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碳酸锂重返11万元,锂矿底部确认了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5

锂盐板块主要企业在Q1均已实现增利/减亏(除了天齐锂业)。2024年第一季度,赣锋锂业归母净亏损4.39亿元,环比减亏59%;融捷股份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增长25%;盛新锂能归母净亏损1.44亿元,环比减亏63%;天齐锂业归母净亏损38.97亿元,环比扩大386%(天齐锂业因参股的智利化工矿业公司(SQM)陷入税务诉讼裁决,以及产品毛利大幅下降,一季度暴亏38.97亿元)。$新能源车龙头ETF(SZ159637)$

价格方面看,进入3月,锂盐厂减产挺价初见成效,碳酸锂价格返回10万元/吨。至4月和5月,碳酸锂价格已在11万元/吨左右企稳。锂价走势是决定锂企业绩情况的核心指标。去年以来,锂电池重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剧烈下行,锂行业景气度走弱,相关企业利润下滑似乎在意料之中,那么国内锂企盈利情况是否只能“随波逐流”呢?

答案是否定的。树挪死,人挪活。2023年7月广期所上市了碳酸锂期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锂电行业龙头企业盛新锂能华友钴业等都已参与期货套保,赣锋锂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20余家锂电企业已披露开展套期保值公告。今年3月,宁德时代发布《2024年度套期保值业务可行性分析的公告》并表示,为减少生产经营相关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给公司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计划对生产经营所需原材料锂金属等大宗商品开展商品套期保值业务。“公司开展商品套期保值业务,能有效管理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周期行业的低谷要持续多久,通常都是很难判断的,但如今已经有龙头企业选择逆势加码。5月7日晚,锂矿龙头赣锋锂业计划25亿元加仓海外锂辉石矿项目,被外界看做是锂周期反转的一个迹象。事实上,今年以来,赣锋锂业还加强了与澳大利亚锂矿生产商Pilbara的合作;拟以不超过7000万美元认购阿根廷矿产勘探企业PGCO增发股份;与Pilbar签下大单,后者向赣锋锂业的锂辉石供应量从此前的16万吨/年增加到未来三年的31万吨/年。可以看出,行业低谷期的赣锋锂业试图继续夯实资源量,以拉开和竞争对手的距离。

年初以来,持续有市场观点指出,在锂价持续下跌影响下,包括Finnis等高成本矿山宣布停产,同时Greenbush、Mt Cattlin等矿山下调了2024年的产量指引,部分矿山扩产进度放缓,锂供给过剩格局已出现一定程度收窄迹象。若锂价在后续继续下探,可能引发更多矿山减产,锂供需格局有望迎来实质性改善。基于此判断,锂价有望寻底后企稳。

高弹性!新能源车板块处于历史低估区间,有望迎来反转

2月以来,新能源车指数已较低点反弹近26%,显示出板块的高弹性。(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东财基金整理, 2024/2/1-2024/5/17)

截至2024/5/17,新能源车板块估值(PE-TTM)为22倍,处于近三年37%的历史低估区间,比期间63%的时间都更具性价比(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东财基金整理, 2021/5/17-2024/5/17)。

今年以来,产业链的产能利用率和库存均触底回升,一些环节还有了涨价的情况,叠加目前的以旧换新政策,美国IRA法案和出清产能的征求意见稿都是对整个板块的利好,政策催化剂下板块有望迎来超预期行情

二季度可能的催化因素主要包括:1)行业能否在五至七月份的环比排产上有进一步上量,以满足全年接近30%的同比增速预期;2)关注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以旧换新政策落地以及单车平均电量的进一步提升,或为行业增速带来额外增量;3)储能市场有望进一步上行,新兴市场如南美、澳洲、中东等地的储能项目有明显放量。

(以上信息来源:公司公告,东财基金整理)

关注板块反转机会,选龙头

pick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

$赣锋锂业(SZ002460)$ $天齐锂业(SZ002466)$ #贵金属高开高走,紫金矿业再刷新高# #锂电池早盘走强,板块内多股涨停#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仅代表撰文时市场表现,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所涉观点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引用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和收益承诺。基金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其更新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请提前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