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98喜欢:22
说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未来房子建设的人力成本会提升的非常快。因为中国最能吃苦的那一代人基本上也都快干不下去了。
遇到年轻滴滴女司机不难,遇到年轻美团女骑手也不是稀奇,但你想在工地上遇到一个年轻男民工那基本不可能,更别说女的了,而且现在中年男性都很少见。
一直到17年我们还有1700多万出生人口,肯定跟出生人口下降没关系。这事说白了就是太苦太累太脏。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上一代,根本没人愿意干。
有些人的观点是早就不缺房子住了,无所谓。我不是很认可这个观点,想住好房子是基本人性,90年代也没见谁睡大街。
并不是说人人都住大平层或者别墅,这不现实。
刚需房也分紧凑型刚需和改善型刚需。现在大量的三四口之家是住在实际面积四五十平米的房子里,父母过来了更是局促,这种居住体验和住90左右—110左右的改善型刚需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小区这几个月成交的几套都是实际面积近100平米的户型。而且都是一大车行李,说明都是以前就有房的,升级改善型。
而且以前大城市的房子多数都是以紧凑型刚需为主,这些年改善型刚需才多起来。
目前我们的情况,还真的没到谈房子够住的时候,如果以人不睡大街就叫够住,那几十年前就够了。
衣食住行这四大需求,后三者满足的已经不赖了。食,大量人因为吃的油水太足,各种富贵病,包括我。衣和行,几百块的衣服鞋子和十几二十万的车子体验已经不错了(而且还有滴滴),除非你非常在意品牌带来的面子加成,单论实用性其实已经非常够用了。只有住的实用性满足的不太好。
想住好房子,这也是发达国家迄今为止每年还有大量开工的重要原因。
$融创中国(01918)$
$保利发展(SH600048)$
$万科A(SZ000002)$

精彩讨论

中墉之道2023-12-17 02:56

我就问博主一个问题,20年前建房子和现在建房子,那个效率高,按你意思,20年前的建筑工人更年青,效率更高吧,事实上是现在建房效率更高。原因就在科技进步和资本集累。如20年前地基很多地方要人工挖,而现在是机器挖。20年前把建筑材料从地上搬到高层楼房要人工直接挑或背上去,而现在直接用吊机吊上去。难道己后建房子就没有更机器人替代人工了吗。你这还怀疑以后会因为没有熟练工人而降低生产效率的想法简直是杞人忧天。何况城里商品房的主要成本是土地和建材,而不是人工。依你这理论,美国人工成本那么高,农产品一定比中国贵吧,但事实是美国大量农产品卖到中国。

你这韭菜保绿吗2023-12-17 00:56

不是找不到徒弟,是找不到可以白嫖的徒弟

满仓好2023-12-16 22:54

也许以后不需要大量人力来盖房子了?
另外在房价的构成里面,盖房子的人力资源成本能占比到百分之1吗?就是销售房子的人力成本都比盖房子的高,就算番几倍也影响不到房价啊

闪闪星2023-12-16 22:45

是的,中国一定会很快进入到人力成本特别昂贵的时代,我家最近搬沙发,搬家具,打整体衣柜这样的活,来的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完全没有年轻人了,我跟师傅聊天,师傅说找不到徒弟,没有人愿意吃苦干这种活。

金银石2023-12-16 22:09

待遇上去了就有人干了!主要是人力成本在工程中的比例问题!

全部讨论

收入下降也很快,四五线,没文化的月工资就三千多,全年无休,五十岁老人就一千多。

然而人工成本在房价中所占比例大概是个零头

2023-12-17 04:33

同意贴主关于人工观点,但不光是建筑工地,所有脏活累活都一样,我觉得环卫最没人做,以后拉圾处理费会大幅上升

2023-12-17 08:24

前几天在装修工地看到一个戴眼镜大姑娘在铲水泥,表面看20-25,白净文雅那种,我震惊了活了40岁第一次看到,感觉刚做这个,太白了

2023-12-16 23:23

人力成本涨10倍,地价只要跌个1%就行了

2023-12-16 22:36

以后发达国家差不多了,建筑工人工资越来越高

2023-12-16 22:31

工地都机械化了,人很少

2023-12-16 22:06

180~250平才是理想,可惜口袋里没有米。

2023-12-16 22:04

改善是持久的需求。
所以我所在城市今年心动工基本都是多层大面积,我新买的小区从118-230都有,售楼员说138以下的卖的没有以上的好,最好卖的是196的。

2023-12-16 23:33

我之前也是觉得房子的改善是刚性需求,但是这一年下来,想法有了变化。这些年上峰提的房住不炒慢慢变成了大众共识,剥离掉房地产的金融属性,把它作为消费品看待的话,其实现在消费降级才是大趋势。
我今年卖掉了自住的107平高层和毛坯143高层,把之前出租的70平老破小收回来自己住了。其实也没啥不习惯的,无非睡觉的地方小了一点罢了。相比之下,套现的大量现金能给人更好的生活体验。
所以,我现在觉得按照现在趋势走下去,旧时代房地产思想钢印也会松动的,价值也会需要重新判断。居住是刚需,但是房产证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