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出海”跑出“加速度”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文丨李洪力

编辑丨承承

在我国客车出口数据持续增长下,海外市场的贡献已经成为国内客车公司重要的业绩来源。

中国汽车走向世界舞台已成趋势。2024年一季度,我国大、中、轻型客车共计出口11906辆,相比去年同期7493辆的出口量,实现58.89%的大幅增长。从月度表现看,一季度客车出口量不仅每个月都比去年同期高,且单月环比数据也呈递增态势。

在客车出口数据持续增长下,今年以来,宇通客车金龙汽车中通客车安凯客车和亚星客车五大客车公司在市场资金关注下均有不错的表现,其中,宇通客车的年内最大涨幅高达128.34%。

出口销量增长背后:

政策加持 出行复苏

2023年,中国出口整车接近500万辆,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客车出口量为43515辆,比2022年同期多出12708辆,同比增长41.25%。

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客车出口仍延续增长,尤其大型客车数据表现最为亮眼。2024年1-3月,我国大型客车累计出口7173辆,同比增长57.37%;中型客车累计出口2073辆,同比增长153.73%;轻型客车累计出口2660辆,同比增长25.59%。

按照功能区分,客车分为座位客车、公交客车、校车和其他客车。今年一季度,我国累计出口的11906辆客车中,座位客车出口量为7024辆,同比增长65.7%;公交客车出口量为4582辆,同比增长53.19%;校车出口量为206辆,同比增长123.91%;其他客车出口量为94辆,同比下降45.03%。

中汽协披露的最新数据也显示,2024年1月至4月,国内客车产销分别完成15.9万辆和15.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4%和14.7%。与上年同期相比,三大类客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客车产销量实现增长,与今年以来中央及地方发布的各类利多政策刺激不无关系。譬如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支持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更新。持续推进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支持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和动力电池更新换代。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等。

4月2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积极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正式发布。方案提出要统筹实施环卫公交设备更新。推进环卫作业车辆更新为新能源车;适应新阶段公共交通发展要求,推动地面公交车辆小型化、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等等。

“除了中央政策组合拳战略支持之外,近年来各地方重磅出台‘新旧能源转换、掀起客车换能浪潮’等产业链配套措施,这些政策成为极为重要的战略推手。”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表示,中国客车在今年开始厚积薄发,尤其是在实现产能出口超预期增长,进入全球客车出口第一集团,背后原因与国内客车产业链政策扶持与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也认为,除了政策方面的加持,还与整个出行环境密切相关,“疫情结束后,游客出行呈现报复式增长,从去年开始国内外客车订单逐步恢复,国外需求也大幅增长,呈现出内需恢复与出口增长并驾齐驱的新格局。”

五大客车公司一季度业绩齐增长

宇通领跑 中通爆发

客车出口数据的靓丽表现,在宇通客车金龙汽车(含厦门金龙、厦门金旅和苏州金龙)、中通客车安凯客车和亚星客车的一季度业绩表现上得到了印证,这五大客车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均实现了大幅增长。

其中,宇通客车保持着绝对王者的行业地位,销量表现继续稳居行业第一。公司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实现客车生产8361辆,同比增长68.5%;销售7731辆,同比增长74.16%。实现营收66.16亿元,同比增长85.01%;实现净利润6.57亿元,同比增长445.09%。

中通客车成功扭亏为盈。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2亿元,同比增长84.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238.45万元,同比增长105.08%,环比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扭亏。销量方面,公司生产各类客车及物流车2966辆,同比增长148.41%。

金龙汽车虽然盈利不是太多,但同比增幅依然不小。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9.79亿元,同比增加6.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766万元,同比增加65.46%。销量方面,金龙汽车今年一季度客车累计销量为 9879 辆,同比增长 41.98%。

此外,安凯客车和亚星客车也同样实现大幅增长,安凯客车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73亿元,同比增长147.50%;实现归母净利润485.29万元,同比扭亏。亚星客车虽然未实现扭亏,但亏损金额却在大幅缩窄,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58亿元,同比增长263.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708.42万元,同比增长77.77%。

