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历史趣谈:为什么湘军都是文人带兵?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国起义本该是压垮大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由湖南崛起的地方武装在一个书生带领下硬是平定了这场本来赢不了的战争。清廷气数未尽,国祚又延50年,然而这里有趣的是:为什么湘军的统帅都是书生?之前从未打过仗,直接从文职系统转来带兵。打仗不该是猛将们的事业吗?即使不是力拔山兮的霸王,也该是多谋妙算的诸葛卧龙,为什么是像曾国藩一样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湘军立下赫赫战功的统帅们几乎都是有功名的读书人。湘军统帅曾国藩,道光十八年进士;湘军大佬胡林翼,道光十六年进士;后起之秀李鸿章更是少年成名,20多岁就高中进士;左宗棠是举人出身,曾国荃在打仗之余还要恳请曾国藩改自己的作文,念念不忘功名。

打仗如同创业,不像书上写的那么简单......

别以为熟读兵法就能打仗。战争是一种群体组织行为,如同现代创业一样,你得带领一帮人打倒其他人走向胜利。现实往往比理论复杂多了,中国人最推崇的《孙子兵法》其实是类似哲学的东西,并不能提供实际的技术指导,仅供将领们做文化进修之用。一个以消灭对方肉体为目的的组织机构需要统帅具备全面的素质,没有人天生就是将领,都是边打边学,慢慢成长为名将。你或许以为像你我这样的人穿越到古代是不是一样可以打仗?先别急,要成为湘军统帅,你需要具备以下的条件:

●天生的心理素质是作为名将的基础 ●

很遗憾,历史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成长为名将的,心理素质这道硬关是天生具备的。曾国藩作为湘军统帅,他的心理素质谈不上很好,但是天生硬骨头,早年第一次打仗失败就要跳水自杀,被幕僚死死拉住了。后来打水战又遭遇惨败,连座舰都被人抢了,但是曾就一个不怕失败、屡败屡战的抗压长处,可能是湖南人一股不服输的倔强,硬是挺成湘军统帅。曾的作战讲究策略:结硬帐、打呆仗,宛如罗马人打仗一样,务必把沟壕挖深,防御措施做好,先立于不败之地。曾一生最恨将领浪战,最讨厌嘴上话多、眼神飘浮的人。曾的作战风格也让其一生没有左宗棠那样以少胜多的辉煌。

曾国藩手下大将罗泽南私塾老师出身,是个标准书生,打仗却很行。别人向他求解制胜之道,他回答:“无他,熟读《大学》知止而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但是,我个人觉得这纯粹扯淡,这几句谁都会,凭什么就你能领悟到打仗里去?打仗就是一场以生死为注的豪赌,临大事而有静气是一种罕见的心理素质,多数人都被恐慌支配了。所以,清朝的读书人虽多,被朝廷指派为团练大臣也不少,但是最后能脱颖而出无他,就是心理素质够硬的人,这点恐怕不是后天能学来的。

●只有书生才能当领导 ●

群体组织行为势必要考验这个组织的领导力。打仗这种掉脑袋的事情,放在清末那个腐败的环境下,是极为不易的事情。太平天国其实是取得赫赫战功的,两次击溃清廷组织的江南和江北大营。天国前期有石达开,后期有李秀成、陈玉成这样的天才将领。清军经过多年腐败,八旗子弟早就丧失了战斗力。无奈之下,清廷才允许地方武装的崛起。按照儒家重文轻武的传统,只有饱读忠君思想的读书人才会被委以重任。湘军创业公司CEO曾国藩就这么上任了。

暴力组织同样需要激励机制。如何建立一个好的激励机制就是领导的首要任务。在那个兵荒马乱、命贱如草的时代,加入暴力组织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有饭吃,不会饿死;二是可以升官发财。因此,要有效激励士兵,领导就必须要筹集粮草和资金。只有像曾国藩这样的从二品的朝廷官员可以从体系内筹集钱粮。一支没有稳定军饷来源又没有根据地只能是流寇,而流寇不需要外力就会土崩瓦解。因此,书生才能在清廷的信任下从体系内筹集粮饷打仗。

●暴力组织的领导需要宗族体系出来的马仔 ●

历朝历代中央政府衰亡的标志都是中央军溃烂,平定叛乱的重任交给地方武装,三国就是这样一个有名的时代。为了镇压黄巾起义,地方武装都崛起了。曹操能成就霸业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出身大族,手下有曹家和夏侯家族的马仔帮助打江山。湘军崛起背后靠的也是宗族的力量,曾国藩下面三个弟弟全部投笔从戎,两个战死,最后一个曾国荃成就毕生战功的第一:攻占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

因此,地方武装的崛起就要靠大族出身的自己人。这背后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宗族在战斗。曾国藩早期时候打仗很不顺,很大原因跟没有自己的队伍有关系。后来,曾国权成立了吉字营,从此成为湘军的核心武装。

以上三个条件仅仅作为一个读书人立下战功的基础,还有最后一个条件没说就是运气!战场上不确定因素很多,谁没法保证活到明天。书生带兵尽管不用亲自冲锋陷阵,但是名将被一支冷箭射死的例子并不罕见。一场莫名其妙的瘟疫,也会使像福康安这样的名将,在壮年陨落。因此,翻开今天历史书,看看那些立下功业的书生们,都无一不是运气好的人!

作者介绍

西门书虫

从小喜欢打游戏的二流学生,中等智商,现在作为业余投资者和餐饮店老板,混迹投行圈7年之后从良,受芒格智慧语录启发走上价值投资之路,投资风格喜欢凯利公式下的集中化,认为资产配置理论是坨屎。现在专注游戏业和新能源汽车的研究,能力圈拓展得很慢。重度阅读爱好者,喜好人物传记、历史、硬科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