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2
$邮储银行(SH601658)$
未来邮储银行的代理制改革不单单是费用的改革,还是代理机制的改革。怎么更好地促进贷款业务,非息业务的共同增长。这些都需要人员素质和业务动机的改进,结合目前降息的处境,原先以存款机制的简易代理模式显然不太适合了。应该从存款转向资产管理代理模式。
最明显的从存款转储蓄类保险就太简单粗暴,带来了不少品牌副作用,关键银行钱还没赚到多少,都在代理费用里面。这种长期储蓄类保险增额终身寿是超长期投资,显然是比较适合资金富裕的人,银行也都是从富人下手的,条款也会介绍的相对明确。而农民的钱随时是要用的,保险代理天然高费用,这种激励会让工作人员盲目达成业绩。好在现在保险代理实行报行合一,保险代理费用的减少,也会让保险代理停一停脚步。说到底这只是代理业务,钱没有还影响了品牌显然得不偿失了。
结合目前投资收益低,以及农民投资风险等级接受低的局面,存款转理财才应该是邮储银行主推的资产管理业务,既能减少付息,又能增加手续费业务。虽然很多人还接受不了本金亏损,从风险等级较低的货币型资产做起,结合目前大众对投资的接受度,其他基金类以后再说。至少货币理财类没本金损失风险,收益也是能赶上定期存款的,应该能很好的转移才对。说到底可能员工的销售能力欠佳,或者没有动力,比起存款更具性价比,那就是存款代理费用的问题了。其次是代理员工能力和管理能力有限。
具体到贷款方面的合作,集团可能确实给邮储带来了业务,这现阶段也不是重点,邮储银行的目标也是开发差异化高收益风险可控的贷款,当然是有选择的做,结合邮储在这方面的数据优势,虽然这是很难而且一直在做的事,积累下来,后面会反应在资产收益率上。我相信邮储银行不缺贷款客户,贷款增量主要还是受限于资本金。
所以,代理存款的费用改革确实是需要做的,比如按照余额来算适不适合当阶段,这个可能改不了。但是费用的降低对存款的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方向都是有必要的,至少也能让代理员工按照银行的发展方向走。如果集团能让代理员工和银行在利益上更一致,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