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5回复:64喜欢:26
已经有卖方吹pet-铜箔是一个可以对标隔膜的赛道了,龙头应该有千亿市值。[吐血]

我算了一下这么说其实也有道理,假设pet铜箔2025年渗透率20%大概就是300亿市场规模,目前看来龙头(重庆金美)领先全市场至少2-3年左右,25年一半市占率就是150亿,由于工艺难度高竞争格局好给一个30%净利率(恩捷股份是37%净利率)就是45亿,30倍pe也就是1350亿。

现在二级市场靠谱的看来看去好像就只有双星新材了,但是双星实在看不懂,上游跟石油挂钩,下游应用极广,而且不理解为啥给这么低的估值,是不是现在投资人都有“膜恐惧症”。看了一下财报,公司跟康得新还是不一样的,双星没有有息负债,但是存货不小。

有没有对双星研究比较深的朋友来说说,作为一家有技术壁垒的新材料公司,为什么双星估值一直这么低,资本市场究竟在担心什么?

全部讨论

双星新材的上游有明显的周期性,下游还好,且明显向高端膜材料包括新能源方向转型,高端膜材料的占比越来越高,且这块周期性并不高,所以绝对不应该享受这个估值。
但市场就是给了这个估值,如果市场是正确的,那一定市场在担心一些东西,我觉得周期性可能不是主要因素,更多的还是财务上的一些顾虑。
最近听了一些交流纪要,提到预付30%进行锁量锁价,上游石化产品能锁价多少有点颠覆我的认知。但双星又没有有息负债和存货,且减持和融资的动力都不强,又看不出财务作假的动机。
无论如何,对于反常的事物,通常还是多留个心眼吧。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2022-08-07 21:11

几个原因吧:
1、成本端的周期性依然在;
2、原来产品大多是低端膜,周期性较强,现在新材料膜占比达到80%以上了,但是周期性是否减弱还需要市场证明;
3、有人怀疑财务上有些不干净,一小部分人怀疑担心罢了。
4、21年左右涨幅也非常大,22年开始增速有减弱,市场担心成长性降低。

老板是个农村企业家,格局小。几年前定增投资光学膜,一年后不及预期,坑了把定增的机构。去年高位减持,坑了把接大宗的机构。年初2021年报票据和现金流的事,电话会上那个女提问者就差骂他了。

2022-08-07 21:39

还有一个就是产能释放的过程,双星年底有一个较大的产线投产,是光伏背板膜和光学膜共线的,目前光伏背板膜的需求很旺盛基本上满产满销,下游买家是福斯特这些

2022-08-07 23:54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尤记得去年做A股第一切腹股的时候,也是鼓吹核心门槛是来自于日本的设备,因为某某原因,其他厂家想要引入需要4到5年时间

到了去年底,设备的国产替代成功,诺德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现在铜箔(不管是否pet)的逻辑,感觉更像是交易大宗见顶利好下游,只是原有的铜箔不香了,变成了pet铜箔(新技术)

$万顺新材(SZ300057)$

2022-08-07 21:26

双星的增量主要是两大块,光伏背板膜+PET镀铜膜,光伏背板膜进度比较快,去年已经占总营收的21%,今年年底应该可以到30附近。镀铜膜的话要看后面公司的进度情况了,有技术有成本优势的公司,应该可以比较容易做到行业前排,股价可能更容易受到镀铜膜进展的影响

原来的业务不是属于高增长赛道,现在PET铜箔业务关联上了高增长的新能源材料,估值可能会一步到位了。可能PE会达到当年业绩的30倍左右。

2022-08-07 21:07

主营业务很多人担心有周期

2022-08-07 22:01

双星本质就是个周期股,硬想给它上新能源的估值,就跟散户一直把磷化工当新能源抄一样……

2022-08-07 21:07

原来主营低端周期性。高端还需要证明给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