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汇夏季峰会-TMT投资高手论坛

发布于: 雪球转发:22回复:7喜欢:75

大湾汇夏季峰会-TMT投资高手论坛

 主持人:水牛哥 

嘉宾:@潘亚军 Panther、孙宇扬Simon、钟日昕@Ricky

分享时间:2020年6月27日

水牛哥:

非常荣幸邀请到了三位重量级的嘉宾:潘亚军Panther,孙宇扬Simon,还有钟日昕Ricky。我们今天这三位嘉宾很早就投资了互联网。潘总早2008年就投资了腾讯,收益非常丰厚。孙总1999年的时候就已经加入了腾讯,2008年从腾讯出来之后一直在做互联网行业一级市场的投资。不仅收益颇丰,而且经验很丰富,投了很多非常好的项目。钟总在雪球上大V号有20万的粉丝,我看着他粉丝量不断增长,跟着他学习了很多互联网知识。今天非常感谢他们来参加高手论坛,先请潘总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潘总:

谢谢牛总。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我不是什么高手,今天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互相交流探讨一下。

我叫潘亚军,网名叫Panther。2005年开始参加工作,最初在一些拟上市公司做IPO工作,后面做了一年多的战略管理和股权投资。我最喜欢的还是二级市场投资,之后主要是在我们集团做二级市场投资。

在我们原来做股权、做战略的过程中,给了我很大启示:投资就是要投未来有前景的行业,这非常重要。当时想科技行业非常有前景,是代表未来的行业。此后,科技行业一直是我比较重点关注的行业。科技里面的互联网又是我个人最感兴趣的,这些年在互联网上投资的公司数量并不多,两只手就数过来。现在我在做资金管理工作,跟几个老同事成立了一个私募,投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我分享一下当年投腾讯的经历,我是2008年3月份投的腾讯,主要依据三个方面。

第一是大环境,互联网的普及过程我觉得是时代的大趋势,而且这趋势当时还远远没有走完。我们每个季度都能看到腾讯在线用户数的高速增长,从这个时代背景上来看,互联网的渗透率还可以走得很远。

第二是公司角度,我可能是腾讯的第一批用户。2000年左右开始用QQ,我相信群里很多人也是。见证了腾讯的不断开疆扩土,不断稳固自己的地位。

我在投资方向关注腾讯,是2007年进入港股市场的时候。我发现了几个特点;第一,腾讯很多产品都不是原创,但是他总是做最好,这种事情至少不下三个案例。这规律可能代表了腾讯有某种能力,而且腾讯用户在持续增长。借助QQ往游戏和其他产品上不停引流,产品又做得这么优秀,我判断这种商业模式可能持续很久。但是一直缺少个好价格,正好2008年初的时候它给了我一次机会。我在2007年看好腾讯,那时他的PE一直是100多倍,我记得到了2008年它的估值就跌到了静态40倍,当时我算腾讯当年的利润应该能有100%的增长,之后未来几年可能还是接近每年翻番的增长。正好跌到静态40倍,我测算动态是20倍,再往后算一年可能10倍,这样算就非常便宜了。当时买入腾讯很幸运,如果没有那次暴跌,按照我当时投资水平可能买不上。

那个逻辑后来一直没有变化,唯一有一次变化是在2011年左右的时候。那时PC互联网的时代即将结束,移动互联网正在崛起。腾讯产品处在青黄不接的阶段,微信还没有现在这么强的地位,市场对腾讯有一定的疑虑。后来微信推出很快扫清这个障碍,我又坚定拿了几年。投腾讯过程就介绍这么多。

水牛哥:

您现在还持有腾讯吗?

潘总:

我现在没持有腾讯,2015年卖掉的,卖的有点早。现在持有其他几个标的。

水牛哥:

谢谢潘总,下面有请Simon孙总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孙总:

大湾汇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感谢牛总、海涛总的邀请。我本人不是什么高手,在二级市场这么多年一直只做腾讯。对整个二级市场的行业,战略思想等各方面我还是有很多需要学习。

