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电池上天?宁德时代电动飞机加速,低空经济新风口,电池巨头争相入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宁德时代的电池上天了?$新能源车龙头ETF(SZ159637)$

6月25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其民用电动载人飞机合作项目取得进展,预计2027年到2028年可支持约2000到3000公里的航程。这也是宁德时代首次透露其电动飞机航程信息。曾毓群表示,宁德时代已经成功试飞4吨级民用电动飞机,正在“积极投入”并加速8吨级研发。该8吨级飞机预计于2027到2028年发布,届时可支持约2000到3000公里的航程。

宁德时代电动飞机的底气来自凝聚态电池,其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这不仅意味着与当下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250Wh/kg 的水平提升了两倍,更代表着它已经满足了支线客机的能量密度要求(马斯克曾表示,只要电池的能量密度能超过450Wh/kg,做到用更轻的电池提供更多电力,电动客机就能成立)。

众所周知,固态电池大幅提升电池的安全性,兼容高比容量正负极,打开能量密度天花板,因此成为动力电池下一轮技术竞赛中的关键,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赣锋锂业孚能科技国轩高科和蜂巢能源等公司均有所布局。然而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和商业化,翻阅各大产业链巨头的公开信息,都设定在2026-2030年之间。对比全固态电池,凝聚态电池量产先行一步,如今凝聚态电池已经具备量产条件

分析人士指出,交通电动化的上半场是汽车,下半场则是航空电动化。宁德时代下注电动飞机,瞄准的正是其背后巨大的市场前景。有观点认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有望成为电动航空领域最先实现商业运行的航空器。eVTOL聚焦中短途飞行场景,可以通俗理解为电动化且不需要跑道就可垂直起降的飞机。据《中国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到2035年,全球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保有量将达到26000架,带动全球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累计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600亿美元。未来随着eVTOL的批量交付将拉动eVTOL全产业链的市场规模达到万亿级。

从技术方面来看,eVTOL采用电力驱动,其能源系统的核心是锂电池。目前,国内宁德时代孚能科技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力神等锂电池企业已经开展了航空级电池的技术攻关,且部分企业已经推出了航空级电池产品。除了宁德时代,4月,亿纬锂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飞行汽车、无人机等低空领域已有相关电池产品的布局和应用。而早在2023年底,国轩高科已与亿航智能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研发适用于亿航智能无人驾驶eVTOL产品的动力电池解决方案。

毫无疑问,eVTOL行业的兴起为锂电池及下一代电池技术(全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等)的应用开辟了新领域,创造了新的增长动能,同时电池技术的进步能够为eVTOL行业规模化和商业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

高弹性!供给侧改革力度超预期,新能源车龙头ETF有望迎来反转

截至2024/6/21,新能源车板块估值(PE-TTM)为21倍,处于2021年以来29%的历史低估区间,比期间71%的时间都更具性价比(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东财基金整理, 2021/1/1-2024/6/21)。

今年以来,产业链的产能利用率和库存均触底回升,一些环节还有了涨价的情况,叠加目前的以旧换新政策,政策催化剂下板块有望迎来超预期行情。值得指出的是,近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旨在大力推动行业向优质产能转型,鼓励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和优化生产流程来提升竞争力。目前中国锂电产业已经从“卷产能”向“卷技术”的阶段发展,业内对于新产品或新技术的高度关注,说明各企业希望通过创新创造出新的价值,有助于产业良性发展。

二季度可能的催化因素主要包括:1)行业能否在五至七月份的环比排产上有进一步上量,以满足全年接近30%的同比增速预期;2)关注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以旧换新政策落地以及单车平均电量的进一步提升,或为行业增速带来额外增量;3)储能市场有望进一步上行,新兴市场如南美、澳洲、中东等地的储能项目有明显放量。

(以上信息来源:公司公告,东财基金整理)

关注板块反转机会,选龙头

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

$宁德时代(SZ300750)$ $国轩高科(SZ002074)$ #固态电池产业链关注度陡增# #汽零板块反复活跃,金麒麟5连板# #低空经济 #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仅代表撰文时市场表现,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所涉观点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引用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和收益承诺。基金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其更新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请提前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涨跌幅如下:2014年(-7.64%);2015年(74.53%);2016年(-19.78%);2017年(4.30%);2018年(-38.16%);2019年(45.51%);2020年(101.83%);2021年(42.02%);2022年(-29.07%);2023年(-29.40%)。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基金未来表现。(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发布时间:201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