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仓分析-中国巴菲特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3

持股分析系列接近尾声了,今天最后一篇,轮到中国巴菲特的公司$复星国际(00656)$

巴菲特是我的呕吐对象,在投资领域神一样的存在,但是生活确实如此的单调,而且他可是少年就成名,富可敌国啊。难道他一辈子最大兴趣就是数钱么?我还是觉得芒格更可爱一点,更真实一些。

因为巴菲特的名声实在是太响亮了,美股也买不了,其实伯克希尔也买不起?

那怎么办呢?

亚洲巴菲特谢青海的惠理集团,搞,被套!

中国巴菲特广昌哥的复星国际,搞,底裤都没了!

回忆一下投资复星的原因和交易过程

1、投资理由

* 在雪球上,有很多分析复星的文章,前景是多么好,股价又低谷(和A股比),我印象中一直都是低于1PB的。

* 复星五花八门的概念,快乐生活板块、智能制造、金融保险。什么中国动力嫁接国际资本等等,让人浮想联翩,心花怒放。

其实这就是一笔跟风投资,就跟着网友及其文章买入。这是新手常见的问题,没有自己的投资原则,也不了解投资标的,甚至财报都没看,就急不可耐的买入,非常害怕错过挣钱的好机会。

现在看来,凡是搞各种概念,发明各种新名词的企业,都应该多保持一份谨慎,甚至都应该远离。

2、买入的过程

其实投资不害怕一买就跌,因为跌了反而会让自己多一份谨慎,去研究学习找原因。只要有基本的交易计划,反而不容易被被大仓位套牢。

我看了一下投资记录,居然最早一笔是在2017年8月12元买的,可能为了节省交易费用,上来就10000股。买完以后,股价就开始上涨。这真是要命,判断正确,发现了宝贝,买的太少,各种焦虑。于是在2019年2月到4月,股价回调后在13元左右加仓多次买入;

虽然是分批加仓,但交易完全没有计划,一是价格没有足够的间隔,二是时间没有间隔;完全就是一个菜鸟的操作。还是害怕错过了。

后来问题就接踵而来,宏观经济环境巨变,国家对民营企业资金对外投资审查,然后又高杠杆的流动性危机。股价一路下跌,但是我却执行逢低买入,摊薄成本的策略。

为什么会这样呢?现在回顾来看原因如下:

* 复星的估值PB越来越低,感觉非常便宜;心中一直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且很多投资大家都说过,好公司应该越跌越买啊。价值投资被套个50%很正常的。

* 复星总是时不时的在二级市场回购,而且还有分红;这些动作非常的具有迷惑和欺骗性,对于初入港股的我来说,觉得大股东真是很有担当的,对股价表现非常重视。关键在A股,没见过这种大股东啊。

然后就深套其中,要不是因为投资期限足够的长,而且我还是有总体的交易体系和规则的,并且自己也持续的学习。所以复星这笔投资没有把我消灭,真是庆幸啊!

广昌同学也算是厉害,这么几轮的调控,居然没有暴雷,依然在前线奋斗。

3、对于复星后续的打算

其实我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因为复星是一个控股性的集团,业务繁杂,我觉得自己没能力通过财报搞懂。而且随着时间的拉长,复星在我整体的仓位占比慢慢下来,就留着做个教训吧。

我也是看过很多技术分析的书的,也是略懂一点看图技巧的。关注复星时间长了,也会有一点盘感,所以我也做了1-2次的高抛低吸,降低了一些成本,但是保持仓位整体不增加。不知道,这次躁动的港股能不能解救我。

回顾完所有的持仓,其实最大的收获是再一次明确了什么东西是我不懂得,是不应该碰的。

作为一个普通人,其实应该逐渐缩小自己的“能力圈”,因为大多数可能都不是我们能搞懂的。特别是你接触不到产品和服务的公司,因为你没有一手信息,大多数时候就是通过财报隔岸观火,道听途说,想要战胜市场先生,非常困难。

巴菲特说的非常好,投资就像打棒球,个人投资者有一个先天的优势,你不一定非要挥棒,你可以一直等到你的好机会。放低预期,投资宽基享受中国经济成长的收益,长时间来看也是非常好的。

全部讨论

05-17 15:20

我不看好复星集团,在香港三家复星上市公司,是靠融资赚钱的企业,恒大当时在香港也有多家上市公司。

05-22 16:39

投资复星的经历差不多,不过我减持了一大半,还有不少的仓位在里面,等着解套。

00656都不看好,说明该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