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起飞记:从造车新势力说起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今非昔比。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玩家们还在饱受争议:“造车新势力最后可能只会剩下一家”,亦或是“汽车制造业并非外来玩家可轻易涉足”。同时,整车销量和增速持续下滑(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更是下滑7.4%),更是为新势力蒙上一层灰色阴影。

一路高举高打的蔚来汽车,终于在2018年登陆资本市场(虽然此前收入为零)。但2019年蔚来似乎并没有变得更好,而是一度令人窒息:从新能源汽车补贴缩减、到召回事件以及骤减的交付量,导致股价一步步下滑至近1美金。

蔚来上市以来的股价走势,自年初起便神之起飞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许多人的心头好,这其中包括传统整车厂(如上汽、广汽吉利等),曾在汽车互联网创业的造车新势力(以蔚来、理想为代表),也包括不断提供资金弹药寻求产业落地的国资,和希望抓住下一个用户入口的科技公司们。

但造车太难了,造一个富有科技感、可以安全行驶的好车就更难了。这其中经历的磨难苦楚需要顽强的意志力去克服。


所以造出一个科技属性,让用户称赞的新能源车,到底需要哪些能力和禀赋?

强大充沛的资金实力无疑是首个必要因素。

汽车不比手机,手机只需要好用好玩快捷,但汽车则多了一个核心考量因素,即是否安全稳定。传统意义上的汽车产业链,以具有品牌的整车厂作为话语权之首,背后是一个完整复杂的运作分工体系,包括各类零部件和生产厂商以及层层叠加的经销体系(当然,复杂的经销体系存在于中国的每一个商品销售环节)。整体的设计与每个零部件之间是否匹配、交付是否达到合格标准,都有严格的供应商入库、测试和量产环节。对于一个外部玩家,这些流程和打磨需要时间,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定位中高端的蔚来累计融资400亿+,专注产品不铺张浪费的理想累计融资100亿+(在一线城市都罕见其线下门店,大幅节省营销费用,这也和理想比其他新势力晚入场有关),小鹏累计融资150亿+。庞大的融资金额囊括了互联网大佬、主流私募基金、国有资本和整车产业资本,是对每个造车企业融资能力的巨大考验。这不仅仅包括产品和生产的验证,更是考验核心团队的强大号召力和能量

而另一个重要的基础能力则是整车的设计及制造能力,这其中有大量细致的know-how蔚来、理想、小鹏的创始人大多是互联网创业背景出身,依靠外聘汽车行业的高管、团队与人才,通过几年不断的实践和摸索,也在逐渐补齐相关能力,并且随着交付起量开始完善优化。


来看看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吧。蔚来全年交付4.3万辆:要知道对于汽车行业,这可不是一个小数量(已经吊打许多普通燃油车品牌的年度销量),按照蔚来平均30-50万的售价,蔚来全年营收已可达近200亿规模。由于汽车是一个高客单价的大型消费品,上万的销量即可轻松突破50亿(多么令人羡慕,想想科创板那些艰难爬坡的科技公司,真真闻者落泪)。

2020年新能源汽车公司的交付数量


蔚来2020年月度销量也可以看到,大概率情况下2021年交付量仍然会逐渐提升;如果没有额外的安全事故,在新能源汽车大量市场空白的情况下,未来几年只会不断提升。

2020年蔚来月度交付数量


理想汽车则是靠一款理想ONE打遍天下,但仅仅该款单品就能拿到3.2万辆的年度销量,相当于其他车企多款车型合计。这很可怕,爆款车型说明它抓住了消费者需求痛点,通常更容易拥有相对长的生命周期,因此也能提升该款产品的综合利润率(大量销售摊薄了固定制造成本)。


然而,资金和精密设计制造能力只是必要环节,若要在传统玩家势力下突围,必然需要更为突出的优势,比如更强的科技赋能(自动驾驶、智能化)、对用户充分的理解尊重(直销模式下,更贴近用户且深度服务运营,如特斯拉罕见打广告 而是投资线下体验店)、以及互联网化的运营。

