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2回复:19喜欢:5
昨天写了一篇关于“市赚率=PE/ROE”的文章,昨天文章中我说:这个指标很像彼得·林奇推荐的一个指标PEG,但是PEG不能单独使用,局限性太大,而这个市赚率也是一样,不能单独使用。
晚上有小伙伴总结写到:“市赚率估值的局限性:市赚率(PE/ROE)作为一个指标,不能孤立使用,需要结合对企业的深刻理解和投资者的个人信任。”
然后我思考了一阵,我觉得我有责任纠正小伙伴的总结,同时必须承认我文章写的有误导性,我的纠正是:PEG或者市赚率指标不是孤立用还是组合用,最好是不用。
好的企业我们了解透彻,就没必要多此一举计算个PE/ROE,真把企业了解透了价格是否合理显而易见。
而且好企业最好是长期持有,按照PE/ROE计算,那么现在买茅台,到了2100左右还得卖出,这合适吗?有必要吗?
所以用指标投机和真正的投资是不一样的,无论指标如何的花里胡哨。
我们一生抓住一个优秀的企业都可以稳稳的改变人生,稳稳的一个顶一万个。抓住了却给卖飞了,这就尴尬了。
所有的短期预测都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无法预测。PE/ROE>1.5,卖了,结果企业涨到1.8、2.0,投资人万一控制不住追涨怎么办?再或者十年八年都不回到0.5,买不回来怎么办?
真正的好企业,就是长期持有,有人觉得1700买茅台2100卖了,他赚不少。可是茅台过去20年成长收益360倍,他这点收益算啥?而他用这样的方法交易茅台,他确定能赚到360倍吗?
有空多研究研究自己吧,多研究研究企业吧,比研究所谓的“赚钱公式”强太多了。昨天写了一篇关于“市赚率=PE昨天写了一篇关于“市赚率=PE昨天写了一篇关于“市赚率=PE

全部讨论

公式这玩意儿呢爱用不用。反正没有万能公式。深入研究公司呢,可以明确的说,对于绝大多数人肯定是包括我啦!很可能也包括您!属于浪费时间,企图一生买到一家公司然后抱着发财——基本属于做梦。是对巴菲特、芒格等等的最大误解。巴菲特是十佳投资是建立在百余家公司的轻仓和更多公司研究之上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很多所谓的研究还是必须实实在在买一买才能感悟到其中的滋味的。买当然不能毫无底线,研究也没必要全部都来一遍,有个公式筛一筛,围那么几十家,然后调查研究,当然可以。同时对某一家公司,普通人也不是今年把它所有的报告看完,全国各地市场,上下游都跑一遍就可以理解的,很多公司必须跟踪若干年。那么一边跟踪这家,一边跟踪那家有什么不可以?格雷厄姆一生重仓过一家公司,那么在此之前格雷厄姆就很蠢么?蠢那还写《证券分析》?多数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达到格雷厄姆的高度。说直点、学芒格,多数人会破产。对施洛斯不会

曾问过丁宁,用他发明的市赚率加N系数公式,求得农业银行H的近十年低点和高点的市赚率值都是0.5,如何辨别风险和机会,因为pr值相似。丁宁给的回复是①公式不是万能的,②用市赚率公式的前提是Roe上行区间。回复的内容没问题,但是如果一公司知道它处于Roe上行区间,还需要用分辨不清的市赚率吗,直接看pb或pe多轻松,一眼定胖瘦,因为2022年pb0.33,2015年pb1.1。从性质上分析,市赚率公式原就逻辑不通。再回到他所谓的前提Roe上行,本质仍是回到研究公司上,又何必用市赚率公式,只能说他的发明多此一举。买企业就是买公司,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05-22 08:27

我认为,
投资任何企业都不能妄想单靠几个公式(指标)来解决问题,但能就此说公式(指标)就无意义吗,显然是不能的,公式(指标)能辅助人快速了解某些方面的信息。如果单靠公式(指标)就像盲人摸象。如果就此而否定公式(指标),那就有点教条主义了。反而多方面结合辩证看待问题才是投资大道。
一点想法。

05-21 13:34

最后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