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九条如何解读:不看条文看事实!

发布于: Android转发:47回复:411喜欢:349

从去年的无数利好到新村长上任再现在的国九条,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解读,我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所以不准备解读啥条文的,说几个具体事实就可以了。

我的逻辑是解读无用论:如果大盘和个股要跌,你出再多的利好和国九十条也会跌,比如楼市和去年八月份开始的大A。

如果大盘和个股会涨,你没有任何利好也会不断的往上涨。我投资的是个股,不是大盘、利好和国几条。所以我的原则还是忽视大盘和外界的消息面,精选个股。

当然这里有几个已成的事实大家还是不得不考量的。

一、ipo数量明显急剧减少。

历年 I P O 公司数量如下:

1990年:7家

1991年:4家

1992年:37家

1993年:106家

1994年:99家

1995年:21家

1996年:182家

1997年:194家

1998年:98家

1999年:92家

2000年:134家

2001年:79家

2002年:68家

2003年:66家

2004年:99家

2005年:14家

2006年:65家

2007年:126家

2008年:77家

2009年:98家

2010年:348家

2011年:281家

2012年:155家

2013年:2家( IPO 暂停)

2014年:124家

2015年:223家

2016年:227家

2017年:438家

2018年:105家

2019年:202家;

2020年:436家;

2021年:523家;

2022年:428家;

2023年:313家;

2024年至今:25家。

从2010年开始ipo数量明显大增,并且一大增还是很多年,到了2020--2022年增长速度基本已经是疯狂状态。

但到了2024年明显急剧下降。这个是事实。

二、融资金额、再融资金额、减持金额急剧下降。

看下面的数据就一目了然了!

2015年至今:

IPO:2.83万亿

佣金:1.82万亿

印花税:3.25万亿

大小非减持:3.25万亿

再融资:9.7万亿

合计19.12万亿,

其中再融资就是9.7万亿。每年再融资(包括增发、配股、发债等)的金额是 IPO 、印花税、佣金、减持套现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

19.12除以8年,每年从大A抽走的资金大概是每年2万多亿。而每年新增平均开户数按1000万人以及按每人入市金额平均10万计算,每年场外进入大A 的资金大概是一万亿左右。所以大A每年会减少一万亿的资金,这就是大盘永远三千点甚至中心不断下移的真实原因。

而从2024年开始,新股融资、再融资、减持等抽血金额已经明显急剧下降,这也是事实。

之所以说这两个事实,是想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事实和结论:第三次国九条的落地会不会催生第三次牛市我不去预判,能肯定的是如果按照这种资金消耗和供给,大盘指数要托而不举是完全可行的,国家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2024年新股融资、再融资(包括增发、配股、发债等) 印花税、佣金、减持套现加起来的金额会在一万亿以内,而场外进场的资金大概也在几千亿一万亿左右,按目前的抽血节奏资金完全可以做到供需平衡,所以指数再次大跌暴跌的可能性很小。

这个可以通过另外一段话来验证:特别是针对去年8月以来股市波动暴露出的制度机制、监管执法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及时补短板、强弱项,回应投资者关切,推动解决资本市场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加快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这段话不在国九条里面,是新村长说的,可见维持大盘指数稳定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备注:以上我没提股市分红的事,因为我觉得分红要除权,所以不管大A每年分红一万亿还是二万亿全部当作是存量资金,对大A的总市值和个人账户市值都没什么影响,不当资金的进、出考量。

三、退市数量会不断增加,股票数量大体平衡,缓慢增长。

按目前的政策和事实来看,后续每年新增ipo的数量大概每年会维持在100家左右,退市数量后续会维持在每年50家左右,也就是说未来每年新增股票数量大概是50家。十年500家,相对五千多家的数量还是可以算大体平衡、缓慢增长的。

当然未来为了支持实体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不排除会加大新股ipo的数量,在特殊需要的条件下,比如每年维持在150家也是有可能的。但我觉得相应的退市数量可能也会相应增加,从今年尤其是明年开始每年退市50--100家也不是不可能的。

四、短期利空的板块:证券!

从以上的事实以及最近几个月券商的走势来看,券商板块的下跌已经提前在消化这些融资缩紧带来的业绩下行和不利预期。不过之前从未大涨过的、底部区域的券商个股我觉得经过调整后未来还是有机会的。

五、中长期利好的个股:权重、国企、好业绩和高分红等个股!