“新能源汽车”已经不足以形容现在的新型汽车,除了将燃油驱动改为电能驱动外,往往还附加了更为智能的汽车应用,包括车载大屏、车机OS及其应用生态、以及有极长技术链条的自动驾驶。因此,用“智能汽车”来形容可能更为合适贴切。


巨头们纷纷紧密拥抱了智能汽车,这些曾经都仅存在于想象中,但现在已经慢慢变成了事实。百度不再只有AI算法和平台,而是亲自下场造车,大众对该战略的认可已经直接体现在股价上;而在手机硬件逐渐逼近瓶颈后,小米似乎也与造车若即若离。各路大咖们在智能汽车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登陆美股资本市场,交付量稳定爬升,股价一路飞涨;

挣扎者:几番挣扎后,FF获得来自吉利和珠海国资的融资,计划通过美股SPAC上市,绝地翻身;

有钱任性者:通过买买买开启整合模式,恒大汽车市值直奔4000亿,真的只差一辆车了;

亲力亲为的科技巨头:由于PC端搜索引擎无法承载移动端入口,百度长期盘踞低位,现在亲自下场参与造车,智能汽车将成为其AI平台、算法、芯片等业务的重要载体;

国资:汽车产业由于极长的产业链条,又伴有生产基地和配套产业落地,是各地产业规划的“香饽饽”,前有传统汽车制造基地江浙区域、合肥助力蔚来,后有上海国资参与威马、珠海参与FF;

代工新模式:富士康和吉利合资,希冀可以成为汽车产业的代工者,让具有设计和科技能力的厂商总盘谋划,而由第三方提供标准生产模式(想象下精密的汽车竟然也不需要整车厂亲自生产,而是由第三方提供平台和底盘 标准化制造生产)。

百度近10年股价走势


这样看来,智能汽车似乎正在成为下个10年的“大号手机”。人们似乎真的可以在汽车上放松交互、轻松娱乐、拥有舒适的活动空间、甚至可以放开双手(如无数科幻作品中所构想的那样)。

《底特律变人》中的自动驾驶汽车


行业内一直在追逐能够接近手机的下个划时代硬件,VR曾经被寄予厚望现阶段看来,VR还难以胜任Facebook收购的VR品牌Oculus在2020年推出了Oculus Quest2,相对较低的门槛(最低售价299美金)和较优的综合效果是其优势。同时,依靠大火的VR游戏《Half-Life》又狠狠提升了一把销量(也许某个爆款游戏才是硬件设备的起量核心),传闻累计销量1000万台;但这样的销量规模离相对普及还有长远的距离,更别提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眩晕感。


科技公司对智能汽车如此在意,除了不断加速提升的普及率,更重要是背后所包含的一整套技术和应用链条,这其中包含云计算、AI图像视觉、激光雷达、自动驾驶算法、车载系统OS及各类应用、高精地图、路侧设备等

特斯拉为例,出于自动驾驶和提升驾驶体验考虑,共有8个环绕摄像头、12个超声波传感器和前置雷达。通过摄像头获取的360度图像都需要通过AI图像算法进行识别、理解、决策,庞大的计算量也需要云计算进行支持,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协同配合,更别提核心的自动驾驶算法;为了严格考虑驾驶安全,仅有智能汽车自身的能量还不够,需要在路面管控和地图方面有更多的支持,这边产生了高精地图和路侧设备等。

特斯拉官网介绍,8个环绕摄像头、12个超声波传感器和前置雷达


而这些核心技术,无一不涉及云计算、AI、传感器、芯片等,都在已经或逐渐与各路科技公司的业务沾边。如公有云的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AI视觉的四小龙,激光雷达的Velodyne、速腾、禾赛,自动驾驶平台的百度,芯片的英特尔英伟达、华为、地平线,等等等等。

智能汽车,曾经的科幻想象正在变成现实。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星辰科技随笔

 $百度集团-SW(09888)$   $蔚来(NIO)$   $小米集团-W(01810)$   

全部讨论

2021-12-16 11:20

不知道小米还有没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