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怎么搞?跟元宇宙有点儿像?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7回复:15喜欢:16

2022开年市场便在新能源代表的赛道股带领下调整,而大基建、地产链代表的稳增长方向却逆势上涨。没有无缘无故的下跌和上涨,有人说是涨多了和跌多了,不无道理,市场有自身的运行规律,钟摆摆过头总会回摆,有自身估值修复的需求,但我们也需要看到一些新的变化

回顾2021,股市投资最热的词非“碳中和”莫属,也有像“互联网反垄断”、“教育双减”、“地产三条红线”这样的热词。这些词出自当局基于长远战略而制定的重磅政策,对相关行业和投资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在这么多政策调整的年头,某种意义上说加剧了市场的结构化行情的剪刀差幅度。互联网、教育培训、地产等行业杀的很凶,而“碳中和”方向则受到空前的追捧。“碳中和”的决心超乎了很多人的想象,地方一开始并没有那么重视,导致了四季度史无前例严格的“限产限电”运动式减碳和“碳冲锋”,上演了老能源“碳中和价格中枢上移估值重估”的提法和原材料恐慌式上涨再暴跌的狗血剧;香饽饽新能源中有“有风有光才风光”的大规模机组规划美好蓝图,也有新能源车超预期的爆发带动整个产业链供不应求量价齐升的繁荣。不得不说,咱们当局是非常有魄力借着出口强劲的复苏窗口搞大改革,只不过大家要意识到这些改革都有一定“短空长多”的影响,于是在复苏动能减缓后将带来巨大的下行压力。

进入2022年后,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仍未看到结束,但是出口增长肯定要下来,甚至担心地产投资断崖式下跌。这么个稳字当头特殊的年份,政策强调“稳增长”的转向大家感受到了吗?怎么稳是个难题,有减法也有加法。减法就是减缓对经济负面的政策执行力度,加法就是增加刺激经济的工具。最重磅的“碳中和”、“房住不炒”依然是我们的国策,但不排除今年执行起来与大家的预期发生了转变。大规模限电限产、超预期(原本预期非常高)上马风光项目可能都不会有。虽然经历了降准降息,但有消息表明1月“开门红”信贷数据并不理想,原因也很简单,民企和个人信心不足,有条件的都想着降负债而不是加杠杆。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放松原本收紧的地产信贷那么简单了,甚至变成银行“主动出击”保证贷款按时按量放出去的“政治任务”。

我的理解是,稳增长政策下,今年对各行业结构上的影响与2021年相比可能是完全相反的,这一政策态度的变化也就能更好的去理解为什么开年结构分化与去年完全相反。做“减法”催化了原本受打压方向的修复机会,但终归这些方向长期看仍是政策打压的,修复空间可能是反弹不一定是反转,可能更有意思的还是去关注做“加法”的方向。

借鉴20年疫情后我们的做法,宽货币宽信用,再新、老基建两手抓。老基建对咱们经济带动的能力已经远不如前了,但还是会把原来规划的项目提前执行,起到一定的拖底作用,上半年相关行业公司业绩也许就会有脉冲式的增长,而刚好这批公司估值很低(中国建筑20%增速,4X PE),炒一波很合理,但也需要意识到空间不会很高。说到新基建,大家原本对新能源消纳方向预期非常高,但从最近的“整县光伏”计划推进遇阻等线索看,未必会有大家想的这么乐观,而1月12日发布了一个《“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这么个重磅文件引起了我的注意。熟悉我的小伙伴都知道,基于产业趋势,我其实比较看好22年“元宇宙”和“智能汽车”方向的机会,初步消化完这个政策文件后,竟发现这两个方向受益于这个政策的推进,反过来说,这个“数字经济”政策也是顺应产业趋势的发展的,这就是“新基建”的核心要义,通过超前的政策力度加速新产业发展。

政策原文可详见网页链接

下面我试着精简给大家解读一下这个文件和投资启发。斜体字基本是提取提纲的政策文件内容,想快速阅读就看斜体下面正常字体内容,是我的注解。

什么是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简单说就是万物皆可数字化,其衍生的经济就是数字经济

发展现状和形势

“十三五”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积极成效,体现在:信息基础设施全球领先;产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新业态新模式竞相发展;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显著;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包括: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数字化服务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规范健康可持续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也就是说我们数字经济不是新东西,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面前,我们要强化我们的竞争优势。

发展目标

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从硬性量化目标看,数字经济产值年复合增速高于10%,千兆宽带用户数、产业数字化渗透率、商务政务规模均大幅提升。

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抓手

一、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

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和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推动智能数据中心建设和智能计算中心发展;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水平,人工智能赋能。

新基建打头阵的超前资本开支数字基建,主要就是增加5G基站、固网提速,建设更多的数据中心,推动云计算、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将充分带动通讯和计算机行业。

二、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

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创新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机制。

这是一个重要的新提法,过去数据有被应用于广告精准营销,也有不那么合法的隐私信息交易。未来强调数据脱敏、确权后可以交易流通,用于大数据研究开发,促进创新应用和生产提效。

三、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培育转型支撑服务生态。

就是支持一切企业和产业数字化,培育数字化服务公司。

四、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

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瞄准传感器、量子信息、网络通信、集成电路、关键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新材料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

加强研发投入,确保我们数字化关键技术领先。

提升核心产业竞争力。着力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生产装备的供给水平,强化关键产品自给保障能力。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加强面向多元化应用场景的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5G、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

强链补链、强化技术产品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

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引导支持平台企业加强数据、产品、内容等资源整合共享,扩大协同办公、互联网医疗等在线服务覆盖面。深化共享经济在生活服务领域的应用,拓展创新、生产、供应链等资源共享新空间。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智能经济,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完善多元价值传递和贡献分配体系,有序引导多样化社交、短视频、知识分享等新型就业创业平台发展。

