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特施洛斯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8回复:14喜欢:40


50年9000倍

在2006年致股东信中,巴菲特专门用了一个章节来介绍和赞美大师兄沃尔特·施洛斯。

因为父亲失业家庭困难,1934年施洛斯在卡尔M.勒布公司找到了一份跑单员的差事。

一年后,他想多赚些钱,就找到老板,问他想当证券分析师行不行。

老板拒绝了,但是给他介绍了一本书:《证券分析》。

他告诉施洛斯,做证券,只要读了这本书,别的书都不用看了。

再后来公司派他去纽约证券交易所研究院学习,上的是本杰明·格雷厄姆开的“统计分析”。

这个起点也让施洛斯后期的投资生涯,主要以《价值线》的统计数据进行公司判断,他不和管理层交流。

他自知不善于看人:要是去和管理层交谈,可能会发现他们人很好,但是我根本不了解他们,所以我最好还是看数字,而不是看人。特别是公司没多少负债的话,要是债务不高,一般是非常安全的。

1946年开始为本杰明·格雷厄姆工作,直到1955年自立门户,成立沃尔特 J. 施洛斯合伙人公司,简称WJS。

在近50年的投资生涯中,他为WJS股东赢得了20%的年复合回报率,扣除费用后的年复合回报率15.3%,远高于标普500指数10%的表现。

施洛斯非常强调安全边际,喜欢在公司或者行业陷入困境、股价下跌时去买入一家公司。

相应的顶级投行董事长对12个公司股票的操作回顾是购买被严重低估的、实力强大的成长型公司股票,并且预期在未来几年内会有一个或多个积极的发展信号推动该股价格大幅上涨,实现后再出售该股票。

其实是异曲同工。

如果说有非常突出的特点,那么相对于在合理的价格买好公司,施洛斯则是更想在打骨折的时候买(困境反转)。

“要是行业陷入了困境,我们就研究这个行业里的公司,可能会发现值得买的。”

“我喜欢买创新低的股票。”

“我不想亏钱。我买股票就买那些我认为有下跌保护的,至于能涨多少就顺其自然。”

施洛斯倾向于历史较长、资本结构简单、债务不高、管理层持有相当份额股票、并且净资产远高于市场价的公司。

沃尔特·施洛斯于2012年去世,未著书立作,访谈也很少,以下集结了部分资料。

他的投资策略,在当下很多行业陷入困境、悲观预期的市场,显得尤为合适。

施洛斯访谈

①安全边际——

我觉得安全边际是净资产远高于市场价格。

有这样的安全边际不能保证你的判断正确,不过我就是觉得有实在的东西在那,要是价格低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人收购这家公司。

管理层本身有意愿把公司经营好,你和管理层的利益并不冲突。管理层也想成功,你和管理层实际上是站在一边的。

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公司陷入了困境。比如,公司由于原料质量问题遭到诉讼,因此陷入麻烦,这样的事情总是在所难免。所以尽量不要买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可能遭到诉讼的公司,例如医药企业。

我不愿意在我认为合理的价格买好公司。我不是不愿意买好公司,只是我想在打折的时候买。我想赚钱,不想亏钱。

要是想赚钱,买入的价格最好能保证会上涨50%。买入的股票涨起来可能要几年时间,一定要有耐心等待这一天。

愿意在公司陷入困境时买入的寥寥无几。

为什么这么说?我买入陷入困境的公司,我又为客户管理资产,他们就不喜欢陷入困境的公司。他们想要的是风光的公司。

你要有一颗大心脏,情愿承受账面亏损。下跌的时候不卖出,而是愿意加仓继续买入,这种做法与股市里人们的行为完全相反。

格雷厄姆其实就是个逆向投资者,但是他没用过逆向投资这个词,因为他买股票就是看值不值。

现在做起来要困难多了,已经找不到大量低于营运资金的股票了,就连股价低于净资产价值的股票也很少见了。一般破净的股票都是陷入困境的,人们避之唯恐不及。

市场变了,我们的投资方法随之改变。我买不到价格低于营运资金的股票了,虽然买不到了,但我不是买不到就撒手不干了,我们必须知道要怎么办。

我们决定要买这样的股票:不景气但是有大量净资产,股价接近历史低位而不是高位,别人都看不上眼。

可是别人为什么看不上?你可能会说这肯定有原因。可能只是股票的盈利不行。

但人们很看重盈利,都太把下个季度当回事了,我们不这样。

我们做投资最关键的就是根据价格高低决定买不买,正如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所说,“买股票要像买菜一样买,不能像买香水那么买”。

