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估值新低—个人对集采的看法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中国人口老龄化在加速,医疗需求在不断增长,医保的支付压力较大,因此有强烈的控费意愿。同时,医保的巨额支付能力,决定了在面对任何医药公司时,都有绝对的强势地位。
一致性评价确保了药品的质量,带量采购加剧了公司的竞争。成熟药品,以价换量,中标者扩大产能占领市场,营收增加,但是利润可能增加不多。未中标者就被淘汰,会砍掉自己不占优势的项目,但是市场不会完全出清为寡头。
医药公司赚容易钱的时代结束了,要么完全躺平,要么往难的创新药走。众所周知,医药研发耗时长(可能长达10年)、失败的风险高(完全失败)、长时间高人力资本投入耗费的钱也不会少。支撑研发,需要企业有长年稳定的现金流,同时一旦研发成功,要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来补偿失败的项目。
如果企业对未来的现金流信心不足,那么可能选择收缩研发管线(砍项目),但是因为研发的不确定性,这样反而风险更高了,高风险高赔率的去赌能研发成功。
关键在于集采给企业留的利润空间,这里肯定有个博弈的过程。观察指标医保基金余额(收支增速)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长期来看,个人认为的理想结果是,医保余额和公司盈利能力,分阶段轮流过好日子和坏日子。