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是中国光伏行业的“脊梁”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作者:老杨观天下

前言

本文的标题是想客观的反映通威的企业文化和性格,并无褒贬之意,如果有更合适标题,欢迎读者提供建议。

在光伏高度“内卷”的历史大背景下,通威鹤立独行,坚守光伏价值底线,引领光伏行业前进发展方向,扛起光伏行业大旗,勇于光伏担当,尽量做到错位发展,协同发展,相互成就,避免光伏过度“内卷”,成为光伏行业为数不多的一股“清流”,也成为光伏行业的一匹“孤狼”。

本文在正文之前,允许我对通威和华为的两位创始人表达我的崇敬之情,因为本文的重点就是讲述两家企业和新能源革命带来的国际格局的变化。

通威集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最初由刘汉元先生在1982年成立,以饲料业务起家。后来,通威集团在2004年登陆上交所,成为一家公众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通威集团逐渐扩展其业务范围,涵盖了农业、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通威的创始人是刘汉元

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我们的20.7万员工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30多亿人口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华为的创始人是任正非

两家企业文化特点

通威的企业文化对于什么是企业文化,刘汉元主席已有精辟论述:

“企业文化不是空中楼阁,它从平常的每件事、每句话、每个行为中得以体现,是员工不经意的思考与行为,并植根于每个人的内心。它真正赋予了企业持久发展的方向、奋勇前行的目标、待人行事的作风和创造财富的意义。”

在此方向指引下,通威的企业文化历经1982-1986初创阶段、1987-1991起步阶段、1992-2003助跑阶段和2004-2010起跳阶段,从2011年起已进入以“创新发展、聚焦实效”为主题的通威企业文化壮大阶段。经过各个阶段的不断淬炼,通威形成了由宗旨、使命、愿景、战略定位、经营理念等重要部分组成的,稳定而独特的核心文化理念体系,表达着通威的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

华为的企业文化华为崇尚“狼”文化,推崇“床垫文化”。任正非说,企业发展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通威的企业文化强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知行合一”,个人愚见,通威的创始人是“阳明学说”的集大成者。

华为强调“狼性”文化,强调团队作战,强调“头狼”的作用,华为的创始人是熟读商量变法,深知秦国如何一统六国的“合纵连横”策略。

通威与华为的“交集”

通合新能源于2021年4月初开工建设,其中切片项目一期第一片硅片于2021年10月28日下线,二期第一片硅片于2022年2月25日下线;电池项目一期第一片电池片于2021年11月10日下线,二期第一片电池片于2022年3月30日下线。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126亿元,带动就业3200余人。

通合项目,通威和华为全面合作,在西南地区建设第一个5G+人工智能化光伏制造工厂,成了光伏行业5G+人工智能的标杆项目。

尝到了甜头的通威,一发不可收拾,在整个通威的农业,光伏两个板块全面推广华为的5G+人工智能模式,和美的联合研究机器人,人力成本降低至少30%以上,24小时不停产,产品合格率大幅度提升,成品率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降本增效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通威拥抱华为5G+人工智能,堪称光伏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企业利润就在2022年和2023年的企业营收和净利润体现出来了。

2023年通威的三季度报表显示,通威的营收1114亿,净利润为163亿,两项指标全面碾压所有光伏龙头企业,营收是后三名的三分之一,净利润是后三名的总和。

要拥抱科技,要相信科技的力量,通威就是一个“知行合一”者,精准踩准了时代的节奏。

通威与华为交集的另一个赛道是光伏电站,通威的光伏电站会使用华为的逆变器,华为是逆变器最大的玩家,只是华为没有上市,光伏业内人士皆知。

一个在光伏领域,一个在新能源车,隔河相望,遥相呼应。

通威在发电端的光伏领域已经形成了超级一体化布局,从石英石矿山,工业硅,硅料,硅片(预留三分之二缺口,通威自己配套50G,预留100G给下游硅片友商代工),电池片,组件,光伏电站的超级一体化布局。

目前做到超级一体化布局的光伏企业,只有通威

2030年,通威将实现通威全产业“碳中和”,通威现有4G“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除了每年保持1G“渔光互补”电站的建设节奏,还在主要四个硅料基地乐山,保山,包头,鄂尔多斯配套建设光伏发电基地,光伏电站发的电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通威利用目前组件超低价格周期,已经和央企合资,实现低成本建设光伏电站,利用央企拿到能耗指标和项目批文,利用央企的融资能力,超低贷款利息,利用自发自用的强大优势,形成强强联手,为通威的硅料和组件找到了销路,为平稳度过光伏“内卷”增添筹码。

通威的技术和产能是全球最先进产能,必须大规模扩产,是光伏行业最优解,结束光伏“内卷”只能靠通威

市场的问题还是需要通过市场手段来解决,虽然有点漫长,有点残忍,会造成大量社会资产沉没,这个代价必须要付出。

通威的硅料一把梭哈到134万吨,工业硅一把梭哈到150万吨,硅片一把梭哈到47G,电池片一把梭哈到150G,组件一把梭哈到100G,通威的这些产能,全部是全球最先进的产能,此时不扩产,更待何时?