各平台经济数字资源打通共享(不能搞排他的独自生态),创新反哺制造,创造新模式的业态。

五、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

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社会服务数字化普惠水平;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

站在政府角度,将作为金主爸爸大力花钱搞数字化,提升服务效率、普惠和公平。

六、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强化协同治理和监管机制;增强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完善多元共治新格局。

新的经济形态需要新的监管治理方式,政府社会共同参与。

七、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

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水平;切实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强调要增强网安能力,保障数字经济平稳运行。

八、有效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加快贸易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丝绸之路”深入发展;积极构建良好国际合作环境。

数字经济要站在国际视野,内外兼顾。

九、保障措施

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实施试点示范;强化监测评估。

上面做好统筹、下面加强执行,会给予配套资金,培养相关人才,还要树立示范和强化监测。这个试点示范特别有意思,例如当推出成功的景区、博物馆数字化未范项目后,别的就会复制推广。

这些抓手中前三个点核心是促进数字化,创造基础,而第四个是重点,提升数字化高度,第五个点是说政府带头搞,六七八则是建立合理的监管、安全的体系、国际化的生态,第九点就是强调我们有能力做好这些。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是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的关键内容,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

政策文件的精读就到这,那下面浅析一下投资视角。

我的浅析想讲讲三个词“数字化”、“智能化”和“元宇宙”的关系,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基础,数字化进程将推动智能化的应用,而终极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后,就是“元宇宙”。元宇宙和数字经济都是一个概念统称,海外巨头都在高举“元宇宙”大旗加大投入,而我们比较务实地提出加快“数字经济”,本质上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就回应了我开篇说的,研读完这个政策文件后,我对“智能汽车”和“元宇宙”产业的信心是加强的。那说到投资,确实是影响非常的大、面也广,涵盖通讯、计算机、电子和传媒等行业,而恰好这里面有好多公司其实也是多年不受关注,呈现出相对的低位低估值+催化剂的这么个情况,但真要去找投资标的,其实也有一定的难度,比较确定的不性感,性感的不确定性又很高,不过一开始“碳中和”提出来的时候也有点这个味道,随着时间的推进,机会会越来越清晰。但我还是试着写一下可能会有的机会。

基础设施(通讯设施+数据中心):如5G的中兴通讯、烽火通讯,光模块的中际旭创新易盛,光器件的天孚通讯;PCB的沪电股份深南电路;数据中心的运营方光环新网、数据港、奥飞数据计算机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存储的易华录

应用层(云计算、信创金融IT、国资云、高清视频、云游戏、虚拟人、数字景区、数字货币、数据库、鲲鹏欧拉):工业互联网的宝信软件用友软件;云计算、大数据数据库的先进数通、海量数据、宝兰德;国资云浪潮软件铜牛信息;金融数字化的恒生电子赢时胜、证通电子;人工智能+教育的科大讯飞;地图数据平台的四维图新,数字孪生的风语筑、超图软件;虚拟人的蓝色光标;超清视频的湖北广电、捷成股份;云游戏的三七互娱、中青宝;数字图像的视觉中国;区块链、数字货币的中科信息、安妮股份、金财互联、神思电子,昇腾欧拉的亚联发展、常山北明、天源迪科、东方通等。

新型终端(XR、智能汽车、智能穿戴和智能物联网):歌尔股份、立讯精密、水晶光电、长信科技、联创电子、世运电路、东山精密、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大族激光、移远通讯、韦尔股份、瑞芯微、恒玄科技。

基础设施业绩落地最快,但业绩的持续性比较差,其中我最看好的是PCB和光通讯,相对来说业绩的成长性和持续性比较可期。

应用层是最性感的方向,因为应用一旦爆发,偏软件的行业可以快速起量、乘数效应明显,但也是确定性最差的方向,因为不知道会是什么应用、哪个时点、哪个公司主导,所以题材属性比较强。我比较看好的是虚拟人、VR直播(演唱会赛事和电商)、景区数字化(数字孪生、VR全景视频)和云游戏应用。虚拟人可以在电视直播、综艺节目上呈现,VR直播会带来沉浸式体验;而景气数字化是政策力推的方向之一,低阶的通过全景相机拍摄VR视频也可以构建数字景区,而高阶的工作量大的多,利用数字孪生技术1比1还原景区场景,体验更加细腻;云游戏是最典型的确定性较高的应用方向,现在主要瓶颈在于传输速度,当我们数字基建足够成熟后便可实现轻便的终端(如XR、手表)运行3A游戏大作。

新型终端就是数字化后的智能硬件,偏向消费者业务,里面消费电子行业机会较多,这融合了我最看好的智能汽车和元宇宙终端。这个方向确定性本身不低,公司质地较好,但是落地业绩也还需要些时间,需要持续跟踪。

无论是元宇宙还是数字经济,游资已经嗨起来了,机构仍在“暗中观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顺便提一嘴,我认为到这个时间和位置,调整进入尾声,新一轮行情即将开启,耐心观察机构调仓方向和主线。

 @今日话题   #数字经济#   #雪球星计划#   #元宇宙#   $联创电子(SZ002036)$   $歌尔股份(SZ002241)$   $立讯精密(SZ002475)$  

全部讨论

2022-01-24 18:18

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基础,数字化进程将推动智能化的应用,而终极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后,就是“元宇宙”。

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是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的关键内容,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

2022-01-24 16:19

666

2022-01-24 03:28

大谈数字经济,缺了最最核心的处理数据的软件操作系统,与硬件CPU。别的说多了,没有找到关键点

安全底座,安全可控也是核心,这个是十四五新增,目前国产的基本已经解决,CPU,与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