我1999年加入腾讯跟小马哥一起创创业。腾讯1998年注册了公司,1999年正式开始业务。我算是第一批招聘的员工,在腾讯是34号,对腾讯业务发展包括早期的业务相对比较了解。2008年从腾讯离开后一直在做跟腾讯相关的行业一级市场投资,近几年,科技产业互联网,大文娱行业,以腾讯游戏为主的一系列相关行业,我们确实也投了不少公司,介入游戏公司的早期阶段,2012年到2017年我们投了可能有二十几家上市公司和并购公司,那个阶段上市的游戏公司基本上都有我们的影子。

我一直围绕着腾讯业务做投资,对腾讯更了解一些,也希望跟大家多分享和交流。很幸运能在腾讯的创业初期加入腾讯,和小马哥一起伴随着QQ时代一路走过来。之前牛总提了个问题,说腾讯在困难时期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这个问题可能我回答不是特别理想,小马哥回答肯定最理想。

从我个人经历看,腾讯真正困难的时期其实只有很短的阶段。2000年初的时候,还没有拿到投资,而腾讯后期的SP业务、广告业务、游戏业务,那个时期都没有起步或者处于刚起步阶段。腾讯当时的收入非常微薄,公司所花的钱号称基本是马化腾在股市里赚的钱。

那个阶段我为什么没有离开呢?当时确实有蛮多机会的,我是QQ的第5个程序员,也是整个QQ的第1任PM(产品经理)。当时的PM负责的工作很多,腾讯内部所有的future(功能规划)、代码、进度管理都在我这里。腾讯业务部门在QQ上实现的功能,产品体验,也要通过我才能到整个QQ项目组,我再把这些future分配给项目组的程序员。基本扛起整个业务部门和QQ开发部的衔接工作,算是QQ的第一任PM。

那个时候我对一级市场、二级市场,腾讯的投资,未来方向等想的都比较少。更关心的是作为研发人员怎么把QQ代码质量写好,QQ的Future怎么实现,想法比较单纯。我们应该是2001年发第1批员工股--这个大家应该也听说过,腾讯前66还是69号有第1批员工股票。其实就是一张纸,拿一块钱去换那张纸。拿过来以后就直接扔到了抽屉里,到2004年上市的时候,找了很久才把那张纸找到。我能留流下来扛过那段困难时间的主要原因,还是自己是程序员,当时想法很单纯,就跟着马化腾创业,慢慢地就把整个QQ做起来了。2008年的高交会,遇到李泽楷和IDG,他们各投了200万美金,于是小马哥也不用卖QQ了。拿到了钱以后,我们就开始关心未来的商业化怎么去做了。当时属于无线部门的sp业务,广告业务,都有比较庞大的用户群在增长,这些业务上了QQ以后也是不断的持续在增长。

当然,当年的收入和现在比起来是很小份额,但作为一个早期没有收入的创业公司,突然之间在SP业务和广告业务迅速的增长,当时我们也是看到了未来的曙光,所以动力就比较足,后面一直跟着小马哥做。2002年的时候,腾讯开始准备做游戏,之前我进腾讯的主要原因,可能也是小马哥想我去带游戏团队。进来以后发现当时腾讯自己的收入还没有,做游戏有点早,所以就进了QQ组,在QQ组写QQ程序写了两年,后面又做了PM。

2002年腾讯开始做游戏的时候我是属于自告奋勇的,我跟Pony讲我说我可以去起步吗?我算是腾讯游戏的第1个人,当时带了两个人,有一个现在是腾讯的VP,我们一起把腾讯的游戏做起来。开始是QQ游戏,后来是QQ幻想,QQ堂等一系列QQ游戏,都是我们早期的作品。在2007年2008年的时候代理了DNF、CNF。LOL是我走以后才出来的,那个就跟我没关系了。QQ系列的游戏,腾讯自研和代理的游戏,都是我那个部门负责。

随着腾讯游戏的增长,整个腾讯的收入也快速增长。我2008年初离开,当时腾讯互娱跟腾讯互联网之间的收入应该是1:1,两个加起占腾讯收入的70-80%--也可能更多,我印象中是80左右。当时我们的用户已经是整个行业的第一名了,但是收入排到第二或者第三。第一是盛大,第二应该是网易,但是我们跟网易的收入水平差不多了。2008年初,当时腾讯已经完成了第1个阶段的里程碑,特别是游戏的第1个阶段的里程碑。我希望换一下环境,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第1批的员工股已经基本都到期了,行使股权以后就出来了。