这个原则在今天看来有些不合时宜,因为吉列和可口可乐等股票的价格就像香水一样昂贵。

总之,我们喜欢买入我们认为低估的股票,而且我们必须有勇气越跌越买。

②控制情绪——

我投资股票尽量不受情绪影响。

我不和管理层交流的原因之一就是管理层非常善于把希望你看到的一面展现出来。我不善于看人。

沃伦·巴菲特看人看得很准,他能很准确地判断一个人是好是坏,所以他喜欢和人打交道。我觉得投资时要尽可能不受情绪影响,分析判断问题要按逻辑来,不能按自己的喜好判断。

举个例子,电动汽车是很了不起,但是现在的电动汽车还是离不开汽油。将来有一天,有人会发明出真正的电动汽车,一定会大获成功。不过我不愿意因为将来有人会发明真正的电动汽车而买入一家汽车公司。我宁愿买公司当下的现实,而不是未来可能的预期。

在过去50多年里,我觉得在投资和生活中获得的最重要的经验是诚实。

只要诚实,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我从诚实中得到很多好处。

在本·格雷厄姆门下的师兄弟们的共同之处首先是我们都不抽烟。

要说真有什么共同之处的话,我们都很理性,即使在非常不利的情况下,也不会情绪化。

在我们当中,沃伦在这方面做得最好。

我们都是好人,都诚实本分。

大家知道,有些人赚了不少钱,但是我不会买他们的股票,因为他们不值得信任,这些人是谁,大家可能心里有数。

和这种人有关的一些股票价格很低,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

③卖出——

卖出是最难的,虽然心里定好了卖出目标价,但有时候会受到情况变化的影响。

我曾经持有生产水泥的(Southdown, Inc.。我们在 12.5 美元左右买了很多。

这只股票买得不错,后来股价翻番,我们在 28 美元、30 美元左右清仓,两年时间取得这样的收益相当不错了。

后来发现到它涨到了 70 美元。

在这样的错误面前,我们真的承认自己不行。我们就是觉得在我们卖出的价格水平已经不便宜了。

我想说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卖出。我觉得,基本上一只股票50买的,涨到100了,就比较脆弱了,我可能会卖出,因为已经翻倍了,我不想操心。

不过,我们是分批卖出,最好不要在一个价位全部卖出。我可能会在85卖出一部分,具体要看持有了多长时间。我们一般持股三年左右,不频繁买卖。

我们买的时候对持股多长时间大概心里有个数,持有等待的时候就读财报,跟踪公司发展的怎么样。我喜欢赚钱,但我没有一个公式说要是从50涨到100就卖了。

持股期间要观察,要知道,股票也会下跌,涨得太高就比较脆弱了。50买的,涨到100,你说我不卖,然后又跌到50,你就会觉得自己很傻,没赚到钱。所以,我一般在上涨的过程中卖出。

我的换手率是估计每年 20% 或 25% 左右,我们每四年周转一次。

我们希望获得长期资本利得,而且买入陷入困境的公司,我保证肯定不会你刚一买它就涨,而是会继续下跌。

必须要等一段时间,公司才能好转,一般要等四年左右,有些股票等的时间更长。

④能力圈——

我从来不考虑经济会怎么样,我刻意避开这些东西。要是你问我,我也不知道。

我相信政府官员不希望经济衰退,这对他们没好处,他们会想办法解决的。我买股票就看它值多少钱,不考虑经济会怎么样,这很省心。

只要股票便宜,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但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人们受情绪左右了,这时就是买股票的好机会,要抓住这样的机会。

不过,我认为不要试图猜测市场走向或者预测未来。最好就是买入你觉得很值的公司,然后就等着,也许等的时间会比较长,但是省事很多。不要想着股市会怎么样,经济会怎么样。

有些人克隆沃伦·巴菲特,沃伦·巴菲特买什么,他们就买什么。

怎么说呢?我不愿意这么做。我们管理基金,每年把涨上去的股票卖了,再找便宜的买。

如果我们买入一只股票,假如我们就买沃伦·巴菲特的股票,就拿房地美来说吧,买入后,它从 10 美元涨到了 50 美元,这可真涨了不少,我们就会卖出。

如果不卖出,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房地美从 50 美元跌到 25 美元,我的合伙人会亏损 50%,全年我们在股票上亏损 30%。

我们不能亏损 30%,这样客户就会撤资。查理·芒格管理自己的资产时曾经连亏两年,损失了 30%。

我们必须考虑客户的情绪问题。他们信任我们,但是不愿意亏损 30%。我们也不会让自己管理的资金亏损 30%。

如果我们买入有成长潜力的优质公司,它们可能遭遇大跌,我们的客户也不懂。我们要尽力保护他们,我们从利润中分成,也会承受亏损。不过,客户还是不愿意看到亏那么多钱。

因此,我不喜欢成长股。有人在成长股上赚了不少。

话说回来,还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适合我们的方法就是买入风险有限的股票,而且我们买入很多只股票。