光伏不“内卷”?何来光伏“平价时代”?光伏不“内卷”?何来国内光伏独霸全球的局面?

光伏不“内卷”,如何提高行业集中度?如何提高企业的市占率?如何拿到光伏全球的定价权?光伏“内卷”,可以大幅降低光伏电站的投资成本,央国企是光伏电站的投资主体,央国企收益高了,就会加大光伏电站投资力度,反过来刺激光伏需求,形成正响应关系。能源价格是决定国家工业制造比较优势的重要因子,光伏的“内卷”,就是倒逼光伏行业降本增效,把度电成本无限度降到零,为国家工业制造提供强大的比较优势。

光伏不像新能源车需要行业准入路条,没有牌照做不了新能源车,目前新能源车牌照处于严格限制审批,理想小鹏新能源新势力都是通过收购存量牌照才解决行业准入的。

光伏是一个没有任何准入门槛的行业,有钱有人就可以干,“产能过剩”是必然的,倒逼行业技术进步也是必然的,只有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循环式,波浪式,螺旋式的把光伏技术和降本增效做到无限可能。

初步预计,光伏行业2026年初步结束“内卷”,光伏行业集中度大幅度提升,单个光伏企业市占率大幅度提升。

也许,这一次光伏“内卷”是光伏行业最大的一次“内卷”,也是最后一次“内卷”,今后的内卷无论从规模和力度来说,都比这次内卷要弱很多,小很多。

这次光伏“剩者为王”者,将结成光伏行业联盟,共同应对光伏“外卷”,组成光伏版的“欧佩克”,薅欧美资本主义的羊毛。

在河的另一面,华为和通威遥相呼应,在新能源车领域成了集大成者,华为成了新能源的思想提供者。

要统一江湖,结束新能源车诸侯割据局面,就必须要达成高度共识,统一思想。

统一思想最好的办法是统一系统平台。

华为只要把人工智能驾驶的系统做到新能源车行业最好,最便宜,和新能源车不形成竞争关系即可。

做系统,做人工智能,做工业互联,万物互联,这是华为的独门秘笈,其他企业还真不行。

华为不造车,只提供智能驾驶系统。

可以预测,新能源车除了少数有自主创新研发能力的企业之外,基本都会选择和华为合作,使用华为的人工智能驾驶系统。

新能源车的覆盖率大幅度提升,必将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用电量,和光伏电站的发电形成了上下游协同,为光伏未来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

新能源三剑客,光伏,储能,新能源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形成了正相应关系。通威和华为对行业,对国家的贡献。

通威和华为同时作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为社会解决了大量就业,为国家贡献了大量税收,这些是企业应有之义。

硅料是组件的“面粉”,通威把硅料成本从几百万元一吨降到三万元一吨,后续有可能2万元一吨,通威把硅料做到极致,无限可能,硅料纯度做到12个9,电子硅已经大量出口。

通威是结束国内光伏“三头在外”,光伏“补贴时代”进入光伏“平价时代”的首功之臣。

光伏企业的饭桌上可以缺少任何一家企业,不能缺少通威通威打破了瓦克,韩华的神话,打破了欧美国家的“联合围剿”,成就了国内光伏“独霸全球”的局面。

通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有幸见证了光伏“补贴时代”到“平价时代”的全过程,见证了通威光伏的发展历程,有幸四年前成为了通威的小股东,四年的陪伴,坚定了我的信心,既然自己干不好,就交给光伏行业最优秀的企业来干,就交给最靠谱的人来干。

华为从一个小微企业,从小交换机代理,到设备制造;从接入网,城域网,核心网;从模拟,数字,光通讯,物联网,5G万物互联,人工智能,鸿蒙生态。

华为把欧美的伟大企业贝尔,朗讯,摩托罗拉,爱立信,阿尔卡特,诺基亚西门子思科微软高通等当做陪练,让这些伟大的企业一个个掉落神坛,华为成了戳破欧美伪科技的一枚钢针。

华为为国家节省了大量投资,节省了大量外汇,拿回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拿回了国家尊严。