我后面做一级市场投资工作,投资做了很多游戏公司,大家有需要可以交流交流。我对包括科技行业的公司。直播行业比较了解。比如,腾讯微信的创始人之一李明强的图普科技,现在直播行业、视频行业90%以上鉴黄需求都是图普完成的,他们算是视频识别的人工智能公司,而鉴黄只是他们其中一个业务。

介绍一个具体的案例,我们当年投的自由之战。玩游戏的人应该会了解,他是中国第1代MOBA,也是中国第一、用户量最大的MOBA游戏。当时王者荣耀还没有出来,腾讯也没有MOBA游戏,我们就投了。自由之战的两个人是腾讯出来的,因为都是同事关系,我属于近水楼台就直接投了他们。我们是在14年底投资了这家公司,15年底卖给了一家上市公司--盖亚互娱。当时天使投资我们投了比较多--1000万,卖完以后的实际利润是1.5亿,拿在手差不多一年,有15倍的回报。

总结一下当时为什么能快速的投进和退出。两个关键的原因,一是我们抓住了PC的LOL转MOBA的关键时间点,那个时间LOL在海外和国内的用户群已经很庞大了,当时的挑战是LOL这种游戏微操作游戏快速转到手游能不能有很好的体验?当时我去北极光,去过会都有很多挑战。我自己其实也没有说服自己,但总觉得这事不去投,万一错过了很可惜。更关键的因素是这个团队我很喜欢,当时在几家一起竞争的情况下我们完成了投资,也占了很大的比例。我们当时占了30%,在退出的时候我们是有绝对的话语权。第二个关键点是我们在王者荣耀商业化爆发前退出了,卖给了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也拿这款游戏做了几次定增,也赚了很多钱。这两个机会点抓得都很好,那年完成了项目的15倍回报,也是北极光当年最高的投资退出,我记得第2名是8倍只有我们的一半。

暂时说这些,也占用大家蛮长时间了。

水牛哥:

感谢孙总,孙总和潘总都很谦虚。孙总在腾讯早期几乎负责过腾讯的各个部门,我问两个小问题。第一问题是当年在IDG投资之前据说小马哥开始准备卖电脑了,这事真的假的?

孙总:

作为员工,我当时最大的感受是,原来免费的早餐,开冰箱以后发现空了;卫生纸也都没有了。记得我入职时有腾讯50多人,上市之前重新编排了工号,我排到了34号,这说明那个时期有十几个人离职了。当时走的都是业务部门或者广告部门的人,他们可能被竞争对手挖走了或其他原因。当时也听同事说小马哥想把QQ以500万卖给电信或联通。当时都是一个办公室,也有很多人来考察,觉得情况蛮危急。但作为程序员,我们还是想把代码写好,也没想那么多,所以留了下来,还是蛮幸运的。

水牛哥:

第二个问题,追问一下您的原始股还有吗?

孙总:

我2008年开始卖,一直卖到2018年卖光了。2013年又买入了腾讯,在陆续做波段,因为对腾讯业务比较了解,所以把握的还可以。

水牛哥:

好的,明白了,谢谢!我们接下来有请雪球大V钟总Ricky,他投了很多互联网企业。

Ricky:

大家下午好,我的雪球ID是Ricky,前面两位都是一级市场产业的大佬。我定义自己是中概股的爱好者,我从2010年观察、研究、投资中概股到现在大概10年左右,这10年没有干其他什么事情,主要就是在中概股这个圈子里面混。

我谈下个人体会,从2011年到现在中概股是什么样的市场?我为什么喜欢这个细分市场。第一,这里集中了中国最优质的公司,成长型最好的公司,也是机会最多的市场。从2010年到现在有几个特点,第一是周期性比较明显,从2010年到现在整个中概股了经历了好几波,比如2010年到2011年上半年是一波,那时候优酷,奇虎易车,好未来等大概四五十家公司到美国上市,那一波优酷差不多炒到100亿。到了2011年上半年到2012年又经历了中概股的危机,我记得那时候易车掉到他们账上净现金的价格,奇虎也掉到底。到了2013年-2014年,像类似唯品会、YY到美国上市,又带动了一波牛市。之后到了2015-2016年,中国的股灾之后,又有一波熊市。2017年又起来一波,陌陌,微博基本上一年涨了4、5倍。因为贸易战,2018年又是一个大熊市,2019年又是中概的牛市。

