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总结2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3年投资总结#

(1主要是认错,被小秘书删了,也懒得再发,自己留着了)

2023年收益率-15.52%。从1月底近20%收益到年底-15%亏损,几乎成了一个曲折向下的线。

今年最大的错误是年初太乐观,实际上错误估计了美联储加息转向和疫情放开以后国内经济活力的复苏。虽然我的确对大盘没报希望,参见22年展望22年总结,但对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的恢复是乐观的,4月以后制造业PMI掉头向下还可以理解,最没想到的是9月以后消费掉头向下并且在年底有了加速趋势。宏观背景,外资的持续撤离(加息周期资金成本高+国内资产近几年回报率差带来的情绪周期低谷)和国内地产、制造业,消费多个行业基本面萎靡造成这一轮恒生指数连跌4年,沪深300连跌3年。确实挑战很大,仿佛重回14年,但目前既没有当年移动互联网产业出现,也不可能让地产再来一轮泡沫繁荣周期(居民杠杆率不支持)。

具体表现上,今年A股其实并不缺流动性,但成长股失速,景气高估值证伪,机构资金杀公募基金重仓,转向避险(煤炭,电信,四大行,公路,电力,高息稳定分红小盘),而游资炒小炒概念(流动性是不缺的)。

展望24年,三驾马车,出口方面,美联储加息转向预示着美国今年强劲的经济增速可能已经放缓,欧美高利率影响可能终会显现,同时地缘政治影响及产业链转移也会继续,出口仍然不容乐观;投资(基建地产),无论是基建的边际收益,还是地方债及地产的居民杠杆率,能继续稳住就不错,不适合作为拉动新一轮繁荣的增长点;消费,在地产财富效应、居民杠杆率偏高以及目前经济就业基本面情况下,如果没有外界强刺激,消费可能会继续延续今年的情况。好在这些逻辑今年几乎已经完全演绎,基建地产制造业消费23年几乎是轮番杀跌。明年也没有再大跌的基础了。

明年不再看空大盘。起码A股更多是个博弈市场,只要跌无可低,并不需要真的向好,只要有向好预期,资产荒情况下的资金依然可能会来炒一波结构性行情。能不能适应这种博弈就因人而异了,而对我个人来说,虽然我并不觉得自己完全是价值投资者,但仍然是按照价值投资的角度选股和买入(关键是趋势投资和炒概念我赚不了钱,不是不想,是不能),以求alpha。

对于持仓,行业尽量不受经济大盘影响或者公司已经证明自己有逆势的能力。我更倾向于进入壁垒高或者虽然壁垒不够高,但有独特的竞争能力,且空间还足够大。前者B站的中长视频价值和分众的电梯广告(必经路径注意力)价值以及大鹅快手,后者再鼎、春秋,百普,柠萌,但也各有隐忧,没有完美的股票。

医药行业就是相对独立于经济。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叠加过去几年投资大幅下降,供给收缩出清,政策也开始回暖,继续看好创新药行业,不过创新药需要研究能力太高,个股仍需谨慎。再鼎的艾加莫德进医保价格还不错,明年将迎来第一个入市年份。百普赛斯估值不低,国内增长可能受上游创新药收缩的影响,但他出口部分还在持续增长,另外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继续增长,股权激励也设置了一个高目标,看23年业绩吧,也存在不确定性。

分众、春秋23年虽然都跌了,但业绩证明了他们逆势穿越周期的能力。站在当下时点来说,今年业绩基本上都已经price in,两个今年估值也基本一致,都在19倍pe左右,对于明年增长的确定性(概率),以及线性展望25年(赔率)我可能更偏向于春秋,我更喜欢业绩成长,而不只是单纯估值修复。这就是换了一部分仓的原因,当然了,股票短期涨跌仍然是由资金决定,我可能完全错误。

娱乐是一个需求足够大,但细分公司市占率还极低,增长空间仍然很大。柠萌几年来的作品证明了他的工业制作能力,23年业绩受爱情而已延时播出的影响偏高,现在市值对应业绩pe预计8倍左右,24年可能业绩比今年差点,今年产能的影响会在25年体现。缺点就是港股小盘股极差的流动性和项目制风险。

B站在社区中长视频价值,就像分众的必经路径注意力价值一样,我更倾向于广告作为基本盘,而游戏是附加可有可无的看涨期权。但以前B站却是以游戏为基本盘,广告是附加,最近一年才开始明白过来做切换,广告在持续增长,但叔叔的性格偏温和,在23年大环境里管理层执行力尤其让投资者怀疑。

大鹅和快手持有不多,就不说了。中概股和创新药很多仍然有很好的商业模式和激励结构。

期待2024。

$乘贝(ZH792746)$ $乘贝港股(ZH2089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