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机王牌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0喜欢:1
发言总结
l发言人2
他,即东吴证券的袁宇,在电话会议上重点推荐了光大环境这一垃圾焚烧行业的头部公司。他和同事陈志文将共同主持会议,并邀请了包括光大环境投关总监在内的多位重要嘉宾参加。袁宇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资本开支及生物质发电补贴发放趋势进行了提问,特别强调现金流变化对于评估公司价值的重要性,并提及使用DCF模型对公司进行估值时,不同阶段的现金流会对结果有重大影响。他还关注了垃圾处理行业中的政策变动,尤其是国股支付责任的变更及其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尽管存在补贴发放延迟等不确定因素,袁宇仍对光大环境的未来持有乐观态度,相信公司能产生稳定的价值并维持良好业绩,从而展示出作为投资标的的关注度。

热门回复

发言人1 问:为什么2023年的运营现金流较2022年有所下降?未来几年的国补回收状况如何?
发言人1 答:2023年运营现金流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补回收数额锐减。虽然2022年有一笔较大的国补回收款项,但在2023年恢复正常,导致整体回收额大幅降低,影响了运营现金流的表现。展望未来,预计在2024年个股的回收将向好,尽管与过去年度相比数量有限,但仍呈现出积极趋势。特别是生物职能领域的国补回收预计将大为改善,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现金流状况。

发言人3 问:2023年国补欠款的具体分布情况如何?
发言人3 答:截至去年年底,累计国家环境层面的应收账款达到125.7亿人民币,占光大环境应收账款的一半以上。其中,已纳入补贴清单并完成项目的应收账款规模为86.6亿人民币,其中环保能源板块应收账款约为20.65亿,剩余66亿来自绿色环保的生物质项目。未确权且未纳入补贴清单的应收账款规模为39.1亿人民币,其中包括垃圾发电板块约16.2亿人民币,其余部分来自绿色环保的生物质项目以及少量风光项目。总体来看,绿色环保板块的应收账款占据了大部分比重。

发言人1 问:目前光大环境的垃圾发电产能及其未来的项目规划是什么样的?
发言人1 答:光大环境目前运营中的垃圾发电产能大约为14万吨/年,而在建和筹建项目分别有8千吨和4千吨,总计可带来新增约14万吨的年处理能力。随着这些项目建设的推进,未来几年公司将陆续建成投运新项目,但考虑到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投资要求的改变,公司将更加注重资本效率,严控资本性开支,尤其是优化投资结构,优先选择轻资产模式的合作项目。

发言人3 问:今年上半年国补回收是否有所改善?
发言人3 答:今年上半年不论是生物质发电板块还是垃圾发电板块,都出现了国补回收的好转迹象。生物质板块在头四个月一次性回收了15.34亿国库,而在垃圾发电方面,虽然数据未详细说明,但表示在头四个月也回收了大约2亿国库。整体来看,相较于过去几年国库回收情况不佳的情况,今年上半年确实呈现出了明显的改善趋势。

发言人1 问:运营现金流在过去几年有何变化?
发言人1 答:2022年全年的经营现金流为92亿港币(67.5亿人民币),而2023年则为74.7亿港币(64.5亿人民币)。尽管项目陆续建成投运,但运营现金流并未随之增长反而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国补回收的影响,尤其是在2022年一次性回收了25.6亿人民币的国补,而在2023年实际收到的国补仅为1.6亿人民币。

发言人1 问:2023年光大环境及其相关公司在资本性开支方面的计划如何?
发言人1 答:在2023年,光大环境层面上预计资本性开支约为77.8亿港币,光大水务约17.2亿港币,光大绿色环保约5.7亿港币。将这些数额相加后,可以看出资本性开支主要用于环保能源板块,其中包括垃圾发电、生活垃圾协同处理等业务。总体来看,资本性开支已呈下行趋势,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减少。尽管如此,由于垃圾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投资门槛提高,公司仍将继续谨慎管控资本性开支,并逐步转向以轻资产业务为主导。

'发言人1 答:光大环境目前运营中的垃圾发电产能大约为14万吨/年,而在建和筹建项目分别有8千吨和4千吨,总计可带来新增约14万吨的年处理能力。'
???

谢谢提供信息

发言人3 问:为什么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国补规模较大?
发言人3 答: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国补规模较大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相较于垃圾发电项目,生物质发电的国对国股(即国家补贴)依赖程度更高,且补贴电价也更高。其次,在过去两年里,由于行业原因,大部分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国补回收并不乐观,但今年3月初却出现了16个生物质项目一次性回收15.34亿国库的情况,这是之前未预料到的现象。

发言人1 问:2024年自由现金流转正的可能性有多大?
发言人1 答:基于现有数据,即使在最悲观情况下(资本性开支保持较高水平且无国补回收),2024年也可能实现自由现金流转正。预计自由现金流将在10至15亿港币之间,但由于汇率因素,实际数值会有所差异。随着资本性开支进一步下行及国补回收好转,自由现金流将持续增加,标志着公司在2024年将达到一个重要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