有人说分散持股是因为无知,这话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不像彼得·林奇那样拜访全国各地的公司。

他把自己搞得太累了。他每年拜访 300 家公司,一家接一家,马不停蹄,这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的风格和他不一样,格雷厄姆也不那么做。

巴菲特经常说他的几只重仓股,但我们不行。从心理上讲,我做不到。

沃伦聪明绝顶,他不但善于分析股票,而且善于判断企业,他买入一家公司的话,公司的管理层会卖命地为他工作。我觉得他什么都不用干了。

沃伦看人看得很准,看企业看得也很准。沃伦的风格很好,但我们的风格和他不一样。

他可以找到五家能看懂的公司,而且几乎全是金融公司,他游刃有余,我们真的做不来,人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我对大宗商品毫无所知,不知道它们的价格走向。我买入的 Asarco 是开采铜矿的大宗商品公司。

我不知道铜价是否会继续下跌,只是根据股价看觉得 Asarco 便宜,不是因为我知道铜或白银的价格走向。

我对这些东西一概不知,这倒省了不少时间。

赚钱要诀

1994年3月,施洛斯合伙公司写下了一份股市赚钱要诀。

1、价格是与价值相关的最重要的因素。

2、努力确定公司的价值。股票代表企业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张纸。

3、以账面价值为起点,去估算并确定企业价值。

4、要有耐心。股票不会立即上涨。

5、不要根据消息或短线去买股票。如果可以的话,让专业人士来做。不要因坏消息而卖出。

6、不要害怕孤独,但要确保你的判断是正确的。你不能 100% 确定,但要尝试寻找你想法中的缺陷在哪。下跌时分批买,上涨时分批卖。

7、一旦做出决定,就要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

8、找到投资理念并努力遵循。这里说的是我发现的一条成功之路。

9、卖出时不要太着急。如果股票达到你认为合理的价格,那么你可以卖出。但人们常常是因为一只股票上涨了50%,就说卖出它并锁住利润。在卖出之前,要重新评估公司,看看价格跟净资产价值是否匹配。注意股市的估值水平,是不是股息率较低,而市盈率较高?股市是否处于历史高位,人们是否非常乐观?

10、购买股票时,我发现在过去几年的股价低点附近买入很有帮助。一只股票可能会涨到 125美元,然后跌到 60美元,你会认为它很有吸引力。可看看三年前,这只股票以 20 美元的价格出售的。这表明它存在一些脆弱性。

11、尽量以折扣价购买资产,而不是购买盈利。盈利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变化,资产通常变化缓慢。如果购买盈利,就必须对公司有更多深入的了解。

12、听取你尊重的人的建议,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接受。记住,这是你的钱!赚钱容易守钱难,一旦亏了很多,就很难再赚回来。

13、在买卖股票时,最糟糕的情绪就是“恐惧”和“贪婪”。

14、记住复利。例如,如果你每年能赚 12%并继续投资,6 年后你的钱就会翻倍(不含税)。请记住 72法则。将你的收益率转换成 72,就可以知道你的钱需要多少年才能翻一番。

15、股票比债券好。债券收益有限,通货膨胀会降低你的购买力。

16、小心杠杆,可能会伤到自己。

#施洛斯# $融创中国(01918)$ $保利发展(SH600048)$$房地美(FMCC)$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06-12 19:07

经过十年的系统投资,我觉得就我目前的状况(业余投资,几百万的资金量),学巴菲特比较难,或许可以学习施洛斯。
不过,巴菲特依然是我进入投资(非炒股)领域的最大引导者,因巴菲特而知道格雷厄姆,然后在十多年前买了《证券分析》,读第一遍时很累,后来就一下子领悟了。
再后来才知道施洛斯,发现自己投资的方式很多地方像施洛斯……

我们做投资最关键的就是根据价格高低决定买不买,正如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所说,“买股票要像买菜一样买,不能像买香水那么买”。
这个原则在今天看来有些不合时宜,因为吉列和可口可乐等股票的价格就像香水一样昂贵。
总之,我们喜欢买入我们认为低估的股票,而且我们必须有勇气越跌越买。

06-13 07:41

要买这样的股票:不景气但是有大量净资产,股价接近历史低位而不是高位,别人都看不上眼。

06-12 18:03

收藏学习

06-12 14:05

施洛斯是普通投资者最容易学并最应该学习的大师。

06-13 10:51

学习,mark,#施洛斯#

转发学习

06-12 18:52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