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为什么我们要把阶级社会带到游戏中?

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0喜欢:2

我们对玩游戏这件事认真得让人觉得可怕。

王者荣耀又出了新的皮肤,现在打折,当然要买!事实上,很多游戏角色的皮肤跟属性增加没有关系,买了皮肤就是顶着一个更好看的人物模型出去跟队友作战。为什么每年玩家在王者荣耀的皮肤和各种属性增加不强的游戏道具里花上百亿的钱?

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或许能说明人们愿意花钱在不实用的消费上:炫耀性消费。

早在QQ时装秀时代,腾讯就发现人们不愿意花钱买QQ号,却愿意花钱在装扮自己的QQ空间。炫耀性的消费是我们阶级社会的一个缩影,人人渴望与他人不同,即使月薪几千块的上班族女孩也要拥有一个LV包包。我不禁在想人类到哪里都会形成阶级社会,即使到游戏当中,也会形成一个差异化明显的不同阶级消费习惯。

那个在消消乐当中花了45万的人

开心消消乐的开放商乐元素公布招股说明书。有一个玩家居然在消消乐这种小额休闲游戏当中花了45万元!在RPG里花一辆奔驰车的钱来充值并不出奇,问题是消消乐这样的休闲游戏的平均消费是很低的。手游时代的游戏爆发出让人惊叹的吸金能力。主机时代即没有条件也没有意愿形成这么疯狂的炫耀性消费。当你的账号在整个服务器当中名列前三,每次你出场在游戏当中聊天,都会引来玩家注视。腾讯系列的游戏显然是氪金模型的佼佼者,在《火影忍者》手游里,能排在服务器前三才有机会得到一张稀有的游戏角色卡。游戏每次充值最多648元,玩家大概要点到手软才能充值完成。很多人戏称请开发商开放银行转账功能。

在游戏当中当大佬是什么样的感觉?

早在史玉柱开发《征途》的时代,在游戏里花个几百万当大哥的人物并不少见。去义乌小商品城逛逛,店主一边在招揽生意,一边在挂机玩征途。那一代人的消费的道具跟属性是密切相关的,一把屠龙刀一个服务器就一把,能卖几万元很正常。进入手游时代的玩家更加多样了,女性玩家开始加入游戏,她们对审美是有要求的,带动无属性或者低属性的道具销售。皮肤这个词是直接来源英语当中的Skin,原意是指不影响游戏属性的外观道具。炫耀性消费变得不再只是数值相关,而是外形相关。最好你一眼就能看出我是大佬。

《有闲阶级论》里说贵族总是喜欢拿着一根没用的手杖,跟走路没关系,纯粹是为了体现阶级差异。玩家花在皮肤、对话框、专属头像上的钱显然跟买贵族的手杖有同等妙用。

屌丝与土豪的阶级社会如何协调?

游戏内虽然是一个阶级社会,但是也必须有现实社会的和谐。花钱不多的玩家,俗称月卡党、零元党必须能跟土豪一起玩。土豪必须有炫耀性消费带来的优越感,月卡党也要有偶尔能吊打土豪的快乐。早年,有人问史玉柱:《征服》曾经那么成功,为什么后来不行了。他回答说当时太想赚钱了,也就是钱赚得太狠。理论上说,游戏的数值都是无限提高的。一个玩家买了一把屠龙刀,就是拥有了高数值。屠龙刀是可以无限供应的,但是这就会引发经济系统的崩塌。当土豪们能拿一把屠龙刀砍遍整个服务器就会产生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而屌丝们即使一天24小时玩游戏也顶不过土豪一刀,也会纷纷弃游。

一个游戏内的阶级社会需要两者的平衡,土豪们购买的最好能多花在那些不增加属性不破坏游戏经济系统的道具,屌丝们靠每月30元的小额消费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数值成长。《阴阳师》显然是消费的典范,通过不断推出精美的炫耀性消费产品,同时小心翼翼维持数值的平衡,屌丝和土豪们都玩得很开心。即使是月卡党,玩了两年以后,SSR的卡牌组合也基本齐全。

我们在RPG当中玩的是什么?

《梦幻西游》是世界游戏史上的奇迹,历经17年还在有人玩,虽然用户量在递减,但是极其缓慢。梦幻还停留在颗粒感极粗的十几年前的画面,跟不断推出的新游戏画面根本没法比。不禁要问:如果玩家玩得不是画面,到底是什么?业内人士说RPG实际上是个买卖数值的游戏。玩家能十几年一直玩一个游戏,主要是能在游戏数值形成的阶级社会里扮演一个上流人士。

4年前,《阴阳师》刚推出的时候,笔者跟一位号称网易出来的专业人士讨论。对方斩钉截铁的说这个游戏不会火过一年。然而,现实狠狠甩了耳光,阴阳师几乎都保持在IOS收入榜的前十。即使是专业人士,也不一定能预测良好数值系统带来的游戏寿命的延长。

最后,人类是社会性动物的一种,只要形成一个收入消费的经济系统,似乎就能形成阶级差异。游戏是模拟现实社会经济系统,阶级社会产生就毫不出奇了。

作者介绍

西门书虫

从小喜欢打游戏的二流学生,中等智商,现在作为业余投资者和餐饮店老板,混迹投行圈7年之后从良,受芒格智慧语录启发走上价值投资之路,投资风格喜欢凯利公式下的集中化,认为资产配置理论是坨屎。现在专注游戏业和新能源汽车的研究,能力圈拓展得很慢。重度阅读爱好者,喜好人物传记、历史、硬科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