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eVTOL、船舶……电池企业发力全域快充,看看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都干了什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年以来,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瑞浦兰钧都面向多元应用场景推出动力电池新品。$新能源车龙头ETF(SZ159637)$ 据GGII,2024年高压快充将快速普及,结合海内外主机厂800V平台新车型集中释放,2024年将带动国内快充锂电池产品出货超10GWh。

当下,锂电产业链的快充发展出现三大趋势。

首先,快充电池向低成本发展,铁锂系快充扩大装车。

宁德时代的神行超充电池为例,其装机朋友圈持续扩大,搭载奇瑞星纪元ET车型、小米SU7 Pro,推进铁锂系快充电池的市场开拓。

国轩高科则在第十三届科技大会上推出“G刻”5C超快充电池,同时覆盖了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和三元等多元材料体系。

亿纬锂能推出面向商用车的“开源电池”具备3C超快充电速度,15分钟可从20%快充至80%SOC,比能量大于160Wh/kg,循环寿命超过7000次。

其次,顺应快充电池趋势发展,材料、制程工艺同步演进。

对比常规铁锂电芯,铁锂快充电芯成本涨幅在10%。其中负极被视为提升电池快充性能的关键之一,业内主要以碳包覆、二次造粒的方式提升负极材料快充性能,碳包覆技术可打造更大的石墨层间距和通道;二次造粒则可提高压实密度、增大比表面积,更便于锂离子脱嵌,可使材料能量密度和倍率性提高。目前,杉杉科技、璞泰来、中科星城等负极企业在这一领域都已取得进展,逐步实现出货中。

第三,上天下海,全域电动化补能。

在电动船舶、eVTOL两大处于成长阶段的市场,更便捷的补能诉求成为焦点。据GGII,2035年船舶锂电出货规模将超50GWh,预计2040年eVTOL用电池市场规模超万亿元人民币。

电动船舶因电池数量多,为了快速获得能量补充,常采用快充模式,充电电压从380V到950V不等,对动力电池提出了兼具成本优势与快充性能的诉求。

eVTOL则因垂直起降的飞行属性,要求动力电池具备更高倍率,而快充则将助其在旅游、农业、物流等领域做更多商业模式探索。随着“低空经济”概念的火爆,作为动力来源的电池产品成为eVTOL推广应用的关键之一,吸引动力电池厂商纷纷下场布局,“让充电像加油一样快”已经成为全行业共识。以前飞行器充电需要一个小时,一天只能运营六七次,而超快充技术能大幅缩短充电时间,在保证能量密度的同时提升周转率,一台eVTOL一天可以运营20次,运营效率可以提升两到三倍,这对于增强eVTOL现阶段商业模式的盈利能力非常有效。

高弹性!新能源车板块处于历史低估区间,有望迎来反转

2月以来,新能源车指数已较低点反弹近26%,显示出板块的高弹性。(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东财基金整理, 2024/2/1-2024/5/17)

截至2024/5/17,新能源车板块估值(PE-TTM)为22倍,处于近三年37%的历史低估区间,比期间63%的时间都更具性价比(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东财基金整理, 2021/5/17-2024/5/17)。

今年以来,产业链的产能利用率和库存均触底回升,一些环节还有了涨价的情况,叠加目前的以旧换新政策,美国IRA法案和出清产能的征求意见稿都是对整个板块的利好,政策催化剂下板块有望迎来超预期行情

二季度可能的催化因素主要包括:1)行业能否在五至七月份的环比排产上有进一步上量,以满足全年接近30%的同比增速预期;2)关注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以旧换新政策落地以及单车平均电量的进一步提升,或为行业增速带来额外增量;3)储能市场有望进一步上行,新兴市场如南美、澳洲、中东等地的储能项目有明显放量。

(以上信息来源:公司公告,东财基金整理)

关注板块反转机会,选龙头

pick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

$宁德时代(SZ300750)$ $国轩高科(SZ002074)$ #贵金属高开高走,紫金矿业再刷新高# #飞行汽车万亿级产业待起飞,如何掘金?# #超快充固态电池#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仅代表撰文时市场表现,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所涉观点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引用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和收益承诺。基金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其更新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请提前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