未来不排除会出现垃圾股大跌、ST股一二千只的局面,我觉得这是好事,说白了就是要让良币驱逐劣币。

当然ST趋严、退市趋严、处罚趋严、良币驱逐劣币可能都只是表象,背后不排除还隐藏着五大最重要的因素。

①今年一季度储蓄又增加了十多万亿,这对银行、经济复苏和货币流通不是好事,而是负担。

②现在地方政府很缺钱,国企央企需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提质增效去弥补地方财政。

③通过股市打造一批稍微能拿得出手的上市企业,在科技、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出好的榜样。

④集中存量和增量资金到部分优质的股票上去,维持大盘指数的稳定,防止大跌被国外资本低价抄底收割。

⑤国家现在是真金白银进来了,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多,但未来还会继续,但这些钱也是需要保值增值的,这需要好企业高回报的标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把银行的钱引到股市来,不是一些文字和一厢情愿就可以的,需要一个稳定的股市和一个确定性的获利预期才行,我觉得昨天发了几十条信息基本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去的,如果落实到位了,还是可以一石多鸟的。

$大唐发电(SH601991)$

$中国中铁(SH601390)$

精彩讨论

有恃无恐大丈夫04-13 17:47

吴王,券商股就不要提了,这个几十年来对社会毫无正能量的行业、养着一群拿高薪吃白食的蠹虫,所谓的研报连小学生都不如,天不灭他们都不显示公义,还是等彻底脱胎换骨再说吧

吴王投资04-15 16:12

国九条的主旨,
其实概括起来,
就是十六个字:
个股分类、
资金分流、
业绩保驾、
分红护航!
看透了其本质
你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去选股了!
$大唐发电(SH601991)$

吴王投资04-14 09:34

①你说的,我都认真看了,很多都是有道理和治本的好方法、好建议。
②另外我也看了不少别的球友发的文章以及很多球友给我的留言,总结起来就是觉得对里面的很多规定比如分红、退市等有点一刀切的意思,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情况和细节以及善后的措施。
③说实话,我个人还是很支持新村长的国九条的,虽然不一定能把A股立马扭转原来的融资定位,但在资金的抽血和供给平衡上还是很有好处的。
④在错综复杂的利益背后能拿出几条严厉一点的措施其实也是很不容易的,原来的所有制度和政策基本都是保护上市公司、券商和投资机构的,现在至少有改观有进步。
⑤如果强制分红、多年不分红就ST等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那也是正常的。那后续上市公司就必须得认真的审视融资和分红这件事了,你不能只顾融资和套现,而不讲任何分红和回报,这样的股市是不健康的也是不可能持续的。
⑥如果新的退市制度给投资者造成了困扰和损失,我觉得投资者就应该要多多反省自我了,要开始变得理性和成熟了,为什么我要去买业绩和分红都很差的垃圾公司呢?
⑦大A的问题积累了三十多年,现在如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还是瞻前顾后的话那可能效果甚微,所以只有一刀切、快刀暂乱麻才可能出好的效果。
⑧你说了那么多,我也说了那么多,其实我们心里对大A应该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她再怎么改再怎么完善,可能也还是到不了丑国股市的那种程度和状态,原因我就不说了!

遗忘的果实04-13 14:37

把银行里的存款,尤其是那3%的人掌握的100多万亿,稍微搞点到股市,这盘棋就活了

有恃无恐大丈夫04-13 20:13

这是一个完全畸形的行业,研报毫无质量,不需要为股民做任何事情,却可以单单收费,如果只是一个清算通道(电子化交易本质上就是通道),参照银行收费标准就够了,而且也不需要这么多券商,按照市场化原则应该大幅精简机构裁减人员

全部讨论

吴王,券商股就不要提了,这个几十年来对社会毫无正能量的行业、养着一群拿高薪吃白食的蠹虫,所谓的研报连小学生都不如,天不灭他们都不显示公义,还是等彻底脱胎换骨再说吧

统计数据挺全的,唯独缺的是分红这块。
个人观点,IPO数量多不是问题,问题是IPO是什么样的公司,如果是优质公司,分红的钱远多于从股市里融资的金额,还要担心IPO多吗?股民为每笔IPO付出的资金,得到的远多于当初付出的,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归根结底,还是IPO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更不是停止IPO!

国九条的主旨,
其实概括起来,
就是十六个字:
个股分类、
资金分流、
业绩保驾、
分红护航!
看透了其本质
你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去选股了!
$大唐发电(SH601991)$

你都没考虑退市一百家企业会直接或者间接的消灭多少亿资金。按照最高锋算,单纯的市值损耗可能才一万亿,但是一百家企业可能有几百万个散户的账户,这口口相传造成的恐慌从而吓退场外资金是无法低估的!

把银行里的存款,尤其是那3%的人掌握的100多万亿,稍微搞点到股市,这盘棋就活了

分红那里有点瑕疵,分红对个人市值是有影响的,股权增加了。说的是如果你把分红继续购买股票,你持有的股权是增多的。分红和回购注销都是利好投资者的,假设所有的分红都用于购买股票,那就相当于增加了流动性,毕竟这部分是一级市场的资金流。

就像一个很重的病人,吃了世界上最好的药,也不会立马见效。

前面两次国九条大家挣钱了吗?

不打造出几个绩优股的赚钱效应的标杆,怎么可能吸引在银行吃利息的天量资金进入股市?
必须把像石英股份、宁德时代等这样低估的绩优股,股价不断涨,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形成戴维斯双击的财富效应,让很多投资者真正的赚到了真金白银,才会形成口碑,人传人,让千万老百姓把银行里面的养老钱拿出来,进入股市,能够享受长期可观的远比吃银行利息的更高的稳定收益。只有这样 ,中国A股才有希望。$石英股份(SH603688)$ $宁德时代(SZ30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