华为在“公主”回国,人工智能,鸿蒙生态布局完成,产业链国产替代之后,不再是一匹“孤狼”,成了国家的“战狼”。

通威和华为的企业性格共性

持续快速迭代的能力

通威和华为作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企业,没有专利壁垒是不可能持久巩固自己的行业地位,不可能长时间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通威的核心业务硅料板块,永祥法已经迭代到“第八代”,第九代已经储备完成,准备在鄂尔多斯基地运用。

通威的三个国家级研发中心,为通威的技术快速迭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通威的决策系统发生质的变化,由拍脑袋决策到人工智能和人脑共同决策时代,通威的数字化4.0系统上线后,通威利用全网大数据优势,对整个企业长期运行做出提前判断和决策。

通威今年的组件销售目标定在70G,才能够维持盈亏平衡。

就是大数据决策的结果,要尊重科技,相信科技的力量,人的脑袋永远无法超越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人工智能的大脑。

每次参加股东会,通威的决策层都会提到一个核心问题,通威可以保证是光伏行业最后一个亏钱的企业,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是通威的高管拍脑袋还是张口就来?

去年的股东会,通威高管说了,经过极端数据模型推算,通威也不会亏钱,通威亏钱的概率微乎其微。后面我明白了,通威是双主业运作,农业和光伏交相辉映,相互反哺。

这也通威一直不把农业单独剥离上市的原因。

华为的持续迭代能力毋庸置疑,凡是美国打压的企业,都是快速迭代能力超强的企业,否则,也轮不到美国去打压了。逆向研发能力

通威的逆向研发能力在光伏行业可能是特殊的存在,也是通威一直领先于光伏行业的核心密码。

通威把所有设备厂家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进行全面消化吸收后,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二次优化设计,定制化制造,并形成专利。

帮助通威建设硅料和其他环节的企业,永远无法超越通威,所有设备厂商建设复制建设的产能相对通威来说,都是淘汰落后产能。

通威永远只可以模仿,不可能被超越。华为更神奇,颠覆的企业都是世界五百强企业,逆向研发能力不是一般的企业可以想象的。企业家的眼光和战略定力

通威从农业跨界到光伏领域,也是把水产饲料做到多年全球第一才开始跨界的,后续通威在光伏领域做到了硅料全球第一,电池片全球第一,之后才延伸到硅片,工业硅,组件领域。

华为也是在做到行业第一之后才会涉足与现有业务相关领域,保持对行业的关注度和专业性,不搞三心二意,也不随意跨界打劫。

企业员工执行力

通威实行军事化管理,令行禁止,通威的超强执行力令光伏同行闻风丧胆。

通威创造了光伏行业无数个第一,硅料建设投产速度,硅片,拉棒建设速度,组件项目建设速度,电池片产能建设速度……

能够颠覆通威的永远是通威自己,通威最大的对手是通威自己,某种意义来说,通威就是孤独求败,是光伏行业的一匹“孤狼”。

同样,能够颠覆华为的永远是华为自身,华为最大的敌人是华为自己。

忧患意识和平稳过冬的能力

通威,华为不做“寒号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万物皆周期,行业也不例外,通威和华为在夏天就会准备好过冬的棉衣,号召全体员工集体过冬。

通威,华为的忧患意识,让通威,华为顺利的活过了而立之年。

强大的供应链能力

通威是光伏行业唯一实现超级一体化的企业,强大的产业链,为通威提供了强大的韧性。

无论光伏行业如何“内卷”,只要有一个环节有洼地,就能够为通威把利润截流下来。专业化的企业,由于没有截流利润的能力,一旦碰到极端“内卷”,就面临生死考验。

华为的国产替代,产业链生态打造,为华为面对欧美国家的联合围剿,依然韧性十足,这得益于华为打造的自成一体的强大供应链。

新能源革命和中美博弈的关系新能源革命可能是颠覆“石油美元”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石油美元”始于沙特,必将终结于沙特。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议,再到阿联酋迪拜会议,人类能够达成的共识只有“碳中和”。

人类都认识到,如果不改变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是人类毁灭地球,而是地球选择人类,人类将走向自我毁灭。

新能源革命各国都在行动,中东国家深知石油,天然气迟早有一天会开采完,必须找到另外一种替代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之路。

中东国家特别是沙特,阿联酋等国拥抱新能源革命,和中国光伏产业合作,在沙漠地区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和制氢产业。

美国由于新能源技术全面落后中国,只有逆世界新能源潮流,大规模建设石油,天然气产能,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生产国和出口国。

美国已经在化石能源领域和以沙特为首的中东国家成了最大的竞争对手,从中东化石能源最大的买家变成了中东化石能源最大的竞争对手。

“石油美元”是建立在欧美,特别是美国大量进口沙特和中东石油和天然气的基础之上的,既然美国现在从最大的化石能源买家成了中东化石能源出口国最大的竞争对手,“石油美元”势必迟早会坍塌。

