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投资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4喜欢:5
之前一直没在雪球上写过文章,应雪球之邀,写篇文章聊聊自己的投资思路:

我是14年12月份才知道有雪球这么个网站,实际使用是在15年1月份,自己$阿尔法收益组合是1月18日创立的,这个印象比较深,因为1月19日出现了大跌,原因当时据说是证监会上调了两融的门槛,50W资金量以下的不允许开融资融券账户,当时市场出现了短期的恐慌。到目前为止收益率为200%这个样子,组合的收益率并不是很高,主要还是通过宏观分析和趋势分析来分析买入卖出的。自己的组合大概空仓的时间为5月末到9月,因为杠杆的缘故,目前的总体实际收益率比组合的收益率要高一些, 5月末清空A股部分资金投资了沪港通的港股,具体的收益和我另一个港股组合差不多,收益不是很理想,目前未有港股持仓了。

简单介绍了一下我今年投资情况,还是谈一下对目前市场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我觉得港股的估值一直很低是有原因的,因为从估值的角度而言,港股似乎比A股有更强的优势,可是港股的流动性非常差,流动性溢价应该是A股估值普遍超越港股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港股交易机制和税收机制也是重要的问题,沪港通买入卖出T+2的交收机制导致了资金流动不畅,20%的差别红利税率也导致了投资者的兴趣大减(这里我想多说几句,我一直觉得A股市场上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还是挺认同财务上的价值投资,一些稳定分红、稳定盈利的股票可以获取比目前更高的市盈率,可是从目前的市场机制和一些政策而言是与其背道而驰的,既然港股便宜,H/A折价这么多,但是从政策而言反而并没有去鼓励大家去买港股,流动性T+2暂且放一边,从股息税收上也没有做到双方平等,可能是有太多的因素我们不了解)。

自己在选股上能力并不是很强,也没有抓到什么牛股,但是从中期而言的择时能力还是不错,5月份清仓的决定是觉得当时来看从估值的角度是一个相对的高点,并且,当时市场情绪达到了一个非常高涨的状态。无论股票质地如何,当时都陆续上演了不断上涨的情况,大家都想着先破了前期6000点的高点再说,当大多数投资者形成一致预期时,往往是需要警惕的时候。

而9月份的反弹我并没有重仓参与,因为从趋势的角度的确还是存在一波下杀的可能,而且由于资金当时大部分在离下折较近的军工a中,主要的想法是做差价弥补港股投资的损失做足安全垫。然后10月份重仓参与了目前的这波上涨,当时觉得可上可下,但是下的空间不大,主要是大家想着下杀抄底,问题是都想着下杀抄底的博弈那空间还在不,当时仓位主要是证券b,从整体估值价格的角度来看并不过分,亏损能够承担,上涨的话如果能吸引多一点的资金入场还是存在机会的。

从中期而言敢于让我十月全仓入场是觉得市场没有更好的配置方式,我们国家合法资金配置的方式只有1.存银行,2.房子,3.实业投资,4股票债券四种方式。一个一个谈,

存银行目前利率很低,自己的判断随着经济持续在一个相对低的速度发展,宽松的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应该会成为一个常态,银行存款如果寻求高一点的收益从银行流出应该会逐步地持续下去。

房子自己的看法是随着18-60岁适龄人口的逐步减少,整个房地产市场会逐步地缩小,但是房价暴跌应该看不到,因为我们国家政府控制了土地的供应,并且可以有很多办法阻止房价的崩盘,房价应该会继续稳定,可能还有涨,可是想取得相对较高的收益应该很难。

PMI一直在50以下运行着,大多数人都觉得今年经济情况不是很好(大宗商品价格也可以看出来),整体而言,传统实业投资流入的资金量应该不会超过前几年经济好的时候。

上面三个都不能吸引资金的流入,是否资金能流入股市了,答案也是不知道的,有可能会进来,有可能不会进来,因为很多人担心人民币贬值,资本外流速度加快,钱有可能都出去了。可是大家很可能混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我们国家不是不增长,也不是经济崩溃了,而是经济要转型了,经济增速依然很强劲,只是与以前比慢了一些。新型行业应该会逐步地取代传统制造业的地位,成为我们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自己在买股票的时候,也会注重买一些新行业里的龙头,看中的还是未来的成长空间和行业的天花板。

文章的最后想感谢对自己投资理念形成帮助很大的老师们,首先要感谢@跟我走吧14,跟叔的选股思路对我选股票帮助很大,@进化论一平 老师的钟摆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大跌前清仓也是由这个理论做出的,祝一平老师的私募越办越好,@徐大为老师的低风险理论让我了解到更多的投资策略,在此也谢过。最后要感谢雪球,虽然这段时间找工作很忙,这个论坛让我一个快要毕业的经济类研究生学到了很多无法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增强了自己的投资能力,希望雪球越办越好,早日找到稳定盈利的模式,上马IPO,迎娶白富美。@沈潜[大笑]

全部讨论

2015-11-22 18:19

15年12月还没到哥们

2015-11-22 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