到今年,这周期间又更明显。一季度,因为疫情影响,还是一个大熊市的感觉。到了二季度,又是一个超级牛市。中概股周期性非常的明显,因为它是高质量的行业,整个波动性比任何市场都大。而中概股上市地在美国,但它经营地主要在中国,存在有很多信息不对称,导致这是个分歧非常大的市场。为什么我喜欢在雪球跟大家交流中概股的投资思路?几乎每一个公司或者说比较有特点的公司去美国上市的时候,我们如果花一定的时间去研究,会比较快把握这种信息不对称。在这种分歧非常大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比别人先得出一些比较靠谱的判断,往往就容易得到好的收益。中概股是比较风光的市场,每个时期都有些牛股出来,是牛股非常多的市场。几乎在任何时间点,只要我们努力去找,总是能找到非常好的投资机会。比如2010-2011年的奇虎、好未来;到2013-2014年的唯品会、YY;2017年的微博、陌陌;2019年到现在的拼多多、B站等,只要我们对这些公司足够了解,总是能找到还不错的机会。这个市场波动巨大,分歧巨大,也有很多的坑,我这些年也踩过不少坑。今天来这边也是跟大家学习交流,我介绍比较简单,之后还是跟大家多交流。

水牛哥:

好的,投资都会有各种各样坑的经历,待会我们有专门的话题来讨论大家踩过的坑。

今天TMT投资高手论坛,我们大概分两个大的环节,前面的环节我准备了一些问题请三位嘉宾做解答,后续我们尽量留多点时间给大家做自由提问。

现在开始我之前准备的问题。首先来聊电商,现在阿里巴巴有点像两年前的腾讯,大家在质疑阿里巴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竞争对手拼多多的崛起,饿了么被美团的打压,各种各样的竞争。

请教一下三位嘉宾怎么看这个问题,阿里巴巴到底是短期问题,还是核心竞争力或者各方面出了真正的危机?先请潘总来聊一下。

潘总:

如牛总所说那样,阿里现在情况跟两年前的腾讯有点类似,两年前我不太担心腾讯的问题,虽然现在我也买了阿里巴巴,但是有一点点担心。阿里现在确实遇到了很强劲的竞争对手,尤其是拼多多和美团。当时腾讯受到头条系的冲击,主要还是冲击了腾讯的外围。但拼多多是打破了阿里巴巴过去一统天下的格局,进攻到了阿里核心业务上,阿里核心业务确实是受到了攻击。

而且我对黄峥比较看好,现在阿里巴巴正好处于新老交接时期。张总上来还不到一年,他怎么样面对这些进攻?组织要不要调整?目前好像还没看到什么好的方法,这个确实有一些担忧,这也是今年阿里走的比较弱的原因。

总体上我还是觉得阿里和拼多多可能会长期并存,拼多多长得会更快。阿里电商基本盘会被切掉一块,但仍然会很大。我对阿里也不是特别悲观,云计算这些业务未来可能空间还很大。阿里短期一些东西要观察,但长期我并不悲观,大概是这样一个情况。

水牛哥:

请Ricky来分享一下关于阿里巴巴这方面的想法。

Ricky:

今年因为疫情原因,我觉得整个电商的渗透率又有进一步的提升,疫情让电商又迎来一个新的增长活力。今年上半年所有的电商股,像拼多多、唯品会京东、美国的亚马逊,都涨得非常好,除了中国电商里面的阿里跑输了大盘。这反映了投资者对阿里竞争格局的担忧。以前阿里看不到竞争对手,特别是淘宝领域基本上没什么竞争对手。前几年京东在B2C方面对他产生比较大的冲击,形成所谓的挑战,过去几年京东基本上被天猫打压下去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拼多多利用腾讯微信流量起来了,现在势头相当猛。我们把阿里电商拆分成B2C和C2C两个部分,在C2C领域阿里很难遏制现在拼多多的成长势头。从最新的用户量分析,拼多多最新的用户量已经接近淘宝2/3的比例。可能到了明年这个时候,如果以月活用户量对比,拼多多跟淘宝会相对会持平。