中国是中东石油,天然气最大的买家,在中国的协调下,沙特和伊朗和解了,真主党,哈马斯,胡塞武装都和沙特进行了和解,中东实行了大和解,矛头一致对外,对准以色列,为“石油美元”的坍塌提供了可能。

中东和解不符合美国利益,没有战争,美国就失去军事价值,美国要挟沙特和以色列和解,沙以和解不符合伊朗利益,伊朗小弟哈马斯就发动以哈冲突,真主党,胡塞武装先后介入以哈冲突,伊朗和美国现在处于全面冲突的边缘。

美国想“一石四鸟”

没有“石油美元”,美国想寻找下一个美元之锚,比特币肯定是不行的,没有“石油美元”的美国,如何才能继续充当全球警察?如何利用全球美元收割全球呢?

为了收割欧州,为了挽救“石油美元”,逼迫欧州彻底和俄罗斯能源脱钩,美国利用北约东扩,乌克兰加入北约,刺激俄罗斯发动俄乌战争,炸断北溪一号,北溪二号,彻底断掉俄罗斯能源和欧州特别是德国能源通道的物理连接。

欧州没有了俄罗斯的能源,被迫购买美国的高价能源,美国在能源领域成功收割欧州。

欧州被美国凭空制造了一个强大的军事对手,逼迫欧州军事自保,美国大量购买美国的武器,美国的军工复合体挣的盆满钵满。

俄乌战争,导致欧州资本纷纷逃离欧州,逃亡美国,少部分实业也跑到美国建厂。

美国顺利实现了“一石三鸟”

最大一只鸟却跑到了中国,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

中国成了欧州实业资本的避风港

欧州实业资本特别是德国实业资本为了获取国际比较优势,为了完整产业链配套,为了寻找市场,纷纷跑到中国投资设厂,巴斯夫,博世,西门子,宝马,奔驰等国际知名巨头纷纷跑到中国投资。

美国一直想让实业回归,没想到,欧州的实业资本没有回流到美国,竟然回流到中国。

于是有了台海危机,南海危机,东海危机,中国周边危机四伏,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

世界上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美国的影子。

世界上哪里有美国?哪里就有战争。

美国就是世界的祸源。

新能源车的尽头是国家实业资本的优势比较。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血液,没有能源,人类就要回到原始社会。

现代文明社会,谁能够拥有可持续?可循环?极端低价的能源?谁就能够获得实业的比较优势。

国家的比较优势,首先从能源价格开始。

能源价格是所有产业比较优势的基础,科技是建立在能源价格基础之上的。

国家之间的竞争,底层逻辑是能源价格的比较。

中美博弈,中国要取得比较优势,先从能源开始。

这就是国内光伏“内卷”,国家没有干预的根本原因,光伏“内卷”,不是让利给全球,把污染,能耗,污染留给国内,把质优价廉的光伏产品白送给欧美国家,而是为了获取国家的比较优势。

没有廉价的电力,没有市场,没有完整的产业链配套,欧州实业资本会跑到中国来吗?

俄乌战争之前,欧州特别是德国,对欧州其他国家形成了比较优势,把欧盟各国的工业基本全部收割,德国成了欧州的“发动机”,这就是廉价能源的比较优势造成的。

俄乌战争前,德国的能源价格比中国的能源价格还要更低,国内汽车根本无法进入欧州,无法进入德国。

客观来讲,美国帮了中国的大忙,帮中国消灭了欧州的竞争对手,还帮中国招商引资。

美国有能源优势,但是没有产业链配套优势,没有市场,欧州企业生产后还是要漂洋过海运到欧亚大陆,没有比较优势。

对美国来说,事与愿违,围三缺一,这一网鱼🐠,大部分跑到中国来了。

新能源革命是颠覆“石油美元”,颠覆美国军事霸权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2035年,中美“划洋而治”。

新能源革命,为中国获得全球的比较优势,为中国“买全球”,“卖全球”提供坚强的后盾。

美国没有“石油美元”,美军,美国科技,美国文化,美国综合国力必将失去经济基础,美国迟早要退出第二岛链。

中美必将“划洋而治”,在太平洋画一条线,各自相安无事。

美国回到“门罗主义”时代,中国和东亚,东南亚,中东,中亚,欧州,非洲国家形成欧亚非统一大市场。

华夏文明重新引领世界文明。

通威,华为这两个伟大的企业成为中国新能源革命的骨干成员,必将光泽华夏,名垂千史。

作者:老杨观天下
链接:
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