,这是它唯一可以存活的方式。
而有些公司,有钱之后把钱都拼命地放在做广告上面,可能短期销量也会很不错,利润会增长,但是我不会选择这样的公司,因为几年之后,那个选择迭代技术体验的公司会比它更好过,由此,我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选择那个利润下滑的公司,而放弃那个利润上涨的公司,这种利润上涨伴随的是护城河的削弱,这就是利润跟护城河之间的反向背离。
而对于苹果公司,如果它持续把重心放在对技术的迭代上面,那么短期多花多少钱,其实也并没什么,因为过了花钱的坎,这一切只会让它的日子更好过。
3.加固护城河的其他类型。
比如花钱在用户体验的优化上,对物流速度、对运营效率的提升上,对重要变量的优化上等。
让我们再次回味老巴的这句话:
如果护城河每年都变宽,企业的经营将会非常好。当我们看到的是一条很狭窄的护城河——那就太危险了。我们不知道如何评估那种情况,因此,我们就不考虑它了。我们认为我们所有的生意——或者大部分生意——都有挖得很深的护城河。我们认为那些经理正在加宽它们。
翻译的直白些就是:企业未来的日子过的好不好,取决于它当下的护城河有没有被加固,当一个企业护城河越来越弱时,哪怕利润可能在增加,但是我们也不会去考虑,因为那样太危险了,就像我以上所谈的那个卖手机的例子一样,虽然你利润在增加,但你的护城河在越来越弱,所以,投资这样的企业简直太危险了,因为它未来的日子不会好过。
在这里,段永平也说过类似的一句话,他说做对的事,然后把事作对,其实这里他们的底层含义都是相通的,对于短期利润数字的变动,那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企业有没有在做正确的事。
像以上手机案例,拿钱迭代技术雪球,这是正确的事,虽然短期利润不好看,但他做的是正确的事,而老巴衡量的点更具体,就是看你相对竞争对手的护城河有没有加固,而如何判断这种行为是否是加固护城河的行为呢?在上节的解读中,芒格也给出了答案,就是在重要的变量上面,做到“近乎荒谬”,只要公司把钱投在让这个变量朝“近乎荒谬”的路上,那么它事实上就进入了取胜系统,所以,三个人在底层逻辑上都是相通的,正所谓殊途同归。
说了一箩筐,相信咱们也都能理解这个思维,如此,我们就可以运用到企业的分析上面,去看一看哪些企业出现了这种利润与护城河的背离或反背离。
当然,本篇最核心的目的,在于提供剖析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切不可根据这个单维度的“锤子”去做出买卖的决策,因为对公司的分析应是立体的,我们也要综合考虑其他维度的影响,综合去做出判断。
比如某些企业在生意模式上若是不合格的,或本身的护城河就很弱,那么即便花钱加固,依然很难取得相对竞争对手的优势,这也是没有用的,由此,配合多维度立体分析,才是正确的分析方法论。
还是那句话,锤子多了,工具箱自然也就形成了,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不缺一把锤子,缺的是很多锤子,我们再捡起一个个锤子的过程中,也不要忘记一个常识:他们终究是一个锤子,如何分析还是要看我们拿捏各个锤子的能力。 @今日话题    $牧原股份(SZ002714)$    $ST舍得(SH600702)$   $汤臣倍健(SZ300146)$  
汤臣倍健系列陆续上传中……
打通底层投资逻辑,构筑认知护城河,尽在伯庸智库精品(公号 伯庸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