用户量方面,拼多多吃到了过去几年电商最大的红利。特别是来自电商下沉的红利,基本上是拼多多吃走了。拼多多是非常典型的C2C模式,淘宝最核心的业务目前来看影响不是那么大,但如果事情继续往后演绎就不好说。阿里之前打击京东很有章法,把京东遏制住,后来唯品会也被摁住。现在对拼多多,阿里没有任何章法,阿里反击拼多多看不到有效的招数,就是不停的往上冲。这个对阿里未来影响会比较大,我去年就说过这个,去年大家还没有现在那么担心。今年拼多多的用户越来越逼近淘宝,大家也越来越担心,这是C2C方面。

B2C方面也没有之前那么乐观。京东、唯品前几年被阿里打压的比较惨,现在反过来看,京东跟唯品会日子活得也不错。这两个古典电商也是站稳了脚跟,没有被阿里打下去,他们活的也挺好。如果看未来增量,还有一块是本地生活的电商,理论上也是一种电商形态。这领域原来饿了么跟美团属于相对胶着的状态,去年开始美团相对饿了么的优势在放大,特别是今年疫情。

为什么美团涨那么多,就是因为这种优势。疫情是一个很大考验,相当于把所有公司放在放大镜下去看。这种状况下对比这两个公司,美团在效率、团队战斗力等比饿了么都有优势。这个两家市场份额饿了么居于第二,但彼此的差距并没有在缩小而是在增加,所以最近美团股价涨的特别好。美团是一个没有什么边际的公司,以后本地生活电商方面会不会受到美团的攻击,这个不好说。

阿里最核心的C2C电商领域,接下来会受拼多多的影响比较大。B2C领域京东唯品会已经缓过来了。本地生活领域本来就不是老大,他的差距跟美团在进一步放大。

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大家比较担心阿里是有一定道理。从攻守方面来看,阿里与拼多多对战完全处于防守方,拼多多属于强进攻的状态,目前攻守之间阿里没有特别好的方法和策略遏制对手。以后阿里的发展不会完全没有增速,它还是会有一定的增速。

阿里它还是拥有中国最强的电商生态链,包括电商、物流、云计算、支付、本地生活等。以我们的投资风格,如果要投资电商领域,我会投那些成长性更高的公司,它会拥有更多的增长红利。市场上最近半年的股价走势也非常典型地偏向成长股,特别是拼多多涨那么多,大家愿意这个时候投票投给进攻者而不是防守者。我相信阿里未来还是很强,前面嘉宾也分享了这个观点,它未来也还是电商垄断者,但他垄断程度并不像之前那么明显且毫无挑战者。现在各条业务线都有优秀的挑战者,他是个防守者,阿里可能明年的压力会比今年还要更大一些。因为明年这个时候拼多多的月活跃用户可能会和阿里差不多。这些就是我对电商格局和阿里的看法。

水牛哥:

谢谢Ricky。我想追问一下,刚才您分享也提到了阿里在B2C领域的竞争对手--京东唯品会,能否谈谈您对这两家公司未来两三年成长性的看法。

Ricky:

首先我声明一下,我一直比较看好拼多多。刚刚提到的两家B2C公司,他们未来也会维持行业平均增长,他们两家属于古典型电商,自己进货自己销售赚差价模式。在服务品质方面会优于阿里电商,他们未来赚钱是没有问题。唯品会过去几年表面上看起来颓势,但是它的运营利润是有保障的,但未来的增速不会太快。我们主要看它们的估值,看它们每年能赚多少利润,唯品会去年大概是5、6亿美金,假设一年增长20%,最终能否赚到11亿美金,现在的估值和未来预期是否有偏差。

京东也是属于这种情况,他们股价不太可能超越大盘,这类公司超越大盘挺难。但这些头部公司的增速会高于电商行业的增速,而电商行业的增速则会高于传统零售行业的增速。京东和唯品会都是中国非常优秀的公司,也是在电商行业有自己特殊优势的零售公司,但是他们很难再获取远高于电商行业的平均增速,我的观点就是这些。

水牛哥:

谢谢Ricky。请问孙总对阿里巴巴、电商领域和整个电商格局有什么看法。

孙总:

我对阿里电商不是特别了解,刚才两位分享的观点很有道理。如果从二级市场投资的角度分析,腾讯比阿里更积极一些。腾讯在整个消费电商领域,无论是腾讯还是腾讯的小弟,比如京东、拼多多,美团,还有最近新出的微信小程序商店,他们都是在抢占阿里传统的淘宝和天猫地盘。

据我了解,腾讯在社交电商、本地生活、支付服务这几方面的整合差不多做了两三年。有各种各样的产品,有的在内测或者其他阶段,虽然外面看不到,但是腾讯里面确实出了很多好的整合体验。包括最近用比较大的团队在做支付相关的本地服务整合。我个人感觉腾讯在消费和电商领域下一盘大棋。但具体未来会怎么样,现在还没办法了解更清楚。在腾讯擅长的领域,如社交、社区、并购、游戏方面,阿里这些年做的并不是特别好。我个人分享给大家的信息就是这些。

水牛哥:

谢谢。在电商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话题可以探讨,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分享到这。接下来我们聊聊在线娱乐方面,最近各个方面都兴起直播热,董明珠前一段时间也在做直播。刚刚孙总也提到在直播方面有投资一些公司,直播对整个未来互联网行业竞争格局有哪些影响?请孙总先来回答。

孙总:

以我的经验来看,直播是整个大视频领域的其中一部分,可以放一起分析。整个视频领域,包括短视频、中视频、长视频和直播。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宽等各方面的增强,用户体验也会增强。整个行业肯定是逐步在内容化、IP化。直播也会跟各方面结合,比如之前直播跟电竞的结合,直播跟体育的结合,现在直播跟电商的结合。最近直播带货也比较火,直播结合的产品体验和各种平台差异化都在良性发展,网上对整个直播行业的分析观点也非常不错。

我讲一下腾讯在这方面的情况,腾讯的微视是最早的短视频平台,应该比抖音还早两年。最开始应该是整个行业还没发展到合适阶段,或者说产品体验也做得不太好,跟手机硬件水平和带宽也有关系,导致微视一直没有做起来。抖音真正起来的时候,微视又重新把这个产品捡起来了,因为抖音是先入为主的产品,而且头条系也确实重兵投入,做的也非常不错。根据目前对微视的了解,它确实很难跟抖音竞争。最近半年的观察,无论是QQ、空间、微信、腾讯新闻等各个方面的业务也给微视推了不少流量,但是它的增长确实没有那么快速。整个团队的各个方面,微视在未来的竞争中比较难打败抖音,但也不排除腾讯有新的产品带来差异化体验。

目前看来,视频号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创新。随着新的版本的发布,会跟早期版本有差异性,社交关系链和传播方面的不同体验,团队在逐步优化视频号体验和产品差异化。虽然视频号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可能未来价值大,有人说离抖音的差距很大。产品体验确实离抖音有距离,我们自己体验也是觉得抖音更好,但不排除视频号未来的版本,在腾讯这种平台上能做得更好。有两点大家需要多留意。

一是整个朋友圈的视频有个关键的点,像抖音这种不断地产生更好的内容,视频号和微视在市场方面很难去赶上。但是,“朋友看了什么样的视频”,“我的朋友看的视频可能跟我的体验有所接近”,“或者我会更方便通过朋友的分享拿到搞笑的视频”,这是其中之一。二就是说附近的视频,腾讯在社交电商、本地化生活服务上,在未来应该会有些动作。附近视频可有有很多想象,无论是社区内还是社区外,跟教育、医疗领域相关的各个方面商家,不断的去利用直接视频体验。微信小商店大家说人人能摆摊,微视未来或许会很好地结合。

腾讯在本地生活服务和社交电商有没有方式结合,我们期待未来的版本。腾讯视频这块,无论是短视频、长视频和头条系比,更多的可能还是以差异化和社交关系链的创新为主,这是腾讯在未来能够弯道超车的关键点。长视频,包括直播,发现好的主播、好的内容是关键点,是内容为王的生意。好的内容对用户有强的护城河,这是我的理解。

水牛哥:

孙总,您是比较看好视频号的,对吗?

孙总:

短视频放到张小龙的微信团队来做,相对于微视,我更看好视频号。

水牛哥:

以您的了解,腾讯现在是对视频号比较重视,还是像之前微视一样不怎么重视?

