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27分钟收3.2亿定金?谁是幕后的受益者?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01

随着前天小米汽车SU7的发布,雷军用一场非常精彩的发布会点燃了大家的热情,也把小米汽车真正带进造车新势力当中。

小米汽车也很争气,准确点说,是小米的粉丝给面子,非常认可这台车。

小米Su7发布27分钟后,大定突破了五万台,5000台创始人纪念版更是几分钟内销售一空,还有大把的粉丝抢不到。

我们简单做个估算,雷军这场发布会给小米汽车直接带来了多少业绩?

02

首先是5000台创始人纪念版,大定两万,定金不退,这就是一个亿的收入。

另外的45,000台,定金5000,不锁配置的话,7天内可以退,理论上一辆不退的话,那就是2.25亿。

也就是说,雷军开完发布会27分钟,就给小米汽车带来了3.25亿的定金。

这是一次值得被记录的经典营销案例。

当然,一辆不退也不太可能了,在发布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就是各种关于小米汽车的热搜,其中就有用户投诉说“小米汽车的定金不退”。

因为雷军之前强调过,7天可以退的条件是不能锁定配置,锁定了配置,小米就真的要按照选配去投产了。

这就让很多没有注意,光想着炫耀,又不是真正买车的人损失定金了。

当然,我们其实没有必要去责怪这些追风、炫耀的人。

想一想十年前,噢,不对,就5年前,中国车企何曾有过这种待遇吗?

有人会把“购买国产车的定金”拿来当作炫耀的标志吗?

几乎没有,大家认为值得炫耀的是BBA这些传统燃油车品牌,他们才能带给用户身份,国产车哪里配得上呢?

但今天真的不一样了,国产车不仅在新能源赛道上完成了“换道超车”,还进一步进入到大众的心智,改变了他们的认知。

大家现在觉得买国产新能源同样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这种无形之中,消费者行为和喜好的变化,才是企业要去看明白的市场信号。

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包括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一定是大有可为。

03

当然,除了小米自己是直接的受益者,我们还可以想一想,还有谁是小米汽车的幕后受益者呢?还有谁巴不得小米收钱收到手软呢?

当然就是小米的供应商了。

小米发布汽车之后,资本市场投出了认可票,小米的粉单盘中拉升,早盘涨幅扩大到10%以上,收涨12.1%。

小米概念板块的一系列成分股全线飘红,夸张一点的已经上涨了20%。

很多机灵的投资者,都在拼命挖掘小米汽车的供应链当中有哪些A股受益标的,小米用了谁家的方案和技术?

我们也很好奇这件事,因为雷军发布会现场有一个环节让我感觉非常熟悉。

什么环节呢?

雷军在讲到汽车安全的时候,特别花了一段时间去讲解小米一体压铸机的X光AI检测有多先进,有多牛X。

不需要人工用手去摸,用眼睛去看,AI会自动拍出28张X光片,自动检测产品有没有缺陷,准确率达到了99.9%,比人工效率提升了20倍。

我越听越觉得熟悉,不对,我怎么好像在哪里了解过这一类的工业AI检测解决方案呢?

好像在我的记忆里,全国也只有这么一家企业有这个能力吧?

诶,我猜这个企业一定是我们单仁牛商的学员,因为我上周才去了他们公司。

熟悉单仁行的老朋友可能还记得,这家企业就是我们前不久刚刚讲过的“国内工业X射线检测龙头——日联科技”。

04

无锡日联科技是我们单仁牛商的老学员,创始人刘骏博士也是我多年的好朋友。

日联科技从2014年来到我们身边,10年时间,他们的业绩从当初的4千万上下,逐步增长到了超过5亿。

在去年2023年,日联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了“工业检测第一股”,也是科创板当中唯一一家工业X射线检测的企业。

我马上就联系刘骏博士,我说,小米汽车的X光AI检测,不会就是你们提供的吧?