对于业绩的同比大增,5家公司基本将原因都归咎于旅游出行的复苏和出口业务的增长。譬如,宇通客车表示:一方面,随着宏观环境变化,国民出行需求尤其是旅游出行需求增加,国内旅游客运等市场需求恢复,推动客车市场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受益于海外客车市场需求恢复以及海外新能源客车需求增长,宇通客车出口业务持续发力,出口销量实现大幅增长;同时公司出口业务占比提高,销量结构向好,业绩贡献增加。

“中国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在技术、服务等方面形成了产业链优势,尤其在新能源领域,真正实现了弯道超车,这是赢得海外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张翔认为,客车作为汽车行业的一个细分领域,集中度相对较高,且国内市场较大,利于龙头企业成长,容易形成规模效应,而国外发达国家主要以私家车为主,客车占比较小,市场难以培育起较大的企业。

“出海”成为业绩增长第二曲线

客车行业作为弱周期行业,在政策推动和出行等下游需求恢复推动下,客车行业已经成为目前“风头最劲”的细分市场之一,相关公司市场表现出色。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月6日市场反弹以来,截至5月20日,宇通客车中通客车金龙汽车分别上涨了77.8%、79.4%、69.5%。若拉长周期看,宇通客车作为行业龙头,股价持续刷新上市新高,2023年初至今涨幅近3倍。

对于宇通客车长江证券在其一季报点评中称,“国内市场,座位客车持续增长,后补贴时代加速洗牌,新能源份额提升空间大;海外市场,全球化+高端化战略推进,出口凸显盈利水平;电池成本下降叠加规模效应,支撑公司业绩持续提升。公司资本开支放缓,现金流充足保障高分红。”

在业内看来,客车板块这轮上涨与“出海”密切相关。券商机构对于出海行业及相关公司的关注度出现了明显提升。据数据宝统计,截至5月10日,今年以来已发布研报中,标题中含“出海”关键字的多达434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502.78%。今年以来,投资者提问中出现“出海”关键字的次数也多达315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5.83%。

东吴证券认为,2023年是客车新一轮大周期向上的起点,国内回暖、出口高增的行业红利下,金龙汽车有望充分受益,尤其是出口方面,油车和新能源车共振,2024年出口量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长,且出口客车盈利更强,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事实上,客车的海外盈利能力要高于国内。以宇通客车为例,其是国内客车出海的龙头,2023年产品已批量销售至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实现良好运营,在主要目标市场已成为主流客车供应商之一。2023年,公司海外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海外业务毛利润达到32.94亿元,占公司毛利润比例接近五成。

近日,中通客车在接受机构调研时也表示,“整体上从去年到今年一季度,海外市场销量大于国内,公司在年度报告中也披露了国内与海外产品销售毛利率情况,总体来说,海外销售的盈利能力高于国内。”

张翔表示,与目前国内激烈拼价格战的小汽车行业相比,中国客车行业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格局。一方面,客车企业有稳定的客户关系,客车企业一般与当地的公交集团、景区有较为密切的合作,国内持续稳定的订单,能够保证客车企业正常经营。另一方面,由于稳定的客户关系,其他企业很难进入这一赛道,造成这一市场处于长期的存量竞争阶段。

在陈佳看来,国内客车行业格局之所以能相对稳定靠的是技术与市场战略的契合,客车行业最大的增长拉动来自于出口。“中资客车在大中型客车领域确实建立了绿色节能环保车和低成本的国际比较优势,在欧洲、南美和中亚等地极具市场竞争力。”

陈佳进一步表示,客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客车企业的利润创造水平高于国内小汽车企业的平均水平,二是国际市场客车利润水平远高于国内市场。这两大方面是中资客车企业集中发力海外战略、实现产能出海厚积薄发的最大引擎。

(文中提及个股仅作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