孙总:

其实都很重视。过去一年多时间,腾讯基本上把大部分资源都给了微视,但是微视没做起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资源大部分在微信,无论是支付、微信平台、微信游戏,视频号本身就是微信团队做的一个产品。资源都在小龙手上,顺手就把这个东西做出来了,再不断的去优化体验,这方面他们有天然的优势。视频号的机会可能更大,毕竟微视是在互联网事业群,怎么分配资源去做,能不能做好,还是要跨事业部或者跨事业群去沟通。但视频号就在微信。

水牛哥:

好的,明白了。你刚刚提到长视频领域,最近有传言腾讯要和爱奇艺进行合并。如果他们俩合并了,你觉得会对长视频领域有什么大的影响?

孙总:

我个人的感觉是如果合并成功,腾讯和爱奇艺会占视频很大一部分市场,最近很火的B站也是腾讯的企业。在整个长视频领域,内容、版权各个方面腾讯应该优势更大。腾讯视频在版权方面的成本很高,如果把整个长视频所有的平台全垄断了,版权成本就会降低很多,腾讯利润空间就会提升很多。视频用户、利润都会有很好的趋势,我觉得爱奇艺合并还是很有可能的。

水牛哥:

好的,谢谢孙总。在长视频、短视频、直播方面,Ricky是不是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Ricky:

我没有什么不同的观点,孙总说的非常全面,我做一些简单的补充。

直播今年跟前几年有比较大的变化。前几年很多人预言了直播的势头,今年看来也是成真了。直播由原来的垂直品类,比如秀场、游戏,变成了互联网行业底层工具。前些年有人一直在预言,由于今年疫情的原因,把预言提前实现了。

现在不管是电商、游戏、财经、旅游、汽车、医美,都在做直播。直播成为互联网产业底层的工具,不再是垂直的品类应用。对原来只做直播的公司--国内的YY,更早一些的9158、映客,更头部的陌陌,对这类公司有一定的影响。原来是垂直品类,现在变成综合品类,任何互联网公司都要做的底层工具。

去年原来最大的直播平台秀场,不是YY跟陌陌,而是快手,今年又增加了抖音。我们以抖音为例来说影响,抖音直播去年没特别火,也没特别强,今年开始抖音直播势如破竹。这里面有个很底层逻辑是因为抖音属于大众市场,它覆盖全用户,可以做成全民直播。但YY和陌陌不可能破圈,从原来的秀场直播破圈成为全民直播。当直播由垂直平台变成互联网底层工具之后,抖音、快手这种以视频为主的综合平台,它们的直播就变更加的强大。上周五陌陌的股价回到了收购探探以前的价格--大概只有16块钱,反映了大家对市场担心。

陌陌能不能投咱们另说,我们只谈直播大的变化。今年疫情改变了很多东西,原来逻辑要么加快实现了,要么被打破掉了,这是我对直播的一点看法。

前面孙总提到的视频号,视频号非常受大家关注,特别是腾讯的投资者。腾讯最近创新高,从时间上看,也是跟张小龙朋友圈发的视频号日活过2亿有关,从而拉起了一波腾讯涨幅。我自己对视频号是这么看的,他跟抖音有非常大的用户体验差距。抖音的内容运营和算法比视频号不止高了一个量级,也许有十个量级。

但我并不认为视频号会成为像微视这样的产品,现在给了视频号这么稳定的大流量入口。我们以拼多多为例,拼多多前几年的用户体验也非常糟糕,特别是我们这些互联网从业人员或者说五环内的人群,购物体验非常差,但是拼多多使之前一大批没有接触过电商的人,因为微信接触了拼多多、接触了电商,从而产生非常巨大的用户红利。

现在的视频号跟前几年的拼多多一样,那时淘宝用户体验比拼多多好10倍,但是并不妨碍拼多多在微信上获得海量用户;现在抖音用户体验也可能比视频号好10倍,那么未来也并不妨碍视频号在微信里获得海量用户。

有一批年龄大一点微信用户并不是互联网原住民,他并不擅长区分出那抖音跟视频号差异有多大。我们父辈那一批人大部分在浏览器里面看西瓜视频,并不在意在哪个APP里看视频,只要视频号的体验不会让这些人感觉很差就行。他的用户量、用户体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为他有稳定的入口,他的未来用户量可能也不会太差。

虽然腾讯没有做成很独立的短视频产品,但是因为腾讯有QQ、微信这么大流量池,它的视频是融合在生态里面。今年开始大家对视频号没那么悲观,未来视频号会有比较大机会。长视频我一直比较看空,做长视频的股东赚不到钱,大概就是这些。

水牛哥:

好的。现在视频号相当于几年前的拼多多,这个比喻非常有意思。即使腾讯视频把爱奇艺并购了,你也不看好长视频,是不是这个意思?

