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论价值投资者的自我修养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近价值投资者圈子里热闹了一番。李录的新书《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以下简称“《文明中国》”)出版了,价值投资者们翘首以盼,在拿到书的第一时间便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笔者也是如此。«文明中国»一书博古通今、横贯中西,有理有据,读起来好不快哉!因为之前就读过《李录谈现代化》系列文章,所以对李录的博学已有所了解。这次最期待的是李录的推荐阅读书单,因为笔者一直好奇李录的观点是如何形成的。

看到推荐书单,我仍然对其涉猎之广,数量之多,惊讶了一番。笔者照着书单,买了其中一部分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已将自己的书柜堆成小山,正苦于从何看起这个问题。笔者将推荐书单的几个部分罗列于下,让读者感知一下这些书籍的广度。

1)科学、哲学、进化、人类文明史、人类历史

2)中国文明、历史、文化

3)中国当代经济改革开放

4)价值投资、金融和资本注意

5)西方文明史

6)传记类及其他

书单中只有第4部分是和投资直接相关的,其中只有部分是关于价值投资的。


价值投资者只看基本面吗?

通常人们以为价值投资者是看基本面研究的投资者,主要研究企业本身,不关注宏观等其他方面。然而,在推荐书单里有大量的宏观、历史、人文、哲学、科学相关的读物。难道价值投资者光看关于商业的书不够吗?

在投资上,虽然最后表现出来的是选择了哪一个公司去投资,但是很多人忽略了选公司的底层逻辑,特别是要做长期持有的话。那就是最为宏观的逻辑。以投资中国为例,如果不能确认中国未来的长期发展前景,那么就不敢长期去买入中国的公司。

那么如何才能对中国的长期发展做出判断呢,光了解经济就够了吗?经济上呈现出来的结果,仅仅是用经济就可以解释吗?如果不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不会知道更根本性的原因是地理原因,导致了欧洲、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如果不了解全球历史上国家兴衰的共同特征,就不会了解为什么欧洲会被美国超越,也不会了解今天美国发生的种种内部冲突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如果不了解中国能够在经济上成为封建社会成为最高成就者的根本原因,就不会了解中国为什么在未来不断崛起的原因。不了解人类的进化历史,就不会了解人性是怎么发展形成的,而人性的贪嗔痴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通读人类学、世界历史、中国历史、哲学、生物学等等学科。李录先生在通读了大量的书籍后,为我们精简出了最为优秀的一系列读物,让我们可以加速答案形成的过程,可谓功德无量。当我们能够确信中国长期是在长期上升的趋势时,当我们遇到好公司时,便敢于在每一次的回调的时候去买入这些优秀公司。


价值投资者不看科技吗?

通常的观念里,价值投资者对最新的科技讳莫如深。价值投资的集大成者巴菲特,明确地表示,科技不在他的能力圈范围内。但是,价值投资者真的不看科技吗?

李录先生在《见证TED17年》的文章里,显示出了他对于最新科技的关注。这篇文章写于2014年。到这一年,他已经连续参加了17年的TED会议,见证了无数新奇的技术想法,例如发送鞋盒大小卫星的太空技术公司、能让芭蕾舞演员在截肢后在此翩翩起舞的仿生学义肢、像人类大脑一样的人工智能等等。很多在TED舞台上提出来的想法,当时来看可能是超现实、难以想象的,到今天已经在逐步实现的过程中,例如无人驾驶技术。正像李录先生所讲的,通过TED演讲,可以去触摸人类进化的脉搏。

李录先生为什么要关注这些新技术呢?似乎对于价值投资没有实际的用处。价值投资者们喜欢投资那些确定度高、不会被轻易迭代的产品。哪些产品不会被迭代呢?新鲜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消灭一样产品的可能是闻所未闻的新事物,例如汽车替代了马车,线上外卖平台减少了方便面的销量。如果不知道最新的科技可能对于所投资的公司的影响,又怎敢那么放心的长期持有呢?虽然大量公司被最新科技迭代的可能性不高,但是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对这些受影响的公司来讲就是致命的。试问哪一家纯粹生产马车的公司存活到了今天呢?



从李录先生的《文明中国》一书,我看到的是,真正的价值投资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投资,不僵化的投资。很多人认为在中国市场里买茅台、平安就是价值投资。那是对于价值投资深深地误解。任何好的投资都是在反应对于世界的认知。或许我们更应该把回归投资本源的这种投资叫做价值投资。世界是变化的,好的投资者需要“不住”,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认知这个变化的世界。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价值投资者,需要了解的知识浩如烟海。不断的阅读,是认知这个世界的捷径,也是价值投资者必备的自我修养。


作者: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