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看好股市的新人: 谢谢新哥 这里面就是总是动不动就造成运力过剩 也就是在正常情况下 似乎多余的运力航运巨头并没有很默契的将他隐藏起来 较少市场供给, 导致这个运费总是产生巨大波动 。//@看好股市的新人:回复@林少520:我的理解:
1、经历了21-22年超级景气周期,船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都大幅改善,大家都有钱,而且是很有钱;
2、新船订单有一个交付周期,别人都下单了,你不下,船厂的船坞都被别人占了,你再下,交付期就会排在很后面;
3、总的来说,各船公司的市场份额,基本是按照各自的运力来定的,别人买船,你不买,市场份额就会降,这里面有一定的囚徒困境;
4、经历了21-22年超级景气周期,各家船公司都会留有一定的供应余力,万一超级景气周期又来了,好马上投入运力,增加印钞的能力。这不,超级景气周期才结束一年,一轮可能比超级景气周期差不了多少的景气周期又来了,这时候手里有富余运力的船公司,赚到笑不动了;
5、造一艘2.4万TEU的船,也就2亿美金,现在跑一趟欧洲,运费差不多就1亿美金了,跑不了几趟,就能赚一艘船。所以现在造船完全没压力。这种情况下,新船造出来即使停着不用,也没什么压力。
6、看到数据说,几大船公司平均船龄已经超过10年,加上环保要求,老船要改装环保设施,因此,富余一部分运力,以补充老船拆解和设备改装的运力损失,也是合理的。
大概就这些,供参考。
引用:
2024-06-18 18:33
很多时候不得不在别人的帖子下面或者@一些股票 发表不合时宜的观点,但我相信,只要我有理有据,哪怕事后证明是错的,也能获得尊重和理解。
我们来雪球是干嘛来的?至少肯定不是来抱团取暖,寻求共同观点,以获取持股信心的。
欢迎有理有据的不同观点的碰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离真相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