Ricky:

假设腾讯视频真的把爱奇艺并购了,爱奇艺也不会退市,可能是把腾讯视频并入爱奇艺,也可能是另外成立独立的公司。类似盛大文学阅文集团的合并模式,腾讯控股60-70%,和其他股东共同成立一家公司。看上去是两家公司合并以后能占据70-80%的市场份额,但长视频这个行业并没有强的排他性,用户随时可能选择其他公司,优酷和头条合并不是没有可能。头条也可能进入长视频领域,这个行业的长期竞争格局并不会因为合并带来本质的改变。

它并不像短视频那样具有很强的生态圈。短视频有很强的排他性,抖音起来以后其他人要再做一个产品打败它是很难的。但是长视频是一家一家合并起来的不一样,之前优酷和土豆合并,优酷把土豆消灭了自己变为老大。后来腾讯和爱奇艺发力,优酷从老大变为老三,之后会怎么演绎我们很难判断。

从目前腾讯、阿里、头条几个巨头来看,他们对在线影音兴趣非常大,都可能放弃这块市场。两家合并以后可能会短期刺激一下股票,但长期没有太大的影响,主要是在线视频商业模式比较同质化,没有排他性,也不存在垄断性。这个行业是一个价值毁灭的行业。

水牛哥:

好的,谢谢Ricky。潘总对直播和视频号有什么看法?您之前投资了哔哩哔哩,你们对它有什么特别的理解?

潘总:

好的,前面两位嘉宾已经说的很好了,我补充一下我的观点。直播领域最近电商直播比较热,但我并不认同类似李佳琪、薇娅这种直播电商的带货形式。这种方式不是一个好生意,可能也不是直播最终的形态。现在只是类似广告的一种形态,关于这方面今天我就不展开讲了。

哔哩哔哩我观察的比较早,也是一直比较看好的一家公司。视频方面刚才两位嘉宾也分享了很多看法,长视频不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反而是比较差的商业模式。

比较看好是中视频和短视频赛道,类似UGC这类商业模式有双边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这两个细分赛道是值得观察的行业。

这里面我比较感兴趣的一个是B站,一个是快手。这两个公司在持续性、企业文化和赛道上都不错。B站我观察的比较久,我对B站的理解是,他是一个以兴趣为中心枢纽的视频形态网络社区。未来长期发展视频肯定是一个大方向,如同当年我看腾讯的时候感觉互联网是个大方向一样。视频未来的发展会是一个非常长的赛道,目前还看不到一个比视频更高级的内容展现形式,最有可能的也是在视频的基础上增加3D、AR这些功能,但不会对视频有本质上的改变。这些公司应该能把握住视频未来的发展趋势。

B站守住了人的兴趣。每个人都有兴趣,我自己就是一个深度的社区爱好者,十几年前就在BBS里混。社区对人的意义在于每个人兴趣的精神归属,比如我们做投资的会在投资之余找寻同类人在哪里,这是属于我们精神上的永远的一个家园。现在的B站从各方面来看,无疑扮演着这样一个角色,我也非常认同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当然,B站也会有缺点,但这个可以慢慢的改正。他牢牢把握住了最核心的社区文化营造,以社区文化UP主为中心,可以把美好的东西呈现出来,这个东西能让我们看到一个长远的未来,我对这家公司的长期比较看好,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我就说这么多吧。

整理:欧阳 大湾汇价投俱乐部

校对:果壳里的哥 大湾汇价投俱乐部

 

全部讨论

2020-08-12 15:37

难得做了回主持人,跟三位高手聊了一个多小时,非常精彩,值得细看

2020-09-05 14:26

很认同对B站的看法,社区文化让不同类群和人聚合在了一起。未来总会价值裂变的。

2020-08-13 09:10

互联网

2020-08-13 01:12

高手论道

2020-08-12 17:19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