咱们的刘骏博士没回答我,真的是一个字都没说啊,我跟大家保证。

刘骏博士只是一顿猛夸小米汽车,一会说小米汽车质量多么安全,配置多么好,一会说小米发布会有4000万人观看,开心的不得了。

我赶忙打住他,怎么感觉你比雷军还高兴呢?

我说,我知道,上市公司有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而且一般来说,一旦跟重要客户签订了合同,一定都会附带商业保密条款,公司是不能对外明确提出具体的客户。

我就跟刘骏博士说,我们就不谈这个问题了,你看,你是我们单仁牛商的优秀学员,我有责任关心你们的发展,你给我讲讲你们现在的技术和产业布局的情况,特别是领先的科技噢。

刘骏博士就告诉我:

日联科技在铸件焊件检测领域,已经啃了10多年的硬骨头,咱们这十多年不是白干活的,已经突破了日本和美国两家对手的技术封锁,我们产品已经明确应用于汽车的行驶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和动力系统这些关键部件的X射线影像检测。

特别是像汽车这些铸件焊件、材料检测的图像采集和缺陷识别,日联科技形成了实时降噪、细节增强、HDR动态压缩这一系列核心处理技术,有完善的解决方案。

硬件上的核心能力我们有,软件上也取得了突破,我们利用之前积累的大数据,研发了一套人工智能模型,用神经网络架构不断训练算法,然后再跟硬件去搭配。

什么意思呢?

我举个例子跟大家讲讲,就像我们去医院拍个X光,这个设备要拍的很快很清晰,要能透过我们的外表把里面看得清清楚楚。

但是,片子拍出来了,总得有人看吧,这个玩意一般人看不懂,甚至连医生都看不懂。

医院是专门配置了一个岗位叫“医学影像诊断师”,他就是专门去分析这个片子,把诊断意见告诉给医生。

日联科技就是用AI代替了工业检测里的这个人工。

AI能够自动从复杂图像中识别出目标,标记出位置和类别,对缺陷种类、关键尺寸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智能检测,比人的精度和效率要高的多。

刘骏博士说,单仁老师,我们已经完成了大功率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225kV高压发生器的研发和样品测试,在纹波系数和电压恒定性这些技术指标实现了突破。

我给你看一下我们的产品图。

我一看,噢,确实挺眼熟的。

我又问刘骏博士,公司下一步拓展的领域方向在哪里?

他告诉我,日联已经完成了汽车一体化压铸检测的前沿业务布局,向国际知名新能源汽车厂商交付了首台一体化压铸成型车架X射线检测装备,下一步准备跟各大新能源整车厂加强合作。

05

小米汽车发布会的第二天,我又去看了一下日联科技的股价,结果他们家股价高开了近10%,其他同行并没有什么变化。

我想,这已经最好的答案了。

对我们很多企业来说,今天很多变化都在发生当中,在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经势不可挡,不只是工业检测行业,还有非常多的领域都一定会爆发出新的机会。

但这种机会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得到,拿得稳。

日联为什么能拿到重要客户的订单?

就像我所说的,做一公分的宽度,一公里的深度,你得先真正扎下根,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要有自己的原点能力,客户问你要东西的时候,你不能只拿个PPT跟客户说我多厉害。

日联是真正在自己的行业扎根,不断去钻研技术,在拥有了自己工业检测的核心能力之后,再在我们的帮助之下,去拓展市场的宽度,丰富自己的产品矩阵和应用场景。

特别是抓住了进入高增长行业的机会点,因为在这些领域才会有高增长的机会,才会有高质量的客户。

就像两个同样的大学生毕业找工作,一个去乡镇找工作,一个到北上广深找工作,他们获得的发展机会能平等吗?

只有在高增长的行业里,客户在成长的同时,也会带动你一起高速成长,给你带去更多的曝光和品牌背书。

就像这次进入到大客户的供应链,就是日联科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强竞争力的一个体现。

我相信,日联科技未来一定会继续保持稳健的成长性。

对我们更多的企业来说,把握产业发展机会和营销机会,这是我们成功的重要前提。

祝福日联科技,也祝福小米继续大卖。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