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高盛“买进”宁德时代,目标价上涨50%,什么信号?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2

大新闻!高盛恢复跟踪宁德时代,评级为买进,目标价304元,较当前价格仍有50%的上涨空间。$新能源车龙头ETF(SZ159637)$

嚯,这一波,从3月开始,宁德时代陆续收割了一波外资好评,快集齐龙珠(顶级投行、评级机构)召唤神龙了。

[狗头]3月初,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将宁德时代的评级上调至“超配”。在报告中,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指出,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领先的电池制造商,受益于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电池需求的攀升。

[暴富]4月15日,穆迪评级将宁德时代以及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 Contemporary Ruiding Development Limited发行的有担保的高级无抵押债券均上调至A3,并对宁德时代主体给出稳定展望。

[火箭]4月16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Jack Lu等在报告中指出,宁德时代电池利润率超过预期,受益改进的销售组合和成本控制,并预计将会持续提振盈利,上调公司目标价至230元。杰富瑞分析师Johnson Wan更是小幅上调宁德时代目标价至245元。

[牛]5月7日,标普将宁德时代的长期评级从BBB+上调至A-,评级展望由正面转为稳定。预期宁德时代EBITDA利润率在2024—2025年将进一步扩大到19.7%—19.8%。

外资不但看多,而且做多。上周为北向资金披露调整首周,北向资金全周累计净流入近90亿元。具体来看,Choice数据显示,北向资金显著加仓A股核心资产,加仓宁德时代超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通常情况下4月份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淡季,但与销量相比,动力电池市场景气度反而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且市场集中度仍在提升。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于5月1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前五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之和达到88.1%,较前一个月增加1.55个百分点。在这些企业中,宁德时代凭借近50%的市场份额居于行业首位,而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以26.79%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位列行业第二。两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七成

政策面上,5月8日,工信部发布《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和《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旨在引导企业加强电池产品质量,提升动力电池市场的集中度,进一步推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发展壮大。这个重磅政策被解读为锂电池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将推动行业出清低端过剩产能,引导锂电池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解决“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问题。锂电龙头企业凭借领先创新能力有望成为大赢家。锂电行业的马太效应或进一步加剧。

高弹性!新能源车板块处于历史低估区间,有望迎来反转

2月以来,新能源车指数已较低点反弹近26%,显示出板块的高弹性。(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东财基金整理, 2024/2/1-2024/5/17)

截至2024/5/17,新能源车板块估值(PE-TTM)为22倍,处于近三年37%的历史低估区间,比期间63%的时间都更具性价比(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东财基金整理, 2021/5/17-2024/5/17)。

今年以来,产业链的产能利用率和库存均触底回升,一些环节还有了涨价的情况,叠加目前的以旧换新政策,美国IRA法案和出清产能的征求意见稿都是对整个板块的利好,政策催化剂下板块有望迎来超预期行情

二季度可能的催化因素主要包括:1)行业能否在五至七月份的环比排产上有进一步上量,以满足全年接近30%的同比增速预期;2)关注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以旧换新政策落地以及单车平均电量的进一步提升,或为行业增速带来额外增量;3)储能市场有望进一步上行,新兴市场如南美、澳洲、中东等地的储能项目有明显放量。

(以上信息来源:公司公告,东财基金整理)

关注板块反转机会,选龙头

pick新能源车龙头ETF(基金代码:159637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

$宁德时代(SZ300750)$ $国轩高科(SZ002074)$ #锂电池早盘走强,板块内多股涨停# #低空经济 # #高盛称A股已出现牛市信号#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仅代表撰文时市场表现,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所涉观点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引用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和收益承诺。基金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其更新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请提前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全部讨论

06-13 10:47

外资吹捧轨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